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紙業印藝企業數據搜索展會社區 服務
 


顧民達:關于擴大廢紙回收利用的建議
2002-02-04 中華紙業
  擴大利用廢紙資源是我國造紙工業原料方針的一個方面。最近國家計委召開會議討論造紙工業的發展問題,有關領導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應著重抓好廢紙回收利用,并加大這方面的宣傳力度。中國造紙學會、中國輕工集團于1999年成立了造紙二次纖維利用協作中心,根據國家提出的“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開發,加強廢舊物資回收利用,加快廢棄物處理的產業化,促進廢物轉化可利用資源”的要求,為擴大廢紙回收利用,加快發展造紙工業,“九五”期間分別在上海、杭州、山東濟寧、浙江紹興等地召開二次纖維回收利用技術研討會,并在湖北通山舉辦技術培訓班,對廢紙回收利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廢紙回收利用的重要意義

1.1由于當今世界環境日趨惡化,人們的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為了節省資源,保護環境,廢紙(也稱二次纖維)回收利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特別是廢紙利用給企業帶來節約投資、降低成本、減少污染、改善質量等諸多好處,更給廢紙的回收利用創造了巨大的推動力。據有關專家測算,利用1噸廢紙相當于節約3米3木材,1.2噸標準煤,600度電,100噸水,所以世界各國都把廢紙回收利用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有些國家還通過法律、法規要求在某些紙張中必須含有一定比例的廢紙漿。

1.2我國廢紙回收利用隨著造紙工業發展而快速增長。廢紙漿用量從1995年的760萬噸,上升到2000年的1230萬噸,占造紙漿總用量的41%,但遠遠落后于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水平,說明我國回收利用廢紙的潛力還相當大。1999年全世界紙和紙板產量為3.16億噸,共回收廢紙1.37億噸,回收率為當年紙和紙板消費量的43.7%,利用率為當年紙和紙板生產量的44.2%,其中德國61%,美國72%,法國54%,荷蘭74%,西班牙81%,日本55%,韓國79%,我國臺灣省90%。一般纖維資源短缺的國家和地區,廢紙回收利用率較高。我國造紙纖維資源比較貧乏,尤其是木材纖維,所以除了回收利用國內廢紙外,還要積極利用國外廢紙。外國廢紙主要成分是木材纖維,質量好,價格合理,利用價值高,可以改善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近年來,進口廢紙量猛增,1995年進口量為89萬噸,2000年達到371萬噸,比1999年251萬噸增加120萬噸,一年內增長47.6%,而且進口量還在逐年增長。

1.3我國造紙纖維原料資源短缺狀況越來越突出,2000年我國進口紙、紙板、紙漿、廢紙和紙制品總量已達1337萬噸。為了加快造紙工業原料結構的調整,植樹造林已得到國家重視,出臺了加快造紙林基地建設,實現林紙一體化發展的政策,造紙企業和林業部門正在研究實施優良樹種的栽培、種植,但最快也得5~8年,才能成片砍伐,而草類資源也不可能有很大發展,尤其是麥草制漿的污染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所以,當前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大廢紙回收利用,既解決了造紙資源,又改善了環境,一舉兩得。只有充分利用廢紙,調整造紙原料結構,才可緩解纖維資源不足,減少污染,改善環境,同時還可大量節約用水,減少原生纖維用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保證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

2、我國廢紙回收利用現狀和存在問題

2.1廢紙回收利用的數量正在加快增長

  由于利用廢紙作為原料生產紙和紙板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廢紙回收利用正在全國各地加快發展,尤其是沿海地區發展迅猛,其中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省,以及京、津、滬三大城市。浙江省造紙行業從80年代起就調整原料結構,大力提倡與推廣廢紙造紙,取得成功,現在廢紙在全省造紙纖維原料中的比重超過76%,達到國外回收利用廢紙國家的先進水平。浙江省富陽市現有200多家紙廠,總產量已達130萬~150萬噸,主要用廢紙作原料。廣東省也已超過60%,如東莞玖龍紙業公司繼一期工程年產20萬噸牛皮卡紙于1998年投產后,二期年產40萬噸高檔卡紙于2000年投產,目前正在建設三期工程,年產40萬噸高檔瓦楞原紙,投產后產量將突破100萬噸,原料主要用廢紙。造紙工業發展較快的省、市,正在制定擴大廢紙回收利用、加快發展造紙工業的規劃,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在廢紙回收利用上有一個新的突破。當前問題是發展不平衡,有些省市廢紙回收利用步伐還比較緩慢。

2.2積極有效地利用國外資源

  由于外國廢紙主要是木材纖維,從2000年廢紙進口量及用匯量可以看出,2000年比1999年總廢紙進口量和分類品種廢紙進口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廢紙總量增加了47.6%,從1999年的251萬噸增加至2000年的371萬噸。進口廢紙用匯從2.45億美元,增加至5.57億美元,增加了127%。在海關統計的4類廢紙中漂白印刷廢紙的進口量增長最快,進口量為32.6萬噸,增加了84.5%。進口量以含機械漿廢紙(舊報紙)為最大,占全部進口廢紙量的1/2,2000年達到180萬噸,未漂牛皮紙及瓦楞紙箱廢紙進口量為96.1萬噸,其他廢紙62.6萬噸。2000年進口廢紙平均價格150美元/噸,比1999年增加52.4美元/噸。按品種劃分未漂牛皮紙及瓦楞紙箱廢紙為164.4美元/噸,增加66.6美元/噸;漂白印刷紙廢紙141美元/噸,增加56.7美元/噸;含機械木漿廢紙146.1美元/噸,增加47.7美元/噸;其他廢紙143.8美元/噸,增加45美元/噸?傮w上2000年與1999年相比廢紙價格是震蕩上行的。

2.3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裝備

  當今世界制漿造紙技術向減少污染,節約能源、水資源和充分利用纖維再生資源等方面發展。近年來,我國一批資金和技術力量雄厚的企業,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地選用先進的廢紙處理技術,引進國際上先進裝備,力爭在短期內跟上紙業現代化大生產的國際潮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從國外引進50多套廢紙處理生產線,其中包括未漂牛皮紙及瓦楞紙箱廢紙、廢舊報紙、漂白印刷紙廢紙以及其他廢紙處理設備,最大廢紙生產線日產能力達到500噸。其中包括碎漿、篩選、凈化、除渣、洗滌、濃縮、熱分散、搓揉、浮選、脫墨、漂白等先進技術裝備,這些進口設備對加快我國廢紙利用是很有必要的,它大大縮小了我國廢紙處理技術和裝備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F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廢紙處理先進裝備在我國企業內都可以看到。當前的差距只是在企業規模和個別先進技術的應用方面還落后于國外先進水平。

2.4自主創新和引進技術發展設備制造業

  近年來,國內輕工機械廠和科研部門對廢紙處理設備的研究開發做了大量工作。有些設備已接近國外先進水平,可靠實用,適合于中小企業處理各種廢紙,能較多保持廢紙纖維的原有強度,做到節水、節能,纖維流失少,維修方便,價格合理,有利于使用企業接受。山東濟寧華一機械公司根據造紙工業發展要求,在“十五”期間,進一步提高廢紙漿成套設備性能,最大處理能力提高到400噸/日,脫墨漿成套處理能力達到250噸/日,該廠近期已與美國TBC公司簽定廢紙處理設備技術轉讓合同。“九五”期間廢紙處理的控制系統發展較快,杭州華章集團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尤其是用廢紙生產的紙板項目有很強的競爭力,如景興紙業15萬噸箱紙板、太陽紙業15萬噸的白紙板、永泰紙業6.5萬噸白紙板的廢紙處理自控裝置都是一次性投產成功,符合國務院總理朱钅容基在“十五”計劃綱要報告中提出的“輕紡行業通過自主創新和引進技術,加快對推動結構升級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的開發,振興裝備制造業,開發制造急需的大型高效和先進成套技術裝備。”

2.5在廢紙處理過程中添加化學助劑

  廢紙已是用過的二次纖維,不同于原生纖維,強度偏低,顏色灰暗。但可通過添加化學助劑彌補,尤其是脫墨過程中更需要助劑來改善質量,減輕污染。助劑品種很多,可以根據不同用途在不同地點加入。為了更好地進行脫墨,有些企業使用多種表面活性劑復配而成的脫墨劑,科研部門正在研究生物酶?傊瘜W助劑使用范圍廣泛,效果很好。品種有增白、增強、助留、助濾、絮凝、分散、螯合等等。化學助劑不僅改善質量,還可以減輕污染,對生產很有好處,所以國內外造紙企業都十分重視化學助劑的開發應用。近年來,國內一些企業、科研單位在開發研究、推廣應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

2.6重視廢紙處理過程中的二次污染

  雖然廢紙制漿造紙可以減輕污染,但并非沒有污染,在脫墨過程中污染還是比較嚴重的。近年來,我國已從國外引進多套廢紙脫墨污水處理裝置,一般均為氣浮法,國內華南理工大學開發的絮凝沉淀法,已在廣東、山東造紙企業中應用。白水回收裝置機型很多,使用廣泛,效果很好。

2.7著手進行“廢紙回收分類標準”編制

  廢紙雖然是由收集而來,品種混雜,但國外一些先進國家均制定了廢紙回收分類相關標準。隨著我國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國內越來越多的紙廠采用廢紙替代部分木漿及草漿生產各種紙張、紙板,以期降低成本,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制定我國的“廢紙回收分類標準”已是刻不容緩。經國家科技部批準,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將承擔此項研究。研究費用將使用社會公益研究專項基金,計劃在2年時間內完成,上述研究工作已經開始。

2.8加強國內廢紙回收、分類和供應工作

  近年來,廢紙分類、回收問題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北京市將出臺“關于北京市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管理辦法”。上海市1998年進口廢料123萬噸,其中廢紙占70%,即進口廢紙86萬噸,再加上本地回收廢紙約70萬噸,上海市已具備產業化的條件。為加快發展廢紙回收和利用,促進廢紙轉化為可用物資,上海市造紙公司組建廢紙回收利用綜合加工廠,這對上海造紙工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十五”期間擴大廢紙回收利用的思路與對策

3.1加快推進廢紙利用

  “十五”期間,我國造紙工業發展目標是到2005年,紙與紙板消費量達到5000萬噸,比2000年增加1400萬噸;紙與紙板產量達到4000萬噸,比2000年增加1000萬噸。2005年廢紙漿量占總用漿量的比重增加到45%,廢紙漿需用量為1620萬噸。為此,今后廢紙的使用不僅在數量上大幅度增長,而且在質量、品種、回收方式、處理技術等方面都要有一個新的提高,才能滿足造紙工業發展的需要。

3.2努力做好國內廢紙回收工作

  由于紙張消費量的迅速增長,使我國提高廢紙回收量成為可能。當前必須很好地建立起廢舊新聞紙、廢牛皮紙和瓦楞包裝紙板廢紙的回收系統,對一些大中型辦公機構的辦公用紙,也需建立良好的回收體系。對家庭、工業和零售商店回收的包裝用紙,應加快研究回收系統和利用方法,應有組織、有指導地進行國內廢紙的收集、分類和供應工作,設立專門的廢紙回收管理機構,制定統一的廢紙分類標準,分類回收、分類處理,以保證廢紙資源的合理利用。

3.3充分利用國外廢紙資源

  廢紙作為國際大宗貿易的商品,只有10~20年歷史,資源主要在高消費的北美和歐洲,廢紙除在當地貿易外,主要是流向亞洲。世界廢紙出口貿易量約1600萬噸,其中美國出口量最大,約750萬噸。2000年我國進口廢紙量已達371萬噸,其中70%來自美國。但隨著環境保護和資源意識的提高,各國將會加強利用本國廢紙的力度。由于我國廢紙用量大,而且增長速度相當快,所以除繼續加大從美國進口廢紙外,還應考慮從其他國家增加廢紙進口量。

3.4加快開發大型、高效成套的國產廢紙處理設備

  對于大型企業集團,在進口國外先進技術與裝備同時,應與設備制造廠加強合作,有效地組織消化吸收,帶動國產設備制造水平的提高,加快開發大型、高效成套設備,特別是開發生產企業急需的400噸/日不脫墨廢紙處理系統和250噸/日脫墨廢紙處理系統,以及相應的儀器儀表,自控裝置要同步進行。

3.5廣泛應用化學助劑

  根據中國造紙化學品工業協會調查分析,“九五”末我國造紙化學品實際銷售量約20萬噸,到“十五”末有可能達到60萬噸。由于廢紙存在纖維強度低、白度差、細小纖維多、化學物質含量高等問題,國內外造紙企業都在采用化學助劑改善和提高廢紙的利用價值。今后要著重抓好適合于廢紙處理的新型脫墨劑、漂白劑、增強劑、洗滌劑、助留劑的開發與推廣。

3.6加強污染治理,搞好污水和廢渣處理

  隨著廢紙用量的加大,處理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脫墨廢紙的回收利用,廢水和廢渣的危害日趨加大,為了達到環保要求,廢水和廢渣的處理技術與裝備也需要不斷改進和提高。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應引進國外先進的治理污水和廢渣的技術和裝備。國內環保設備制造廠和科研單位也應加快開發新型的污水處理設備,研究廢渣處理的新技術、新設備,以確保廢紙在處理過程中少產生或不產生二次污染,實現廢紙制漿造紙廢水的封閉循環。

3.7加快廢紙回收分類標準及相關標準的制定

  經國家科技部批準的廢紙分類標準及相關標準,包括廢紙回收分類標準;廢紙中膠粘物含量的測定標準及廢紙漿油墨殘留量測定標準。必須抓緊進行,此項工作完成后,將對我國廢紙回收分類及進口廢紙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3.8加強“協作中心”工作,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當前廢紙回收已提到發展造紙工業的重要議事日程,國內外廢紙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廢紙處理技術發展很快。“協作中心”要加強與環保行業、物資回收行業溝通情況,向政府部門匯報廢紙回收利用工作中的情況和存在問題,要建議國家支持開展“國內廢紙回收利用的專題工作”,以利廢紙作為造紙工業重要資源的有效利用。國家應出臺擴大廢紙回收利用,加快發展造紙工業的有關政策和措施。“協作中心”還要不定期召開廢紙回收利用研討會、信息發布會、技術培訓班,組織專家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為企業技術改造、技術攻關、設備選型、立項審查、設備安裝、試車運行、產品開發及企業發展提供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協作中心”要起到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努力為企業做好服務工作。

作者介紹:顧民達,高級工程師,中國輕工集團造紙二次纖維利用協作中心主任,中國造紙學會科技咨詢服務中心顧問。曾任吉林省開山屯化學纖維漿廠總工程師,原輕工業部造紙局生產技術處處長。中國造紙開發公司副總經理、董事長。中國造紙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咨詢中心主任。受聘為吉林亞松實業有限公司、廣西賀紙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金熊造紙網毯有限公司技術顧問。

所屬專題:
廢紙回收與利用  
相關報道:
廢紙回收處置年收入列廢舊資源回收首位
諾拉姆包裝進一步關注包裝業務出售其廢紙回收廠
世界廢紙回收利用狀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