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2014年文化產業趨勢預測
 
http://www.hnckzkzs.com  2014-01-15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回顧 2013年文化產業發展,不能否認,文化產業發展的春天正真正到來。2013年,無疑是中國文化大發展的重要一年,文化產業異軍突起,逆勢上揚,隨著一系 列利好政策不斷出臺,文化經濟和文化消費指數持續攀升,中國正在從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不斷邁進。電影票房已經突破200億元;文化企業扎堆申請上市;產業 園、影視基地、印象實景演出等不斷涌現...

  2014年文化產業會向什么方向發展,有哪些熱點和問題呢?本期專門采訪了政府及文化產業協會官員、專家學者、文化產業企業家、文化產業經營者等多方角度,對2014年文化產業發展趨勢進行觀察和預測。

  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王永章認為,我國文化產業正處于亟待結構調整和政策完善的關鍵時期,盡管文化產業市場未飽和,但是優質產品太少,劣質產品太多,很 多產品還沒走向市場,甚至沒有出廠門就開始滯銷。對于文化產業面臨的問題,政府部門該調的調,該壓的壓,該控的控,對于行業內的骨干企業要給予支持,對于 產品銷售不好的企業要徹底淘汰。另外,理論界、企業界也應該反思,研究和把握文化產業發展規律及其特征,真正實現規;⒓刍瘧鹇园l展的要求。

  積極政策的支持下,探索產業與資本的融合或許成為一種發展方向。“產融結合對企業最大的作用就是‘左手做企業,右手做資金的融通’”,國家發改委管理中 國創投委副會長李益誠認為,有效的產融結合可以對資本配置將對2014年的文化產業產生較為重要的影響。產融結合是企業中產業部門與金融部門通過一定的關 系相互連接、貫通,實現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相互轉化。例如思科與紅杉的“資本市場機制+產業整合效率”邏輯是產融結合經典案例。每年少則并購幾十家,多 則并購上百家,思科利用自己的上市地位,像吸星大法一樣的把行業內中小企業全部收入自己的囊中,而老東家紅杉資本就扮演了風投和孵化的角色。

  隨著中國文化消費和投資的增加,文化公共平臺的搭建與完善日益重要。2014年從政府管理的角度,需要對文化產業的政策環境和投資環境加以調整和完善。 例如在“文化立市”戰略下,深圳文化創意產業以年均近25%的速度發展,2013年上半年,深圳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647億元,增速18.5%,在 2013年中國城市創意指數榜單中,深圳創意指數增幅位居全國第一。深圳在2004年首創“文博會”品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推動 了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從專業平臺的搭建角度,版權產業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核心與終極經營手段,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文化 產權交易所、成都文化產權交易所等一系列專業性產權交易所的出現,為保護知識產權與民族文化創造提供保障。

  表面上看,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科教實力作為根基,但從深遠意義上說,更需要的是一種開放和包容的社會氛圍、一種自信與開放的姿態。不論是一個地區還是一 個國家,文化產業走出去,都需要學習別人、展示自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曾說,從前我們為了走向世界而不斷尋求改變,現在國際上其他國家的電影,即便是好萊塢電影,也正在為了適應中國市場而改變。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產業,正在走向世界。

  2013年,文化產業得到長足發展。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爆發式增長所帶來的慣性高速度過后,產業增長速度可能會逐漸回落。

  中國文化品牌發展報告2012指出,目前國內動漫企業有85%處于虧損狀態,優秀作品太少,播映收入過低,衍生品開發不足等嚴重困擾著本土動漫企業進一 步發展,國內動漫產業在制作和傳播過程中大把燒錢,已經成為大部分動漫企業要經歷的劇痛。相關調查顯示,2013年這一情況并沒得到改善。與之類似,影視 基地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據了解,除了10個知名影視基地外,各地建起的大大小小的影視基地已超千個,總投資超500億元。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影視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已建成的影視基地中,有80%虧損,15%收支平衡,僅有5%能夠賺取微利。

  很多影視城建成后,缺乏后續資金投入,十多年都沒有改造過,對劇組和游客都沒有吸引力,最終陷入困境:河南焦作影視城建立以來拖欠工程款上億元,只能尋求經營權整體出讓;而云南天龍八部基地建成后僅接待過幾個劇組。

  文化產業園區和主題公園的日子也不好過。數據顯示,在全國超過2500家的文化產業園區中,有70%以上處于虧損狀態,真正盈利的不超過10%;國內有 1500億元巨資被套牢在2500多個主題公園上,其中70%處于虧損狀態、20%持平,僅有10%左右盈利,三分之二以上無法收回投資。

  一系列數據,警惕著文化產業的發展遭遇瓶頸、迷失方向,文化產業的火熱發展需要“降溫”。面對很多基地和產業園“人去城空”而新的影視基地仍在不斷建設 的悖論式發展,文化產業界人士要回到開發的原點,要對項目進行反思,究竟是盲目在做,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究竟是要做產業集群,還是要做主題旅游;對于已建 的影視城項目需要重新定位規劃核心資源,采取互補式發展的策略,避免同質化帶來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才能避免最終變成空城的結局。

  文化產業中存在的同質化、地產化、單一化、空殼化等系列問題值得深思,單純依靠擴大投資規模帶動的發展模式已不能適應文化產業新的發展階段,必須積極探 索新的發展模式和路徑。通過市場的自然調節能力,配合政府加強頂層設計、文化產業企業自身特色發展,使產業走向優化整合,成為未來文化產業發展中的趨勢。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文化產業細化政策或陸續出臺  ·長沙市文化產業加快轉型創新發展實施產業倍增五年..
  ·文化產業為何出現并購潮?  ·新疆巴州命名首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與新坐標  ·英國文化產業融資1/3依賴社會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