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文化產業為何出現并購潮?
 
http://www.hnckzkzs.com  2013-12-20 人民日報

  我國文化產業正在興起一股并購潮。阿里巴巴集團收購音樂網站蝦米網;百度以3.7億美元收購PPS視頻業務;浙報傳媒34.9億元收購盛大邊鋒浩方;阿里巴巴2.94億美元收購高德28%的股份;華誼兄弟以6.72億元購買銀漢科技50.88%的股權;華策影視以16.52億元收購上?祟D文化傳媒……這股方興未艾的并購熱潮將在很大程度上塑造未來的文化產業版圖,中國版的“文化產業航母”很有可能通過并購這一方式而出現。

  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并購潮的出現往往意味著文化領域最具發展潛力的項目獲得了青睞。手機游戲、影視制作、網絡廣告、網絡視頻、網絡地圖之所以成為并購的重點,良好的發展前景是根本原因。

  長期以來,我國文化產業的一大頑疾就是“弱、小、散、亂”,市場集中度差、整體實力弱。目前,市場占有率最高的一家出版集團也不過6%的市場份額;沒有一家影視公司的市場占有率能超過10%;絕大多數文化企業都是中小企業。近年來,通過上市和并購,這一現象有所改觀。不過,因為IPO首次公開募股暫停了一年,上市融資這一渠道暫不可行,所以并購就成為眾多文化企業和風險投資公司的選擇。通過并購,既可以擴大既有優勢,也可以直接殺入自己尚未開展的業務,對于改變我國文化企業業務單一、抗風險能力差的弱點,可謂對癥下藥、立竿見影。隨著并購規模的擴大,我國未來很有可能出現類似迪斯尼集團那樣的覆蓋全產業鏈的巨型文化企業。

  但縱觀2012年以來的100多起并購案,不難發現,絕大多數并購發生在民營企業之間,90%以上是民營并購民營,民營收購國有或國有收購民營的案例并不多。這一現象值得深思。

  必須承認,在新的文化消費領域,國有文化企業創新不足、能力不夠、素質不佳,所占市場份額遠遠低于民營企業。這一點在互聯網領域特別突出,影響巨大的微博、微信都是民營企業開發運營的;手機游戲、網絡視頻、網絡音樂、網絡廣告等極具發展潛力的領域罕見國有資本。國有文化企業在出版、影視等傳統文化產業較具優勢,但傳統文化產業正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沖擊,發展速度遠不及新興文化產業。沒有梧桐樹,自然很難引來金鳳凰。文化產業并購案較少出現在國有文化企業,這是重要原因。

  體制和觀念也是導致這一現象的因素。雖然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十八大乃至十八屆三中全會都強調要推動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提高文化產業規;⒓s化、專業化水平,但顯然,跨行業比較容易,而跨地區和跨所有制就很難。隨著各省相繼成立出版集團、演藝集團和傳媒集團,文化產業的區域壁壘不僅沒有減弱和消除,反而有強化的趨勢,全國統一的大文化市場尚未形成。就觀念而言,許多人認為,國有文化企業屬于國家隊,所以對于民營并購國有,存在抵觸心理。

  其實,國有也罷、民營也罷,只要在中國經營,就都是中國企業。我們應該按照中央的部署,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優勝劣汰,促進文化資源在全國范圍內流動。實踐已經證明,并購是文化企業做大做強的一條捷徑,我們希望未來更多的并購發生在不同所有制之間,把二者的優勢結合起來,共同打造中國文化產業的航空母艦。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新疆巴州命名首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與新坐標
  ·英國文化產業融資1/3依賴社會  ·福建落實文化產業稅收減免政策
  ·沈陽海關助力遼寧文化產業發展  ·“創意歐洲”拉動文化產業總投14.6億歐元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