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國內造紙行業的主要任務是:
1.力爭完成2002年紙及紙板總量調控預期目標:3350-3400萬噸,較上年增長4.7%-6.3%。
2.加速形成先進生產能力,改造和提升企業,加快造紙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1)創造條件抓緊實施國家經貿委批準建設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尚未完成的13個國債貼息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和第四批、第五批2個葦漿項目。
。2)有條件的企業抓緊實施國家經貿委已批準立項的“雙高一優”技改工程。
。3)積極推進國家計委列入首批林紙一體化工程計劃的13個項目的實施。
(4)積極推進已申報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和外經貿部的外商和港澳臺投資的造紙項目的實施。
。5)認真落實2002年國家經貿委支持的國債技改投資專項。
國家經貿委以投資〖02〗75號文發出通知,“調整造紙原料結構”被列入2002年國債支持重點。
3.加強調查研究工作,認真完成國家經貿委組織由中國造紙協會牽頭,眾多專家和企業參加的“造紙工業原料結構調整戰略研究”專題。積極協助國家計委完成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實施專項規劃的發布實施。
4.認真做好造紙工業的節水工作,推進我國造紙工業用水、節水向世界先進水平邁進。
國家將在2002年發布重點行業用水定額,造紙工業被列其中。造紙企業需加大節水工作力度,采用節水工藝、技術與設備,執行“節流優先、治污為本、提高用水效率”的方針,將節水工作放到關系著造紙工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戰略高度去對待。
5.環保工作仍然是2002年造紙工業的重點工作之一,《造紙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原GWPZ-1999標準廢止,改為GB3544-2001,重新發布,其內容沒變,自2002年1月1起實施,企業需進一步加強環境治理工作力度。
6.積極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參與國際競爭是2002年重點工作之一。
從國際紙業發展趨勢來看,并購重組加劇,生產集中度越來越高,世界上前20位的造紙企業產量合計已占世界總量的40%以上,對此國內企業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需要實施做強做大的戰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企業持續創新的能力,持續開發獨特產品能力,持續創造先進管理和營銷手段的能力等。
7.認真學習WTO規則和國家新制定和新出臺的一系列法律、法規,積極參與研究和修訂造紙行業的產品、原料、環保、安全等方面的市場準入條件與標準,做好入世的各項應對工作。
入世后,各種紙產品關稅大幅度地減讓已經確定,初步測算,2002年紙產品平均關稅由15.2%降至9.7%,平均降稅幅度大約36%,對國內同類產品沖擊很大。2002年最高關稅率26.3%(卷煙紙),最低關稅7.2%(牛皮紙和紙板),新聞紙有3個稅號,原有1個48010000,新增2個48026110和48026910。關稅仍執行2002年頒布的滑準稅率。
造紙原料與紙品關稅減讓涉及的稅號有139個,主要情況是:新聞紙至2006年降至5%,是過渡期最長的一個品種;涂布紙2002年起下調到9%,至2004年降至5%,其降幅大且過渡期短;包裝紙類的各種紙及紙板自2002年起下調至7.2%-9.4%,至2004年下調至2%、5%、7.5%;卷煙紙調幅最大,由2002年的26.3%下調至2005年的7.5%;原稅率較高的加工紙及紙制品多數由2002年的9%-16.3%,至2004年或2005年下調至7.5%。
希望各企業研究世貿規則,充分利用好過渡期,加快調整產品結構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另外,在2002年4月1日實施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造紙工業被列為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鼓勵外商投資:
。1)年產30萬噸及以上化學木漿,年產10萬噸及以上化學機械木漿和原料林基地的林漿一體化工程建設、經營(限于合資、合作);
(2)高檔紙及紙板生產(新聞紙除外)。
漿紙業屬于高投入競爭性行業,加入WTO后更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積極穩妥有效地利用外資是融資多元化戰略的一部分,關鍵是要優化外商投資結構,在引進資金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引進先進技術、現代化管理經驗和專門人才,使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提高企業綜合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