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總體工作思路是: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圍繞四川林業“162”戰略,進一步完善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強集體林權管理,推進林權流轉制度建設和經營機制創新,引導扶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推動林業生產規;、專業化、集約化,促進林農增收。
2014年,四川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新形勢下的集體林權管理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集體林權管理工作。明確工作紀律和工作要求,切實加強集體林權登記管理相關工作,確保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穩妥推進。二是進一步做好林權證核查糾錯工作。結合農村產權制度綜合改革,認真組織開展改革“回頭看”,指導各地對已經確權登記的集體林地盡快按程序核發林權證,對錯登、漏登、重登林權證依法及時糾正。三是進一步強化林權檔案管理。按照《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辦法》要求,進一步強化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保管、利用工作,開展全省林改檔案管理示范縣創建工作,推進林權檔案建設信息化。四是建立糾紛調處化解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加大林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機構、仲裁機制建設,加大糾紛調處化解力度,積極督辦農村林地承包經營糾紛群眾信訪案件。五是加強調查研究。加快研究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后林權管理,特別是林權流轉管理、林權抵押貸款備案登記等具體管理措施。
二、加強集體林權流轉交易的監督管理。一是出臺林權流轉管理辦法。出臺《四川省集體林權流轉管理辦法》,及時舉辦培訓班,指導各地貫徹學習該辦法。進一步細化林權抵押貸款政策。二是制訂林權流轉分類格式合同。分類制定林權轉讓、轉租格式合同,推進格式合同強制執行。三是推進林權交易平臺試點建設。選擇10個開展林權流轉平臺試點建設,為全省鋪開探索經驗。四是研究林權流轉配套政策。探索工商資本流轉林權準入監管制度,跟蹤研究以工促農支持林業規模經營獎補政策。
三、積極引導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一是繼續抓好專合組織發展。以創建全國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縣為引領,以實施財政扶持發展項目為示范,指導專合社完善財務制度和利益分配機制,大力推進股份制專業合作社發展。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級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跟蹤復查財政扶持專合社建設成果,認真總結典型經驗和先進做法。二是積極扶持家庭林場發展。研究制定家庭林場認定標準、扶持政策,鼓勵林農組建家庭林場發展林業產業。三是加強典型經驗宣傳培訓。認真總結推廣林權經營管理先進經驗,多種形式宣傳專合社、家庭林場發展典型,引導全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加大對縣(區)林業部門主管人員、專合社帶頭人、家庭林場負責人的培訓力度。
四、積極引導林下經濟發展。一是抓好基地建設。繼續抓好林下發展重點縣和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結合林業產業強縣培育,推廣“萬畝林億元錢”復合經營模式,認定一批具有示范帶頭作用的林下經濟示范基地,推進林下經濟發展。二是開展試點示范。切實抓好林下種植中藥材試點工作。三是制訂規劃標準。完成全省林下經濟規劃編制工作,啟動林下養殖生態技術標準制訂工作。四是開展林下經濟發展效益監測工作。選定林下經濟監測點,建立林下經濟監測體系。
五、推進集體林改配套政策進一步完善。一是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險制度。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險投保、定損、理賠制度,提高保險的保障能力和災前預防能力。二是完善公益林管理機制。積極探索集體公益林管護機制,加強公益林管護和補償政策兌現落實工作,支持地方探索贖買重點生態區位集體公益林。三是完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推進“量價分離”評估,推廣林地林木價格評價體系建設,探索制訂林權流轉基準價格 。四是繼續推進林木采伐改革試點。進一步完善指標分配,簡化審批程序,保障林農平等采伐權。五是推進金融支林試點縣建設。探索金融支林機制、體制,為全省金融支林提供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