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觀察
【全部專欄作者】    
 
張茵:天生要比男性更懂平衡術
        作者:人物故事       發表時間:2014-06-18   
【文章摘要】張茵坦承,身為女性,天生要比男性懂得平衡的藝術,即使事業做得再大,對家里的事情都要多張羅一些。

  2014年的春夏之交,東莞麻涌鎮,沿途可以看到巨型的拖車往返于通往工廠的路上,布滿深深淺淺的車轍。玖龍紙業的總部以及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就位于這里,一片藍色屋頂的工廠區中,近7,000員工每年為玖龍紙業生產500多萬噸的再生紙。

  正在感覺寒意的中國經濟大環境,并沒有給這家全球最大的再生包裝紙生產商造成太大影響,根據最新的財報,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六個月,銷售額與去年同期持平,約147.14億元。期間,毛利率微跌至15.8%,但通過成本控制,盈利卻增45.1%至9.83億元。

  張茵這天的氣色很好,依然是她一貫的笑眼彎彎表情,一襲橄欖綠的香奈兒風格套裝,搭配簡約的方形祖母綠首飾,就像春天一樣給人生氣勃勃的感覺。她看起來已經完全從2008年的風波中走出來,無論對未來公司業績還是員工管理都有著充分的信心。

  “我覺得下半年經濟會開始好轉,有的行業已經有一種萌動的感覺!彼睦碛墒请m然國家沒出臺類似四萬億的刺激政策,但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及中小企業扶持等針對性政策的持續發酵,以及下半年的季節性因素,會令中國經濟有向好的可能。而中國經濟的變化又會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她個人始終對未來抱有樂觀態度。對于包裝紙的市場,張茵認為,供需整體是平衡的,網購的增長可以去彌補由于經濟和消費放緩對需求的影響。未來在不過激增加產能的情況下,通過少量、適度的增長去補充落后產能淘汰的量,包裝紙市場整體的供需仍然能夠保持基本平衡。

  回歸到玖龍紙業本身,沈陽基地一期工程即將投產,越南基地二期工程正在推進,計劃于2015年投產。談到玖龍的發展,張茵認為,“產能增長一直是跟著市場在走”,“財務費用也會往下走”,“玖龍的增長是心中有數和穩健的”。而且從去年開始,包裝紙行業開始保持滿負荷運轉,庫存不到正常水平的50%。春節前下游訂單回暖跡像明顯,出貨順暢,行業內多家企業表示將會提價。

  過去數年在外界非議壓力下,玖龍紙業一直堅持以高負債的方式迅速擴大產能,目前各生產基地的戰略布局已經基本完成,未來更側重于細化內部管理,充分發揮規模效益和成本優勢?煅钥煺Z的張茵說:“外界一直說玖龍的負債高,但我們的負債都轉化為了有效產能的增長。我對玖龍能踩準市場節點感到很滿意,現在我們從擴規模轉向練內功,完全有能力把負債降下來!

  最近,玖紙致力優化其債務結構,借入更多美元銀行貨款,因其借貸利率僅約為3%。事實上,公司在9月底時與中國銀行若干分行訂立融資協議,獲得最多3億美元的貸款融資,而于11月中公司亦與國家開發銀行簽訂5.3億美元的貸款融資協議,所得的資金主要是用于償還以較高利率計息的現有銀行貸款及作流動資金。在持續優化其債務結構的策略下,管理層預期公司的平均財務成本將由2013財年的5.1%降低至2014財年的4.2%至4.5%,而其凈負債權益比率于2016財年前將可望降至70%至80%的水平。

  與同時代的人相比,張茵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這與她的成長經歷有關,上個世紀50年代她出生在廣東韶關的一個軍人家庭,家境貧寒,家里兄弟姐妹共8個,她是老大,所以小小年紀便要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她說道:“我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找工作,因為我有弟弟妹妹要照顧!彼盅a充說:“這教會了我即使困難再大也永遠不要退縮,這一點是我在大學里學不到的!

  這種堅毅、務實的性格,讓張茵在事業起步期善于學習并積累人脈,從一個會計做起,1985年她已經存夠到3萬港元在香港起步她的廢紙回收事業。她當時的合作伙伴至今對她豪爽大氣、講誠信、不懼黑社會威脅的處事風格記憶猶新。

  1990年,張茵與丈夫劉名中一起到美國拓展她的新事業,創辦美國中南控股公司,將美國廢紙運到中國和其他地方回收再生造紙。當時有大量來自中國的貨船抵達美國港口的時候載滿貨物,返航的時候卻留下大量的空倉位。美國巨大的市場,以及這種貿易不平衡產生的運價折扣,令中南控股公司業績迅猛發展,到2001年,中南公司成為美中航線上一枝獨秀的出口商。

  而張茵并未止步于此,1998年她在東莞投產20萬噸的包裝紙生產線,從廢紙貿易轉型為廢紙造紙。而當時中國內地絕大部分造紙廠還只是處于5萬噸左右的年產規模,但張茵在東莞投產的第一臺機器就是20萬噸的年產規模。從1998年第一條生產線投產,到2006年身價270億元成為首富,張茵只用了8年,所以當時有人將玖龍紙業的造紙機戲稱為“印鈔機”。

  中國造紙工業在過去10多年的時間里,原料體系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而張茵,正是這場革命性變化的重要推動者,隨著中國市場對包裝紙的需求急劇增加,玖龍紙業抓住了箱紙板處于市場成長期的歷史機遇,又利用廢紙造紙的成本優勢,不斷快速擴張,完成戰略布局,成就了今天的紙業霸主地位。

  對于行業的看法,張茵表示,“我們選對了行業!卑b業屬于消費品范疇,而互聯網再造了現代商業形態,改變了操作模式、運輸以及包裝三大環節,包裝紙是與消費息息相關的行業,雖然消費市場受不確定因素影響導致需求放緩,但互聯網經濟的興起彌補了其他消費需求的影響。

  但是這種務實的性格,讓張茵在事業上獲得成功同時,也讓她在前幾年并沒有培養起社會輿論的敏感度。2008年張茵提出新勞動法將提高勞動成本、導致制造業負擔雪上加霜的政協提案,令外界認為她是為富人代言而群起攻之。批評浪潮出乎張茵意料,她原本指望能在北京輕輕松松地過一周,打包的時候還把運動裝和運動鞋帶上了,但最后根本沒機會從行李箱里拿出來。隨后由于“血汗工廠”風波,股價一度跌到港幣0.7元左右。

  張茵將這一年的風波視為她至今事業上的最大挫折。但她堅信自己創辦的是一家高科技的環保公司,而不是像輿論所說的以苛刻員工獲得利潤的勞動密集型污染產業,這種自信讓她迅速調整了心態采取種種措施應對。她至今記得當時自己快速改變,邀請了100多位媒體記者到工廠現場參觀,把所有的生產流程都公開給大家看:她做的是不是高污染的“血汗工廠”。她現在樂觀地說,回頭看來,這次歷練加速了公司的規范化,現在公司的管理更加的透明。

  2009年雖然她根據市場形勢推遲了一些工廠的建設,但在隨后經濟V型反彈為玖龍紙業的高速擴張積蓄了能量,會計出身的張茵平時成本控制嚴格,碰到機會時出手卻不猶豫。至今玖龍紙業已經完成了覆蓋中國六大包裝紙板市場的目標,成為全球唯一能夠大規?缭街袊鴸|南西北各大包裝紙市場的造紙企業。而且其自動化生產線的提前布局,也讓玖龍紙業近年來不受珠三角用工荒的影響,目前玖龍紙業一條生產線的技術工人不超過20人。而她從一開始就著力于把握造紙核心技術,在環保及科技方面建立先發優勢,也從淘汰落后產能的新一輪宏觀調控中脫穎而出。

  如今的張茵依然保持務實、開放的心態,不過在社會話題的參與上她開始更加關注宏觀方向。比如她今年的提案是建議中國打造工業強國,呼吁國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勵創新與技術研發;在宣傳上要倡導全社會重視工業制造的氛圍,打好經濟的基礎等。具體到玖龍紙業本身,她的愿景是未來能打造一個像德國企業風格、掌握核心技術、質量達到國際化標準的百年基業。她始終認為,玖龍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專注核心技術,專注一個行業,而且善于把握時機!90年代如果要做地產,我實在太多機會了。但我覺得優秀的企業家不是說在某一個時間段取得什么樣的成績,而是她是否能夠扎根深耕一個行業,而且把企業代代相傳下去!

  說到她起家的東莞地區,她認為有部分行業,比如代工行業受經濟大環境影響遭遇了困境,但是這并非東莞特有,在全國市場都是如此。她始終對東莞的前景有信心,認為這個地區產業基礎成熟,而且東莞幾年前在“騰籠換鳥”期間已經開始轉型,現在所需要的只是加快升級,張茵希望外界能對東莞保持信心。

  由于是長姐出身,加上白手起家,張茵不否認自己在企業內部就像一個“大家長”。但她說自己不是“一言堂”作風,對家人對員工都要把握好“度”,丈夫劉名中、弟弟張成飛以及兒子劉晉嵩現在都是公司里的高層,發生分歧時誰有理就聽誰的。她說公司倡導“民主加智慧”的決策方式。她說服別人時,注意的是數據以及經驗的結合,從不會以權威的態度非要事情完全按照她的意思執行。在上一次采訪中,我們也可以觀察到,氣場強大的張茵在和她丈夫合影時,卻有種小鳥依人的默契感,因為兩個人都很忙,如果出差時兩個人剛好是碰上同一航班,她都會非常高興。她也坦承,身為女性,天生要比男性懂得平衡的藝術,即使事業做得再大,對家里的事情都要多張羅一些。

  而玖龍紙業的員工也表示,張茵對員工的管理很講原則,不偏不倚,獎罰分明,和員工的溝通也很講究方式方法。每年年終,她還會抽出時間與公司部分員工見面,談的既可以是對工作和公司的意見,也可以是個人的想法和要求。

  張茵自己則認為,對員工好,不是看小恩小惠,而是要從大方向著手。首先,要做一家優秀的企業,給員工安全感,知道跟隨著老板大方向是不會錯的;其次,要給員工一個可以發揮才干的平臺,他們有希望才能充滿干勁;最后,要關心員工整體的健康與精神面貌。“我希望員工覺得玖龍是個大家庭,不僅這一代想在這里工作,連自己的下一代都要來這里工作,我覺得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功!

  雖然張茵并不認為女性特質對她在企業管理上有特別的影響,但她認為企業家要剛柔相濟、粗中有細地進行管理。從一些細節仍然可以看出她特有的細膩:比如她非常關注員工的“吃住行”,專門在清遠建了一個生態園,給員工供應新鮮食材,她還非常關注員工對公司食堂的評分,要求各基地在每兩周的集團例會上匯報,她自己每天的午飯也是讓食堂直接送飯盒到辦公室。張茵還非常重視管理層和員工的談話交流,讓工會多組織員工活動,及時給生活遇到困難的員工伸出援手。這些細節無疑會讓員工心里頗為踏實和溫暖。

  另一方面,就像金融海嘯時人們曾經說笑道:“如果雷曼兄弟是雷曼姐妹,那么他們不一定會破產!睆堃痣m然在事業上非常積極進取,甚至具備一定的冒險精神,但她的專注與風險控制意識卻讓玖龍紙業能把握住擴張與穩健之間的平衡。對于玖龍的高速發展,張茵的說法是,“市場不等人。我要是今天不發展,要是等一年或者兩三年再發展,那我就跟不上市場了,我就錯過這個機會了。那我們就變得很普通,跟其他隨便哪家工廠都沒什么區別了!”但她也強調,她了解市場,而且知道企業的底線在哪里,她的冒險永遠是有把握地冒險。

  多面張茵

  對員工

  張茵對員工的管理很講原則,不偏不倚,獎罰分明,和員工的溝通也很講究方式方法。每年年終,她還會抽出時間與公司部分員工見面,談的既可以是對工作和公司的意見,也可以是個人的想法和要求。

  對家人

  張茵出生在廣東韶關的一個軍人家庭,家境貧寒,家里兄弟姐妹共8個,她是老大,所以小小年紀便要承擔起家庭的重任!拔液苄〉臅r候就外出找工作,因為我有弟弟妹妹要照顧!

  對老公

  氣場強大的張茵在和她丈夫合影時,卻有種小鳥依人的默契感,因為兩個人都很忙,如果出差時兩個人剛好是碰上同一航班,她都會非常高興。

    本文為《紙業網·紙業觀察》專欄文章,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轉用,其他媒體不得改寫。經同意引用時,應保證引用內容與原文章內容語意一致。
  作者介紹
《人物故事》是中國紙網開設的一檔以人物為主體的欄目。故事主人公定位為在中國造紙領域取得過突出成績的成功人士和知名人士。欄目緊扣“經驗”和“觀念”,通過人物的成長和拼搏歷程,分享他們的智慧與魄力,講述中國造紙人為中國造紙的強國之路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 成也商品敗也商品 印尼首富黃奕聰東山再起
 ♦ 朱勇:四十而惑
 ♦ 黃奕聰傳奇:從小商販到紙業大王
 ♦ 陳洪國:一個亞洲槳紙界的風云人物
 ♦ 劉明明:造紙裝備領域的“鐵娘子”
 ♦ 陳江和的“金鷹”攻略
 ♦ 陳洪國的設計思維
 ♦ 山東首富李洪信:追逐太陽神話
 ♦ 鄧穎忠:精彩人生三十年 舞出品牌之路
 ♦ 馬勝利:失敗也是一種財富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