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林紙一體化的發展,在國外已經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而中國則是剛剛起步階段。由于林紙一體化具有受政府行為干擾,需要各方合作的范圍非常廣泛,需要資金投入大,投資回收期長及對企業的跨領域(上中下游)管理能力要求強等特點,因此對于一般規模的企業及抗風險能力弱的企業,壓力是很大的。
具體來說,企業實施林紙一體化主要受到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
1、政府行為的影響。
個人認為,如果企業沒有足以影響當地政府,甚至上升到省或國務院的能力,最好不要涉足投資林紙一體化項目。中國雖然改革開放的步伐很快,步子很大,但中國的傳統是“人定勝天”,因此一切都是以人的行為為關鍵,同政府機關打交道,更是如此!
但林紙一體化是大勢所趨,如果企業規模龐大,在本區域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山東晨鳴、華泰、太陽、泉林及寧夏美利等,可以進行投資建設,目前這些企業已經在建設速生林基地。如果是國際性的大財團,且懂得中國事務,如APP,那是絕對具有優勢。如果是國際性的大財團,但不懂或不是很懂中國事務,可能就要事倍功半了,如STORA-ENSO。
2、產業發展的前景影響。
從我國紙張行業近幾年的發展速度來看,前景是絕對樂觀的,尤其是長期的發展前景。近期(2005年前)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主要是國內造紙行業的第二輪快速發展周期所致。如果現在投資林紙一體化項目,將完全能夠避開這一輪沖擊。
國內市場的發展前景是同我國市場的一些特殊條件密不可分的。國內市場具有前景廣闊、產品(品種及數量)缺乏、質量落后等問題,從經濟向前發展的方面分析,這些問題都將最終獲得解決,而這些,就是我們的方向!同時我國的生產成本等相對較低,有利于開拓國外市場也將對本產業產生積極的影響。
3、企業內部的問題。
林紙一體化涉及到龐大的資金,且資金的回收期較長,因此企業的經濟實力是重要的因素。同時還在管理方面對企業提出嚴峻的考驗,因為這要求企業起碼要分析至少7年以后的發展方向,且在每一年應該做什么,怎么做等必須有明確的規劃。林-漿-紙三期全部實施下來,這就要求企業的人員必須具備這三個領域的知識,且可能造成企業組織機構龐大,管理目標難以達成的問題,因此無論是從管理者還是從被管理者的角度來看,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綜合上面的分析,作為國內一般的企業而言,個人認為沒有必要貪圖大而全的做法,因為這對一個企業來講,造成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有可能是毀滅性的。與其搞林-漿-紙一體化,不如集中資金,組織專業團隊,將某一領域做好,使本企業在這一領域內站穩腳跟。從這個方面來看,個人認為搞林地建設應該是比較好的,因為國內目前的林地面積還遠遠無法滿足未來漿廠的需求規模,而目前專業搞林地建設的競爭者競爭力相對較弱,因此應該是一個好的方向。 (
景華紙業論壇 作者 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