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對于造紙行業來說競爭更加激烈。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我們應該認真分析形勢,采取相對應的措施,把握好機遇進行挑戰。本人結合外商獨資企業——岳陽豐利紙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利紙業)近幾年發展情況,對中小造紙企業迎接WTO面臨的挑戰談幾點看法。
1、嚴格管理創效益
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一個企業陷入虧損,尋其根,虧在成本上,損在管理上,所以說管理也是第一生產力。豐利紙業自1995年成立以來,在總經理薛建榮倡導的“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制人”的管理方針指導下,從抓人事管理入手,以提高企業整體素質為前提,自上而下強化員工崗位技術培訓,做到了一人多職,一職多崗制,大大裁減管理人員,有效地節約了管理費用。作為中小造紙企業,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設備上,無法與國外紙業大集團抗衡,只有通過嚴格管理,采取靈活機動的經營策略,有效地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走小而精的發展道路,才能謀求企業的發展。1995年,豐利紙業剛成立,就瞄準了靜電復印紙市場有發展前景,先后開發出了普通靜電復印紙、高白度靜電復印紙、高級靜電復印紙來適應市場的需求,為企業在創業發展初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近2年來,國內許多紙廠都生產靜電復印紙,復印紙市場走向疲軟,為此,公司又很快在短期內開發出高定量、高白度雙膠紙。公司還從環保角度考慮,認為餐用紙市場有發展前景,自1998年就開始開發試生產餐用紙。果然不出所料,1999年、2000年餐用紙市場相當好,供不應求。目前,公司又開發出了白卡紙、染色卡紙、壓紋染色紙、鑄涂紙等,為企業以后的發展贏得了空間,提高了企業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在原材料采購上,凡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自上而下必須經使用部門、檢驗部門、保管部門、采購部、營業部、顧問室逐級嚴格審核確定供貨單位、質量、價格后,采取二家以上送貨上門的對比采購法。凡購進的化工原料必須由保管部門、檢驗部門、使用部門同時派人現場取樣,經檢驗,試用合格后方辦理入庫手續。這樣既保證了進廠物質質優、價廉,又為正常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企業制訂了目標成本管理制度,根據產品市場售價推算產品成本,確定噸紙成本總目標,然后將成本總目標分解到各部門及個人,形成了“市場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責任體系,從而有效地控制了生產成本。為了提高設備的開機率,制訂了一系列設備管理制度,實行了專機專管制,推行了設備“預知”性修理法,規范了《設備巡查記錄單》、《設備修理記錄單》、《設備事故報告分析單》。使得設備運行有人查,發現問題有人修,出現事故有分析。通過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使企業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2、保證質量占市場
質量是企業的血液、生命,是企業確定產品優勢奪取效益的前提。因此,把質量工作上升到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生存的角度來認識,始終將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做產品如同做人”。豐利紙業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一席之地,并得到了良性循環發展的好勢頭,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采取了各種有效措施。首先是強化全面質量管理,嚴格工藝操作規程,使員工樹立“效益在我心中、質量在我手中”的思想理念,對質量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解決,做到了產品質量等級分明,不合格產品不出廠的原則,切實維護了市場的信譽和消費者的利益。其次采用新工藝、新材料,從根本上提高產品質量,如將全部漿管改為PVC管和不銹鋼管,使用了高效玻璃606除渣器,改造了備料除塵系統,大幅度降低了紙中塵埃。采用新工藝將制漿車間三段漂改為四段漂,降低了漿中氯離子含量,漿易洗,白度高(82%)。開發出了中性紙,使紙張存放耐久性增強,白度、不透明度提高,提高了紙張印刷性能等。質憂、價廉的產品投放市場,受到了用產的青睞,不但年年實現了產銷平衡,而且貨款回收率為95%。
3、依靠科技求發展
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要實現產品創新,實質上設備是基礎,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設備緊連市場,關系著企業的效益。豐利紙業自成立以來,加大對設備硬件的投入,成功地進行了許多技術改造。如:改造了紙機網部壓榨部噴水管,使用了高壓針型移動洗網器,節水80%,提高了網、毛布濾水性,提高了車速,降低了漿耗,減少了白水處理費用。改造1760mm紙機網案,新增陶瓷刮水板和吸水箱面板、水印輥,提高了網的使用壽命,降低了電耗,提高了細小纖維留著率,降低了白水濃度,提高了紙張勻度和強度,使產品上了檔次。利用北京天山新材料技術公司TS416耐磨抗腐修補劑,成功地修復了已接近報廢的漂白1號10m2真空洗漿機洗鼓和洗篩,18m2水平帶式真空洗漿機槽面。成功地修補了10多只漏汽烘缸,大幅度地降低了設備修理費用,提高了設備利用率和開機率。在蘆葦蒸煮過程中,還率先使用了CT-1蒽醌助劑和綠氧助劑,減少了用堿量,降低了環保費用,縮短了蒸煮時間,提高了細漿得率。增加了鍋爐省煤器、空氣預熱器,利用鍋爐排煙余熱,提高了進爐軟水溫度和進爐鼓風溫度,降低了煤耗等。公司每年還拿出一部分資金,獎勵對小改小革有貢獻者和合理化建議者,激勵了員工學技術的積極性。近幾年,公司設備、工藝得到了逐步合理改造和完善,使設備和工藝發揮到了最佳狀態。技術改造使企業在穩步發展的軌道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實踐證明,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可靠保證!
2001.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