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在中國造紙協會第二屆第三次常務理事會上宣讀討論的文件之一,是對《中國造紙協會關于中國造紙工業2001年度報告》的進一步闡述。
一、2001年全國造紙工業情況
。ㄒ唬┲饕a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據中國造紙協會對綜合信息資料調查,2001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約有4000家,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3200萬噸,較上年3050萬噸增長4.9%。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1年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造紙企業2620家,較上年增加164家;從業人員80.7萬人,較上年減少1.36萬人;資產總計2147億元,較上年增加10.9%;紙及紙板產量2840萬噸,較上年增長14.2%;工業總產值(當年價)1204億元,較上年增長13.2%;產品銷售收入1137.4億元,較上年增長14.8%;產銷率97.8%,較上年增加0.6%;利稅總額104.5億元,較上年增長14.1%,其中利潤總額48.4億元,較上年增長11.7%;資產負債率65.1%,較上年下降0.9%;負債總額1397.8億元,較上年增加9.3%;在統計的2620家造紙企業中,虧損企業有819家,占31%,比上年增加8個百分點。
據中國造紙協會已收集到的數據統計,2001年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造紙企業和利稅總額超億元的造紙企業各有十幾個,企業個數均較上年有所增加。
從以上數據看,2001年全國造紙生產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態勢。總的經濟效益較好,但企業虧損面擴大。
。ǘ┘垵{生產、消耗情況
據中國造紙協會對綜合信息資料調查,2001全國紙漿消耗總量2980萬噸,較上年增長6.8%,其中木漿690萬噸,比例占23.1%,增加4%;非木漿980萬噸,比例占32.9%,減少7.1%;廢紙漿1310萬噸,比例占44%,增加3.1%,木漿增幅中,進口木漿比例增加4.4%,而國產木漿比例減少0.4%;廢紙漿增幅中,進口廢紙漿比例增加6.5%,而國產廢紙漿比例減少3.4%。以上數字表明,木漿、廢紙漿增幅較大,原料結構有較大改善。
。ㄈ┘埣凹埌濉⒓垵{、廢紙及紙制品進出口情況
2001年紙及紙板進口559萬噸,同比減少6.4%,出口76萬噸,同比增加6.1%;紙漿進口490萬噸,同比增加46.6%,出口1.26萬噸,同比減少50.6%;廢紙進口642萬噸,同比增加72.9%,出口0.09萬噸,同比減少80.4%;紙制品進口28萬噸,同比減少17.5%,出口77萬噸,同比增加3.5%。
2001年進口紙及紙板、紙漿、廢紙、紙制品合計1719萬噸,較上年1337萬噸增長28.6%,用匯63.85億美元,較上年66.41億美元減少3.9%。原因是進口產品單位平均價格都有所下降,紙及紙板平均552.4美元/噸,平均下降0.9%;紙漿平均價格423.7美元/噸,平均下 降33.1%;廢紙平均價格102.6美元/噸,平均下降31.6%。2001年進口用匯總額居國家主要進口商品用匯的第三位,僅次于石油和鋼材。
2001年進口紙及紙板總量減少,主要品種中除瓦楞原紙同比增量較大以外,其他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出口量增加和對進口造紙原料依賴程度加大。原因是,國內高檔紙及紙板建設項目的投產,國內生產總量增加和國內環保治理力度的加強等因素所致。
。ㄋ模┘埣凹埌逯饕a品生產及消費情況
2001年全國紙及紙板總生產量3200萬噸,較上年增長4.9%,消費量3683萬噸,較上年增長3%,人均消費量為29公斤。
主要產品中:新聞紙生產量173萬噸,同比增長19.3%,消費量186萬噸,同比增長12.7%;印刷書寫紙生產量800萬噸,同比增長3.9%,消費量880萬噸,同比增長2.6%,其中涂布紙生產量130萬噸,同比增長18.2%,消費量212萬噸,同比增長1.9%;生活用紙生產量270萬噸,同比增長8%,消費量261萬噸,同比增長7%;包裝用紙生產量400萬噸,同比增長為零,消費量466萬噸,同比減少1.1%;白紙板生產量300萬噸,同比增長7.1%,消費量396萬噸,同比增長3.1%,其中涂布白紙板生產量250萬噸,同比增長25%,消費量337萬噸,同比增長17.8%,箱紙板生產量460萬噸,同比增長15%,消費量545萬噸,同比增長6.7%,其中牛皮箱紙板生產量220萬噸,同比增長29.4%,消費量306萬噸,同比增長8.9%,瓦楞原紙生產量600萬噸,同比增長5.3%,消費量715萬噸,同比增長6.9%,其中高強瓦楞原紙生產量180萬噸,同比增長12.5%,消費量295萬噸,同比增長13.9%;特種紙及紙板生產量65萬噸,同比增長8.3%,消費量85萬噸,同比增長6.3%。
從2001年四個季度產銷形勢分析,紙及紙板生產量和銷售收入的增幅均呈先高后低的走勢。機制紙生產量較上年四個季度同比增幅分別為19.6%、14.1%、12.8%和11.7%;紙板生產量增幅分別為:14.3%、12.8%、10.3%和10.9%;紙及紙板銷售收入增幅分別為22.4%、15.7%、14.3%和13.1%。
以上情況表明,全年生產和消費呈先高后低的走勢,但均保持了適當增長。生產量增幅較大的主要品種有新聞紙、涂布紙、生活用紙、涂布白紙板、牛皮箱紙板、高強瓦楞原紙等。消費量增幅較大的主要品種有:新聞紙、生活用紙、涂布白紙板、牛皮箱紙板、高強瓦楞原紙等。在消費增長中國內生產產品替代了部分進口同類產品。
。ㄎ澹┥a布局發生一定變化
從全國范圍看,2001年東部地區12個。▍^)市,紙及紙板產量占全國紙及紙板總產量71%,較上年增長 2%;中部地區9個。▍^),產量占全國總產量22%,較上年下降2%;西部地區10個。▍^)市,產量占全國總產量7%。全國有21個。▍^)市,較上年有增產,江西省產量持平,北京、天津、上海、內蒙古、吉林、云南、貴州、新疆等8個。▍^)市減產。
從2001年全國各省完成產量情況看,區域發展不平衡,東部地區已成為造紙生產主要基地。
(六)企業產權結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對年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造紙企業分析,在企業數量中,國有企業占21.8%,較上年減少5.2個百分點,“三資”企業占8.7%,較上年減少0.1個百分點;集體及其他企業占69.5%,較上年增加5.3個百分點。在產品銷售收入中,國有企業占34.3%,較上年減少3.7個百分點;“三資”企業占30.3%,較上年增加2.9個百分點;集體及其他企業占35.4%,較上年增加0.8個百分點。在利稅總額中,國有企業占39.5%,較上年減少2.3個百分點,“三資”企業占31.1%,較上年增加2.8個百分點;集體及其他企業占29.4%,較上年減少0.5個百分點。
以上情況表明,造紙業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正在以較快的速度形成。其中國有企業數量在減少,目前,產品銷售收入和利稅總額仍占主導地位。
。ㄆ撸┙ㄔO與投資建設
2001年造紙行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額大約120億元,其中已竣工投產的福建南紙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造紙有限公司、黑龍江黑龍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青山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太陽紙業集團、武漢晨鳴漢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王紙業公司、吉林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晨鳴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等9個國家經貿委批準的國債貼息技術改造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約占50%。已竣工投產的山東華光紙業公司、四川永豐紙業公司、牡丹江造紙廠等8個國家經貿委批準的關鍵紙種和環境治理的“雙高一優”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約占8.3%。其他41.7%的固定資產投資均系“三資”企業和省市批準建設的地方技術改造項目,如山東華泰集團新聞紙、廣東東莞玖龍箱紙板、廣東東莞理文集團白面牛卡、無錫榮成紙業有限公司箱紙板等項目。以上項目建設的特點:技術起點高,裝備先進、單機生產線規模大,產品有競爭力。
2001年內尚有一批在建和已做好開工前準備的國債貼息、“雙高一優”、“三資”和地方項目在實施中。
另外,國家計委積極支持林紙企業,貫徹落實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林業局發布的《關于加快造紙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將13個林紙一體化項目列入首批實施計劃。項目評估工作已完成,總投資估算176億元,其中林業基地42億元,項目實施后,將形成160萬噸木漿和153萬噸紙生產能力及1087萬畝速生豐產造紙林基地。
。ò耍┉h境保護工作
2001年造紙企業進一步加大了環保投資力度,所有實施的技術改造及擴建工程,全部做到了“三同時”、使“三廢”達標排放,治理成效顯著。
2001年各。▍^)市也都進一步加大了環境治理力度,制漿造紙面臨著極大壓力,迫使企業加快原料結構調整和治理污染,力求生存。如山東省政府下文,分四批關閉年產2萬噸以下造紙企業草漿生產線,加上各地方政府下令關閉的草漿生產線共計61條,將消減草漿生產能力78萬噸。江蘇省徐州市下令關停年產1萬噸以下石灰法草漿生產企業,并要求1萬噸以上石灰法草漿企業在3年內改用廢紙和商品紙漿造紙。
綜述2001年我國的造紙工業,雖然受到了世界經濟和世界造紙減速發展的影響,但是在國家擴大內需,促進經濟較快增長的宏觀政策支持下,較好地利用了消費和投資雙重拉動作用,奮力抗爭、加快技改、調整結構、促進產業升級,使全國造紙工業保持了適當發展速度和較好的增長態勢,呈現出生產量有增,進口量減少,出口量略長,市場和投資需求活躍,競爭更加激烈的新局面。但企業虧損面擴大,經濟效益不理想等問題有待解決。
二、2002年我國造紙工業展望
。ㄒ唬2002年我國造紙工業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分析
1.2002年我國造紙工業發展所面臨的世界經濟環境并不寬松
2001年美國、歐元區和日本三大世界最大經濟體,20多年來首次出現經濟同步陷入衰退、下滑,導致全球經濟增幅大幅度下降,增幅只有2%,增幅比2000年下降2.8個百分點;全球貿易增長從2000年的12.4%降至2%以下;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總額下降41.5%,為199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據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研究分析小組資料分析,總體看2002年世界經濟仍然嚴峻。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和經合組織預測:200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GDP)分別為2.4%、1.6%、2.0%和1.0%,最高不超過2.4%。其中美國經濟增長率為0.7%、0.9%、2.0%和0.7%,最高不超過2.0%;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分別為1.2%、1.75%和1.4%,最高不超過1.75%;日本經濟增長率為-1.0%、0.1%、0.5%和-1.0%,最高不超過0.5%。
世界造紙業,受到世界經濟衰退環境影響,2001年需求量出現大幅度下跌,紙張價格下滑至谷底。據有關咨詢部門報告:2001年世界紙張需求量增幅不足1%,比2000年下降3%以上,美國2001年增長2.8%,比2000年下降0.8%,歐元區增幅1%,比2000年下降2.8%,亞洲增幅2.2%,比2000年下降2.8%,其中日本紙張需求量下降10%左右。綜觀世界經濟和世界造紙業形勢發展趨勢,預計2002年世界造紙業很難出現強勁反彈,產銷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將會直接影響到中國的造紙工業。
2.2002年國內經濟發展的宏觀經濟環境相對國際環境而言要好
2002年國家將堅持實施擴大國內需求的方針,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結構調整。為此國家將進一步執行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努力擴大投資與消費,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將繼續保持國債投資的必要規模,2002年發行15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主要用于國債建設項目、重點企業技術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及西部大開發等方面建設,預計2002年我國國內生產增長率為7%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預計2002年我國經濟增長率要高出全球經濟增長率4個百分點左右。國家宏觀經濟持續較快的發展,將給我國造紙產業發展提供平穩的運行環境。
2002年是進入新世紀后重要的一年,我國造紙行業和企業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嚴峻外部環境,國內相對比較寬松的宏觀經濟環境和加入WTO后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
。ǘ2002年我國造紙行業主要任務
2002年國內造紙行業的主要任務是:
1.力爭完成2002年紙及紙板總量調控預期目標:3350-3400萬噸,較上年增長4.7%-6.3%。
2.加速形成先進生產能力,改造和提升企業,加快造紙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1)創造條件抓緊實施國家經貿委批準建設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尚未完成的13個國債貼息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和第四批、第五批2個葦漿項目。
(2)有條件的企業抓緊實施國家經貿委已批準立項的“雙高一優”技改工程。
。3)積極推進國家計委列入首批林紙一體化工程計劃的13個項目的實施。
。4)積極推進已申報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和外經貿部的外商和港澳臺投資的造紙項目的實施。
(5)認真落實2002年國家經貿委支持的國債技改投資專項。
國家經貿委以投資〖02〗75號文發出通知,“調整造紙原料結構”被列入2002年國債支持重點。
3.加強調查研究工作,認真完成國家經貿委組織由中國造紙協會牽頭,眾多專家和企業參加的“造紙工業原料結構調整戰略研究”專題。積極協助國家計委完成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實施專項規劃的發布實施。
4.認真做好造紙工業的節水工作,推進我國造紙工業用水、節水向世界先進水平邁進。
國家將在2002年發布重點行業用水定額,造紙工業被列其中。造紙企業需加大節水工作力度,采用節水工藝、技術與設備,執行“節流優先、治污為本、提高用水效率”的方針,將節水工作放到關系著造紙工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戰略高度去對待。
5.環保工作仍然是2002年造紙工業的重點工作之一,《造紙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原GWPZ-1999標準廢止,改為GB3544-2001,重新發布,其內容沒變,自2002年1月1起實施,企業需進一步加強環境治理工作力度。
6.積極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參與國際競爭是2002年重點工作之一。
從國際紙業發展趨勢來看,并購重組加劇,生產集中度越來越高,世界上前20位的造紙企業產量合計已占世界總量的40%以上,對此國內企業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需要實施做強做大的戰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企業持續創新的能力,持續開發獨特產品能力,持續創造先進管理和營銷手段的能力等。
7.認真學習WTO規則和國家新制定和新出臺的一系列法律、法規,積極參與研究和修訂造紙行業的產品、原料、環保、安全等方面的市場準入條件與標準,做好入世的各項應對工作。
入世后,各種紙產品關稅大幅度地減讓已經確定,初步測算,2002年紙產品平均關稅由15.2%降至9.7%,平均降稅幅度大約36%,對國內同類產品沖擊很大。2002年最高關稅率26.3%(卷煙紙),最低關稅7.2%(牛皮紙和紙板),新聞紙有3個稅號,原有1個48010000,新增2個48026110和48026910。關稅仍執行2002年頒布的滑準稅率。
造紙原料與紙品關稅減讓涉及的稅號有139個,主要情況是:新聞紙至2006年降至5%,是過渡期最長的一個品種;涂布紙2002年起下調到9%,至2004年降至5%,其降幅大且過渡期短;包裝紙類的各種紙及紙板自2002年起下調至7.2%-9.4%,至2004年下調至2%、5%、7.5%;卷煙紙調幅最大,由2002年的26.3%下調至2005年的7.5%;原稅率較高的加工紙及紙制品多數由2002年的9%-16.3%,至2004年或2005年下調至7.5%。
希望各企業研究世貿規則,充分利用好過渡期,加快調整產品結構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另外,在2002年4月1日實施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造紙工業被列為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鼓勵外商投資:
。1)年產30萬噸及以上化學木漿,年產10萬噸及以上化學機械木漿和原料林基地的林漿一體化工程建設、經營(限于合資、合作);
(2)高檔紙及紙板生產(新聞紙除外)。
漿紙業屬于高投入競爭性行業,加入WTO后更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積極穩妥有效地利用外資是融資多元化戰略的一部分,關鍵是要優化外商投資結構,在引進資金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引進先進技術、現代化管理經驗和專門人才,使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提高企業綜合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