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約有500萬家民營企業,其中70%左右是家族企業,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達到一半。目前第一代開創家族企業的企業家們年齡已處在55~75歲,中國家族企業正在出現一次“交棒”的高潮。中國家族企業相對比較年輕,由于缺乏經驗,在傳承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福伊特造紙亞洲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劉明明近日代表福伊特集團參加了第二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和第一財經電視《頭腦風暴》欄目,與中國家族企業主及業內人士分享了福伊特作為國際家族企業傳承146年的成功經驗。
劉明明建議,中國家族企業可以考慮借鑒包括福伊特在內的德國家族企業的成功經驗。她指出,德國有著長期經營家族企業的傳統,漢高、博世、福伊特這些家族控制的百年大企業一直沒有上市,由職業經理人管理,但依然基業長青。
福伊特從一個只有5個人的鎖匠鋪起步,如今已經成為業務遍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4.2萬名員工、年銷售額近60億歐元的大型跨國集團。自1867年創立以來,福伊特已經成功實現了5代傳承。
劉明明指出,家族成員作為“守護神”的明確定位、良好的管理架構設計和“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福伊特實現世代傳承的基石。而獨立的財務、對創新的長期投入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福伊特保持業務快速擴張和高速增長、實現永續經營的源動力。
福伊特家族成員對福伊特集團擁有100%的所有權。但與眾多亞洲家族企業不同,福伊特家族成員將自己定位為企業的“守護神”,淡出日常管理,將精力專注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傳承。
同時,福伊特家族通過管理委員會和監事會的制度設計對企業進行有效監督。福伊特管理委員會對企業實行戰略管理,福伊特家族成員通過管理委員會向企業提供建議。而監事會由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士組成,包括股東代表以及獨立的企業家,對企業進行監督。正是這種制度設計和“守護神”的定位,使得福伊特可以有效規避家族與職業經理人在管理上的沖突。
同時,多年以來福伊特家族為福伊特集團創立了一個獨特的“資金池”。這些多年積累下來的資金確保福伊特有足夠的現金流,不受短期投機的影響,可以對企業的發展進行長遠規劃和投資。“資金池”提高了福伊特的抗風險能力,幫助福伊特安然度過多次金融危機。比如,2008年當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的時候,許多企業,特別是非家族企業受到銀根緊縮的影響,不得不擱置投資計劃、大幅裁員、收縮業務,但福伊特集團卻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江蘇昆山斥資數億歐元興建了福伊特中國造紙基地。昆山紙城是福伊特全球4大業務基地中功能最全、設備最現代化的生產服務中心,為福伊特在中國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比上市公司,家族企業一般具有長遠的眼光,能夠為長期利益而放棄短期利益。劉明明指出,中國家族企業家應該充分發揮這些優勢。福伊特自創建以來,對社會、社區、員工等有著長期的承諾,因此一直致力于員工的長期培訓和關懷。這種實踐幫助福伊特贏得了員工的充分信任并建立了長期的雇傭關系。在福伊特,有很多員工服務年限超過30年,甚至有很多父子一起工作的情況。這也是福伊特能夠基業長青的一個主要原因。福伊特在全球任何地區市場,包括中國在內,都有著長期植根本地市場的承諾。正是這種承諾保證了福伊特業務的長期、穩健增長。
作為歐洲最大的和歷史最悠久的家族企業之一,福伊特集團的傳承理念及“福伊特憲章”等制度設計被許多歐洲家族企業奉為典范。(國際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