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紙業印藝企業數據搜索展會社區 服務
 



再生紙有了“眼球”能否有市場

  說起再生紙,北京造紙七廠已然成為與這個名詞的共生詞匯,隨著環保意識在紙業的蘇醒,北京造紙七廠已經成為行業內乃至市民們耳熟能詳的事物。北京造紙七廠隸屬于一輕集團總公司,北京市造紙包裝工業公司,是一家具有40年歷史的造紙骨干企業;廠區占地17.9萬平方米,現有在職職工1800人,專業技術人員占有比例為20%;企業現有生產線8條,可生產文化辦公用紙、工業包裝用紙和生活用紙三大系列產品;具有年產5萬噸的生產規模,每年消納城市廢紙達8萬余噸。

  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而傳統造紙工業對水資源造成的污染無疑是對人類生命之源的“截源”。對于造紙工業的改造應首先從水污染的防治開始。1998年以來,北京造紙七廠走過了生產線停產下馬、投入大量資金改造建立污水場等影響其乾坤的歷程,而擺在其面前的問題,則是為使廢水達標排放,如何進行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多年來,七廠以城市廢紙為原料生產工業包裝紙。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我國的紙張消費量每年約3500萬噸,北京市為350萬噸,以回收率10%計算,北京每年將有35萬噸的廢紙資源。北京造紙七廠應該成為城市廢紙的消納者,成為城市垃圾的“清道夫”。再生紙就是貫穿采取高新技術手段,對“二次纖維”進行技術處理后再抄造的紙產品。七廠技術生產科的楊主任向記者說,在慎重考慮作出抉擇之后,他們通過采取“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成立科研小組,集中精力、人力,投入資金800余萬元,進行攻關。在各級環保部門、造紙研究所、部分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和外國專家的幫助支持下,他們走訪了國內外數十家企業,進行各類實驗數百次,組建了100余人的原料采購隊伍,通過在生產車間的探索和實踐,幾經挫折,積累經驗,不斷改進,小試、中試,終于在1999年下半年研發成功了以再生資源生產的文化辦公用紙產品,并小批量投入市場。

  當記者問及再生紙與木漿紙有何不同時,楊主任告訴記者,再生紙和木漿紙本質上沒有什么區別,可以說它和一般的文化用紙完全一樣。而且,由于對紙張的高白度進行了調整,不使用熒光粉等漂白成分,使再生紙的白度適宜保護消費者的視力,受到了用戶的歡迎。再生紙的生產工序是較復雜的,比其他造紙方式多了十幾道工序,特別是“二次纖維”抄造的高難問題,該廠已經有了解決辦法,而且打破了“二次纖維”配比不能超過20%的傳統觀念。在價格上,再生紙可以說具有明顯優勢,“起碼要比木漿紙便宜20%以上!睏钪魅稳缡钦f。

  目前,再生紙在中國尚沒有等級評定標準,而是依照木漿紙的等級評定標準來進行的。楊主任對日前七廠生產的再生紙的質量感到滿意,經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認定:除細小塵埃外,其余11項指標全部符合國家標準。而細小塵埃主要是設備的原因造成的,廠里正在著手改進。

  產品不僅要得到專家的首肯,最重要的是得到市場的認可。目前,七廠主要采取直銷和廢紙換好紙兩種銷售方式打開市場。他們有20多個業務員承擔起北京八個區縣的產品銷售任務。另外,七廠除在廠內設置二三家廢紙好紙置換點外,還與北京市的30多家合作伙伴聯手設點,方便市民進行廢紙置換。

  七廠再生紙銷售科的劉主任表示:通過消納城市廢紙,變廢為寶,既減輕了政府對垃圾處理的負擔,又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基礎上,增加了新品種,而這種高科技、利廢型的紙產品是完全符合首都經濟特點的;人們相信,隨著國家環保形勢的迅速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日益提高,“再生紙”一定會有廣闊的銷售市場。


相關報道: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