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觀察
【全部專欄作者】    
 
張茵:減稅3%可使企業更有國際競爭力
        作者:張茵       發表時間:2019-04-15   
【文章摘要】張茵強調,此次制造業增值稅下調3%,能夠增強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拔腋杏X在中國投資是最好的。”張茵說,玖龍紙業的目標是在未來3-5年內實現年凈利潤超百億。

  3月27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玖龍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接受搜狐智庫的訪談。以下提精選內容摘要:

  問:近幾年玖龍紙業的利潤非常不錯,玖龍紙業是如何在當前經濟下行的環境下保持高收益、高業績增長的?

  答:玖龍在造紙行業這么多年,始終把練內功作為重點。同時我們有規模效益,在國內的產能已超過1400萬噸,很快就達到1600萬噸,加上美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地,全球產量可能會將近1900萬噸。玖龍是制造業,規模效應非常重要。

  第一,我們要練內功。

  第二,品牌效應非常重要。市場再不好,只要品牌好,總會有人排隊來拿貨。我們品牌這么多年,非常注重質量,要做一張穩定的好紙,質量要優過行業競爭對手,這是我們的目標。

  第三,創新提升。玖龍一開始就以自動化、現代化和信息化為目標,我們設備都是最現代化的,但也需要轉型升級,比如人工越來越貴,我們如何用機器代人,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如何做到人機結合,降低勞動強度,提升勞動效率,這也是我們的重點。

  堅持綠色發展也是我們的重點。比如節水,正常的造紙行業要在六噸水左右,我們的目標是未來降到三到四噸,節水節電是國家綠色發展的要求,這也是我們的重點。

  再有是推進國際化管理,真正走向全球化。我們國家的資源并不豐富,我們要采取國際化的辦法,把好資源補進來,并讓我們的產品走出去。

  張茵-玖龍紙業耗水量僅為行業內一半

  問:玖龍紙業是一家傳統制造業公司,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你覺得玖龍紙業面臨哪些壓力?在這些壓力下,玖龍紙業又是如何進行規劃的?

  答:其實國家在環境方面嚴抓管理,這幾年造紙行業已經走向非常環保的狀態。像我們這樣大型的造紙行業,基本都可以做到非,F代化、非常環保。我們可以接受各級政府24小時的檢查,接受社會的參觀,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可能在十年前,造紙行業做不到這點。從環保上來講,我們不成問題。

  我們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原料短缺,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的制造業走向國際化,產品走出去,廢紙回不來。所以,我們要走向國際化,要把好的資源引進來,來彌補原材料短板。

  張茵-目前造紙業存在的問題是原料短缺

  問:玖龍紙業這五年的規劃重點放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要做一張與眾不同的好紙,我覺得做一個行業,一定要做出一個拳頭牌產品。

  第二,加強創新,提升智能化、自動化水平。除了機器代人,還有自動化人機結合。提升自己產品核心競爭力,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原料非常重要,怎么解決原料短缺的問題是我們未來的重點。

  第四,節水節電。

  第五,玖龍是上市公司,必須要實現全球化。我們在美國收了四個工廠,結合“一帶一路”,今年在馬來西亞也建了工廠。實現全球化,首先是資源分享,用國外的資源彌補我們的不足。

  問:玖龍紙業作為紙業的領頭企業,一直集中于把紙業做精做專,你是否想過做多元化的擴張?

  答:玖龍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我選擇這個行業,是因為我非常喜歡這個行業。為什么一提造紙就想到環境污染呢?在這里有很多事情要做。造紙行業從回收到產品是一個大循環,這個行業很多事情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去提升。正因如此,我建立了造紙博物館。

  所以對我來講,我專注于造紙業上下游的產業鏈。我想把這個行業做大做強,讓大家意識到,造紙業不是污染行業,而是我們生活用品及輕工業都離不開的行業。我們在十年前就拿到專利了,我們造紙產生的固廢完全用我們的焚燒爐處理,焚燒后煙氣排放都是超潔凈排放。

  到80年代,甚至90年代,造紙業污染問題嚴重,當時我們用草漿,排出的水是發黑的。到2000年后,與西方發達國家比,我國現在的污水排放是低于它們三倍的,他們看了都驚訝。但我仍覺得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還有,廢紙也是資源,沒有它做不了紙,所以這方面我們也做了一些創新。造紙要用大量的廢紙,以前造紙做到150克,我們今天只做到50克,F在資源短缺,我們從資源上就要節約。我們希望把造紙行業真正做大做強。

  一個企業家的價值,不是體現在賺了多少錢,更重要的是把該行業一代代傳承下去。所以,在造紙業有了大變化之后,我覺得讓社會更多去了解這個行業是非常重要的。

  張茵-我想讓大家意識到,造紙業不是污染行業

  問:今年制造業增值稅率將從16%降到13%,這對制造業來說是很大的優惠。你感覺產生了哪些變化?

  答:1996年,玖龍真正在國內開廠建廠,所以這么多年走過來,我感受是最深的。2008年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國家也采取了一些政策。玖龍紙業是上市公司,要給投資者希望,要有前景,所以在這方面,我感覺在中國投資是最好的。

  這次增值稅調整了3%,對有的企業來說,這3%也能賺到很多錢。對我來講,這3%可使我們在國際競爭上有更大的潛力。你的產品便宜3%,這對企業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我常講飲水思源,懂得感恩,在這個時候,國家能給這么大的稅收優惠,而且馬上就要實施了,這對企業是非常大的幫助,對于投資者也是一種回報,消費者也能從中受益。

  張茵-增值稅減稅給投資者希望,在中國投資是最好的

  問:造紙行業是否存在用工難、用工荒?據我們所知,很多南方的造紙企業已經有這個現象。

  答:造紙行業是技術工種,主業非常穩定,幾乎沒有什么流失率。因為造紙是一個專業技術,如果他是學這個專業的,他會非常認同。特別是像玖龍這種大企業,給這些求職者更好的平臺和機會。

  核心工作人員并不是很多,我們主要是輔助工流失率比較大,因為輔助工有的勞動強度大,這方面是我們要去考慮的。但玖龍流失率不會很大,我們的招工情況還是比較穩定的。

  來源:搜狐智庫

    本文為《紙業網·紙業觀察》專欄文章,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轉用,其他媒體不得改寫。經同意引用時,應保證引用內容與原文章內容語意一致。
  作者介紹
張茵,1957年出生,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通過廢紙回收再生產,2006年以270億元的身價名列胡潤百富榜首位。成為第一位女首富。 一九八五年,二十七歲的張茵放棄了國內優厚的工薪和住房,僅帶了三萬元人民幣到香港闖蕩。然而香港的廢紙資源不能使張茵實現“廢紙大王”夢。于是一九九0年二月,張茵到了美國,開始了新的創業。
 ♦ 張茵:扶貧需要持之以恒 不能有錢做沒錢就不做
 ♦ 成也商品敗也商品 印尼首富黃奕聰東山再起
 ♦ 山東首富李洪信:追逐太陽神話
 ♦ 朱勇:四十而惑
 ♦ 黃奕聰傳奇:從小商販到紙業大王
 ♦ 馬勝利:失敗也是一種財富
 ♦ 劉明明:造紙裝備領域的“鐵娘子”
 ♦ 陳江和的“金鷹”攻略
 ♦ 陳江和與他的金鷹帝國
 ♦ 張茵:中國需要百年傳承的企業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