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紙業印藝企業數據搜索展會社區 服務
 



入世給大連包裝業帶來利好 但沖擊也會不小

  對于包裝企業而言,入世是個“利好”消息。8月28日,當市包裝技術協會邀請的專家學者明確亮出這個觀點時,參加聽課的100多家包裝企業的經營者們似乎松了一口氣。然而,隨著專家絲絲入扣的分析,他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國內外兩個市場的空間都加大了

  說入世后對包裝業是“利好”,是有充分根據的。

  入世后,一方面,中國的貿易環境將得到改善,促進產品出口的增長,從而帶動對產品包裝需求的增長,形成促進包裝業發展的市場拉動效應。另一方面,入世后,除了削減貿易限制外,中國還要向世貿組織成員提供進口權和分銷權。為了降低成本,外國企業將把他們的商品成批量、大包裝地運到中國,在我國國內再進行分包裝。特別是大連這樣的國際貨運港口、商品集散地,對包裝的需求量也將大幅上升。一句話,出口和進口的商品都增加了,而哪種商品離得了包裝呢?

  入世后,中國將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這對那些使用進口原輔材料、零配件、機械設備的包裝企業來說,無疑也是一個“利好”。

  競爭帶來的沖擊也不小

  同其他行業一樣,在享受入世帶來“利”的同時,包裝業也要經受“弊”的沖擊。

  首先是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一些外國包裝企業將帶著質優價廉的包裝材料進入中國辦廠。那時,我們的包裝企業不僅要與國內同行競爭,還要與先進的國外企業競爭。另外,中國承諾在入世后三四年內,逐步取消對包裝服務方面的限制,這樣,目前沒有放開的印刷業也將有外資企業進入。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靈活的機制,都將對我們的包裝企業形成強大的“沖擊波”。   勞動力價格低廉,曾經是包括包裝業在內的我國企業的優勢之一。如果國外企業進入后也用上我們的勞動力,此方面的優勢也將喪失殆盡。

  入世后的另一個沖擊是,國內外兩個市場對商品包裝的要求將會更高。不僅是包裝的質量與功能,還包括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和利用,這些都將增加包裝的成本。   不要錯過歷史性的機遇

  面對這種喜憂參半的前景,大連的包裝業做好準備了嗎?業內人士搖了搖頭。

  說起來,大連的包裝企業數量真不少,光市包裝技術協會掌握的就有870家,而在公安部門登記備案包括街頭印名片、做紙箱的小作坊大約有2000多家,紙包裝、金屬罐、玻璃包裝、軟塑、木包裝、包裝印刷、復合包裝等八大類一應俱全。但規模太小,不成氣候,年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的只有200多家,去年的總銷售額只有33億元,還不及南方一家大型包裝企業的年銷售收入。技術含量低,新產品開發能力差,也是我市大多數包裝企業的“軟肋”。企業經營機制不活,創新能力不強,市場營銷網絡僵化,缺少包裝策劃人才,更是亟須調整的要件。   據了解,入世后,大連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將由目前的100萬標箱增加到500萬標箱,現代物流的發展將給我市包裝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針對目前我市包裝業現狀與入世很不相適應的問題,有關專家、學者開出藥方:大連的包裝企業小,就要發揮“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在市場的夾縫中找準自己的定位。要利用大連對外開放的優勢,在合資合作中尋找資金、人才、技術三大支持,建立起有序競爭、自我發展的新機制,至少“十五”期間行業的規模、效益要翻一番。


相關報道: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