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工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過去中國紙業市場主要是自給型,進口紙張起補充作用。但近年來,隨著新聞出版、書刊印刷、商品包裝等行業的迅速發展,紙張消費需求旺盛,進口量不斷增大。與進口紙張相比,中國紙制品的價格性能比處于劣勢。因此,目前中國的造紙產業已從自足型轉變為進口型,進口依存度達到20%,這在輕工業中是比較少見的。在已經加入世貿組織的今天,如何抓緊在過渡期間發揮自身優勢,盡快提升產業水平,提高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力,擴大出口,是中國造紙業亟須解決的問題。
據介紹,中國是紙制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產量居世界第三位。2000年中國紙及紙板產量達到3200萬噸,消費量接近4000萬噸。在目前國內商品市場普遍處于過剩的狀態下,造紙工業是中國少有的消費量增長大于生產量增長的一個行業,由此,有關專家預言,造紙工業將是中國21世紀的“朝陽工業”。同時,作為一般競爭性的行業,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造紙行業已基本上和國際市場接軌。特別是近年來,國家對紙漿和紙張的進口關稅不斷調低,在吸收外資方面,國家除對鈔票紙、郵票紙等幾個極少數特殊紙種有限制外,對其他紙種都是鼓勵和支持的。實質上,中國造紙市場的開放風險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釋放,并將緩沖入世后的調整適應度。
然而,不能忽視的是,中國造紙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很大,造紙企業多數技術裝備落后,市場規模小,草類原料多,產品檔次、生產效率及勞動生產率較低。中國紙品僅有600種,其中50%屬中低檔產品,而發達國家擁有1000多種中高檔產品;新聞紙噸紙耗水中國為200噸,發達國家僅20噸,因為進口產品主要是以木漿為原料的高檔產品。據悉,目前中國進口量最大的紙種稅率為12%至15%,其進口量每年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加入WTO后,降低稅率,勢必會使進口紙張的價格下調,因而對國內同類產品的生產企業的沖擊將會更加嚴重。為此,業內專家提出我國造紙工業入世后的積極對策。
首先,要擴大企業規模,加快引進國外大型先進技術裝備。有關專家提出,我們提倡技術裝備國產化,但在這個目標實現之前,還應該積極引進先進的裝備。如同民航不能等到自己能夠生產大型客機后再開國際航班一樣,造紙業不能等到能夠開發制造大型先進設備后,再來搞現代化,這就要求在加入WTO后形成投資產業與科研的高峰期,以提高技術裝備水平。遼陽紙機廠、西安紙機廠就是在與國外公司的合作中,提高了自己的技術水平,其產品價格也比國外便宜。另一方面,選擇國內優勢企業作為主體,通過兼并、收購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提高行業的集中度和專業化協作水平,搞跨地區、跨省際的聯合,這也是國際發展的趨勢。
其次,要加大引資力度。按照中國造紙工業發展規劃測算,未來15年所需投資將在6000億至7000億元,平均每年需投資400億至500億元。造紙工業屬資金、技術密集型工業,根據近年來的經驗,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新建、擴建和技改項目,沒有10億、20億甚至幾十個億是不行的。加入世貿組織,國家將進一步放寬對引進外資的限制,國內紙張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將吸引更多的外資來華辦廠。近年來,已有不少國際造紙集團先后在國內辦廠,如印尼金光集團(APP),韓國的韓松,瑞典Stora,芬蘭UPM一亞太資源,在國內先后建成了一批裝備達到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紙廠,這些企業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生產出高質量、高檔次產品,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大大推動了中國造紙工業現代化進程。同時,這些企業的建立,還可增加國家稅收,增加就業機會,并帶動了許多相關行業的發展。
第三,要加快產品多元化進程。一些專家認為,由于中國缺少資金、技術和資源方面的優勢,企業普遍規模小,產品單一而且多為大路貨,很難與大企業競爭。加入WTO后,有些紙張生產企業可以揚長避短,調整產品結構,根據不同市場的具體特點,開發出適應國內外多層次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同時,充分利用企業生產規模小,船小易調頭的優勢,尋求生存空間。據介紹,臺灣一家年僅3萬噸產量的紙廠,卻有十幾臺紙機,還辦有自己的研究所,每年能開發出若干新品種。得益于多品種經營,該廠每年都有較豐厚的利潤。美國一家專門生產鞋紙板的小企業,盡管市場容量不大,但因其利用廢料生產特殊的品種,大企業不屑與其爭市場,也有較好的銷路。專家提醒造紙企業,無論生產什么樣的產品,關鍵是要加強市場研究和技術創新,力爭多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和出口產品。
第四,建議調整造紙原料結構。由于長期以來中國造紙原料結構不合理,要有效地改變造紙工業局面,首先必須解決造紙原料問題。要以木材原料為主,大力發展木漿造紙,走林紙結合的發展道路,這也是世界造紙工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專家建議,應把造紙工業列入國家基礎產業范疇,予以重點支持。
據悉,目前國務院已批準國家計委、財政部和國家林業局《關于加快造紙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動全國造紙林基地建設工作。預計“十五”期間,造紙林基地面積將達4000萬畝,基地林進入正常采伐期后,每年可為造紙工業提供原料3200多萬立方米,可生產木漿800多萬噸。
按照國家造紙規劃,2010年中國紙及紙板總產量將達4000萬噸至4500萬噸,總消費量達5000萬噸。有關方面估計到2010年,中國紙及紙板總產量將突破6000萬噸,消費量將達7000萬噸。而這一時期也正是中國加入WTO后全面開放的第一階段。因此,中國造紙企業應早作準備,提高自身素質,全面提高中國造紙工業增長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