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進口廢紙問題,我們的企業早已意識到了。企業是最講經濟效益的,進口木漿比較貴,不少企業就瞄準了國外廢紙,把它看成了提高經濟效益,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紙品質量和檔次“法寶”。
我國造紙原料以非木才為主,木漿比例偏小,目前我國以木才、蘆葦、竹、蔗渣等為纖維原料的造紙企業不足300家,大部分造紙企業以稻、麥草為主要原料,這種木漿比重偏低的原料結構,是制約我國造紙業發展的根本性問題。而這種原料結構也造成了我國造紙工業的廢水污染狀態比較嚴重,使造紙工業成為我國環境污染的主要行業之一。
上海的韓松紙業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企業的造紙原料幾乎是進口廢紙,企業的裝備也是引進國外的廢紙造紙設備,經濟效益好,污染環境小,而這樣一個大型造紙集團卻只有數百名工人,經濟效益之高是顯而易見的。它為國內造紙企業利用國外廢紙資源進行造紙樹立榜樣。
山東造紙工業發展很快,經濟效益在國內首屈一指,但山東省是一個木才資源缺乏的省份,大部分企業是以麥為主要的造紙原料,為改變原料結構,不少造紙企業都看上了國外廢紙。山東造紙業的“三巨頭”——晨鳴紙業、華泰紙業和太陽紙業都大量進口國外廢紙,使廢紙漿的比重占到了40%,有效地提高了木漿的以重,生產出了高質量的紙和紙板,經濟效益增長了。同時從國外引進了先進廢紙造紙設備,確保廢紙資源的充分利用。山東太陽紙業集團總經理李洪信告訴記者,用進口廢紙來造紙不是我們的專利,國外很多企業都是這樣辦的。尤其在亞洲的一些國家,日本的廢紙利用率是54%,韓國是60%,我國的臺灣省是75%,近兩年大陸進口廢紙大大增加說明我國造紙企業越來越認識到進口廢紙的重要性。如果我國的廢紙利用率能夠達到50%,原料結構將會有巨大的變化。太陽紙業集團十分重視廢紙的利用,近年來,投巨資引進了廢紙造紙設備,原料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大大提高,進口廢紙的增多也使環境的污染大大減少,當然,廢紙造紙也有污染,但比麥草的污染要小得多,效益也要高的多。實際上,進口廢紙在山東造紙企業早就這樣做了。
消費日報 2001-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