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熙熙攘攘的金秋書市上,北京造紙七廠在南門東設立的再生紙咨詢銷售攤位前總是被圍得滿滿當當。用廢書報換新紙張,這種充滿環保意識且經濟實用的銷售方式引起了北京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據不完全統計,金秋書市開市四天來,已回收舊書報超過2000公斤,銷售再生紙制品3700余元,這意味著不用砍伐一棵樹又可以造紙1500公斤。
在銷售現場,從四面八方涌來的讀者七嘴八舌地詢問著讓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哪些廢紙可以換新紙?”“一公斤舊報紙可以換多少新紙?”“除了這里,還有什么地方可以換再生紙?”北京造紙七廠的工會副主席沈有志手持小喇叭,一串串宣傳語像快板書一樣脫口而出,“廢書、廢報、廢雜志,舊紙箱、舊紙盒、舊紙板,您沒用的我全要。一公斤廢紙六角錢,等價交換由您選,您不賠,我不賺,齊為環保做貢獻。”“有資料顯示,每利用一噸廢紙,可節約木材3立方米,節水100噸,節電600度,節煤1.2噸。我們每使用一箱再生紙,就相當于保護了一棵直徑0.3米、高3米的大樹的生命,一噸紙就是50棵樹,從這個意義上說使用再生紙就是在植樹!彼男麄鞴晃瞬簧偃说哪抗。一對母女拉著一小車舊課本從西四趕來,25公斤舊書換了15元錢,她們又添了4元,換得一包再生電腦打印紙,女兒抱在懷里,滿心歡喜。母親說,昨天來逛書市,發現這里的活動特別有意義,今天又特地跑一趟,就是感覺自己為環保做了一件實事,心里特別高興。在現場記者發現,雖然來換再生紙的人不少,但他們每人所帶來的舊書報并不多,多數人帶來的也就是三五公斤,但在他們眼中,換多換少并不重要,能為環保實實在在做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舊書報換再生紙,在現場銷售的再生紙制品也十分受歡迎,許多讀者因為沒有帶舊書報來而感到遺憾,于是現場銷售的各種再生紙寫字本、再生紙復印紙、打印紙、名片紙就成了他們的首選。一位學生說,這些學習用品消耗得非?,反正要買還不如買環保紙。記者發現,再生紙不像普通紙那么白,這是不是表示再生紙的質量會比普通紙差一些呢?據沈有志介紹,普通紙的高白度是經過化學藥物漂白而成的,過高的白度不利于眼睛的保護,而再生紙通過工藝技術處理,對紙張的高白度進行了調整,這樣的紙雖然看上去不那么白,但卻是最適宜保護眼睛的。
據了解,目前北京市年消耗紙張約350萬噸,以回收率10%計算,每年就有35萬噸的廢紙資源,但是絕大部分廢紙被當作垃圾扔掉或是被街頭商販收購后運往外地用于生產衛生紙、包裝紙等低檔用紙,廢紙的資源還遠沒有被充分利用。北京市造紙七廠是國內首家擁有再生紙生產技術的廠家,他們在西四北八條11號設立了專門的廢紙換好紙服務點,接待顧客。
(本報記者賈薇)
2000/11/14 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