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江蘇造紙工業2001年運行情況
1.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完成情況
據江蘇省造紙協會不完全統計及信息資料調查,全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達到了310萬噸(其中統 計數字為250萬噸,信息調查數字為60萬噸),比上年同口徑增長10.7%。
其中:銅版紙年產量67.1萬噸,比上年增長11.7%;膠版紙年產量78.7萬噸,比上年增長35.7%;瓦楞原紙年產量60萬噸,箱紙板年產量55萬噸,與上年產量大體持平;生活用紙年產量14.8萬噸,比上年增長13.8%;涂布白板紙年產量6.3萬噸,比上年略有增長;新聞紙1.8萬噸,比上年增長10%;其他紙種26萬噸(主要包括書寫紙、無碳復寫紙、紙杯原紙、有光紙、標證紙、紗管原紙、鞋底紙板、蚊香片紙板、牛皮紙、裝飾紙板、曬圖紙等);商品葦漿3.8萬噸,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年增產幅度比較大的企業及品種有:金東紙業銅版紙產量比上年增長6萬噸,銅版紙總產量達到52.8萬噸;芬歐匯川紙業膠版紙產量比上年增長5.3萬噸,膠版紙總產量達到30.3萬噸;無錫榮成紙業箱板紙產量比上年增長5.1萬噸,工業包裝用紙總產量達到15.7萬噸。
信息調查資料數字60萬噸,主要分布在鹽城市和淮安市4-5家采用廢紙為原料生產低檔瓦楞原紙及低檔箱紙板的企業,總產量約有10萬噸;徐州地區20余家采用石灰法麥草漿及廢紙為原料生產低檔瓦楞原紙及箱紙板的企業,總產量約有50萬噸。
2.纖維原料使用情況
全省使用商品木漿總量為133.5萬噸,比上年增長15.9%,占全省纖維原料使用總量的43.1%。其中:漂白商品木漿總用量為131.5萬噸,本色商品木漿總用量為2萬噸。使用各種廢紙漿總量約131.5萬噸,占全省纖維原料總用量的42.4%。使用堿法和石灰法稻、麥、葦漿總量約44萬噸,占全省纖維原料總用量的14.5%。使用堿法楊木漿總量約1.5萬噸,占全省纖維原料總用量的0.5%。
3.工業總產值完成情況
2001年全省造紙工業完成工業年總產值1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1%。其中:年工業總產值接近50億元的企業有:金東紙業48.2億元;年工業總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芬歐匯川紙業16.9億元;金華盛紙業14.1億元。年工業總產值超過5億元的企業有:蘇州紫興紙業8.1億元;金紅葉紙業6.3億元。
4. 銷售收入完成情況
全省造紙工業實現年銷售收入14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其中: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企業有:金東紙業52.1億元;年銷售收放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芬歐匯川紙業17.1億元;金華盛紙業14.1紙業14.1億元;年銷售收入超過5億元的企業有:蘇州紫興紙業8.億元;金紅葉紙業6.7億元。
5.上繳稅收完成情況
全省造紙工業上繳各項稅金總額5.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8.4%。其中:年上繳各項稅金總額超過億元的企業有金東紙業;超過千萬元的企業有:蘇州紫興紙業、芬歐匯川紙業、金華盛紙業、蘇州寶潔紙業、永豐余(昆山)紙業、鎮江金河紙業、鎮江大東紙業、無錫榮成紙業、南京金佰利、江蘇新大紙業。2001年是江蘇省造紙工業上繳國家和地方稅金在建國以來最多的一年。
6.經濟效益完成情況
2001年江蘇省造紙工業盈虧相抵后虧損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4.37億元。但在呈現行業性虧損的情況下,仍然有不少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積極開拓市場,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加強企業管理,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實現年利潤超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金華盛紙業、無錫太湖二廠、江蘇金蓮紙業、江蘇匯隆紙業。全省盈利造紙企業總數占納入統計造紙企業總數的59%。
二、江蘇造紙工業馬年展望
(一)正在擴建和規劃新建項目后勁十足
1.臺灣榮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無錫投資的無錫榮成紙業有限公司第二期擴建年產20萬噸高檔瓦楞原紙項目已經破土動工,預計到2002年將建成投產,屆時總生產能力將達到年產30萬噸。其工藝技術、裝備技術均屬國內先進水平,產品質量可替代進口,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在第二期擴建工程完成后還將有第三期擴建工程在等待運作。
2.江蘇匯隆紙業有限公司擴建的7萬噸廢紙制漿系統正在招標,紙板機已安裝結束,并引進和采用臺灣永豐余股份有限公司紙板生產工藝先進技術,預計今年下半年新增的3.5萬噸高檔箱紙板生產能力將可投產,其優質高檔箱紙板產品有著較強的國內市場競爭能力。
3.金華盛紙業有限公司正在策劃,準備今年啟動擴建日產150噸特種紙紙機,生產無碳復寫紙原紙,新增年生產能力5萬噸,預計2003年可建成投產,將成為我省乃至全國一個重要的、高質量的無碳復寫紙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將上升到28萬噸。
4.金東紙業有限公司目前已有具世界一流裝備技術水平的二臺車速可達1500米/分、抄寬9.77米的紙機;二臺車速可達1800 米/分、涂布寬9.77米的涂布機,已具備年產生產涂布紙100萬噸能力,其低克重銅版紙產品質量完全可替代進口,產品具有強勁的參與國際競爭能力。預計在近期內該公司的低克重銅版紙國內市場將有更大的拓展,產量在2002年將會有新大幅增長。據了解金東紙業規劃在"十五"中期將再新增一臺造紙機,將紙及涂布紙年總生產能力提高到130萬噸。并規劃在江蘇建立楊樹速生豐產林基地60萬畝,同時在金東擴建年產20萬噸BCTMP漿廠,年漿紙生產能力將達到150萬噸。
5.蘇州紫興紙業已在調整產品結構上作文章,將原生產低克重高檔銅版紙調整為高克重高檔銅版紙,避開與金東紙業低克重銅版紙同規格的惡性競爭,展開了開辟高克重高檔銅版紙市場的戰略轉移,已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已取得省經貿委、省計委、省環保廳的支持,正在積極運作新建一條年產45萬噸高檔銅版紙生產線,現已上報國家有關部門審批,預計到"十五"期末,該公司年生產能力將上升到60萬噸。
6.江蘇雙燈紙業正在利用當地蘆葦、楊樹資源優勢、灘涂環境優勢和銷售網絡優勢,實施"以紙為主、同心多元"和"集中制漿、分散造紙"的發展戰略。在近期將擴建年產2萬噸中高檔生活用紙生產線,將現有生活用紙產量擴大到年產5萬噸。同時正在運作年產10萬噸葦漿、楊木漿漿廠,該項目已取得省經貿委的首肯。
7.南京秦淮紙業已經國家計委批準立項,采用引進連續蒸汽爆破法制漿技術生產高得率草漿,配用廢紙漿、商品木漿生產高檔牛皮箱板紙、高強瓦楞原紙,年產20萬噸規模的項目,環評已通過,目前正在進一步落實部分缺口資金,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預計今年有望開工建設。
8.江蘇新大紙業擬利用徐淮地區楊木加工剩余物,新增楊木化學漿3.5萬噸/年,將現有機制紙年生產能力提高到8萬噸。并擬培育速生楊樹基地,建設年產20萬噸漿紙生產線,目前該林紙一體化項目已經省計委批準,上報國家計委審批。
9.日本小林株式會社正在調研、考察與洽談,擬在蘇州市吳中區經濟開發區,采用進口廢紙為原料生產高檔箱板紙、瓦楞原紙,投資新建年產30萬噸規模的獨資企業。
10.宜興華發紙業有限公司正在運作擴建采用廢紙為原料生產高檔箱紙板,年產5萬噸的制漿造紙生產線。目前已通過省級環評,今年上半年將進行擴初設計,預計今年下半年破土動工,將在二00三年建成投產。
11.徐州地區最大的民營股份制企業江蘇建平實業有限公司建平造紙廠,已開始運作調整原料結構,將在三年內停產石灰法草漿,改用國產和進口廢紙。今年將投資8000-9000萬元將現有7.5萬噸/年低檔瓦楞原紙生產能力提高到10萬噸/年。并計劃用2-3年的時間將年生產能力擴建到20萬噸。
12.中國同昌集團擬采用進口廢紙為原料,利用江蘇匯森集團在銅山縣的現有廠房及公用工程設施,投資6000萬元新建具有年產10萬噸中低檔箱紙板生產能力的徐州清平紙業有限公司。目前正在進行省級環評。
13.南通東方紙業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集團合作擬合資,采用進口廢紙及商品木漿生產涂布白板紙產品,在南通經濟開發區投資15億元新建一個年產20萬噸紙板廠。該項目已經國家計委批準立項,今年可望啟動。
14.鎮江金河紙業擬走"堅持葦漿特色、積極發展木漿、葦木漿并舉"之路。產品結構調整為,從中檔朝高檔方向發展;紙種仍以文化用紙、超壓紙、輕量涂布紙、中檔生活用紙相結合。規劃在近2-3年內將自制漿生產能力從現在的6萬噸/年提高到10萬噸/年,其中葦漿5萬噸/年、楊木漿5萬噸/年;漿紙總產量達到11萬噸/年,其中商品漿板8萬噸/年,機制紙3萬噸/年。
15.江蘇金蓮紙業擬發揮"金蓮"著名品牌優勢,在今年申報擴建年產3萬噸廢紙脫墨漿,生產中、高檔生活用紙生產線,將來生產能力提高到5萬噸。并擬在"十五"中后期再投入1億元,采用商品木漿生產高檔生活用紙,再增1.5萬噸/年生產能力,形成年產6.5萬噸的規模。
二、關停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小造紙力度進一步增強
隨著國家新出臺的《造紙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544-2001從二00二年一月一日起實施,原GWPB2-1999標準的廢止,以及為適應國家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需要,徐州市人民政府已決定:徐州地區采用落后工藝,污染嚴懲的年產1萬噸規模以下的石灰法草漿造紙企業,在今年內要全部關停。其它1萬噸規模以上的石灰法草漿企業要求在三年內改用廢紙和商品木漿制漿造紙。這一舉措將進一步減輕江蘇造紙工業污染物的排放量,為江蘇紙業全面實現清潔生產創造了條件。
三、先進科學的理念將在江蘇紙業發展中產生積極的影響
以APP金東紙業為首的外資企業,自建設以來認真遵循朱基總理的"三不三高"(即不破壞資源、不破壞環境、不重復建設;堅持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和"三個效益"(即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同步發展的發展方針,該公司僅在環保工程中就投入6億多元人民幣,并于二000年十二月順利通過了ISO14001國際環保認證。這不僅樹立起了環保大戶的良好企業形象,也在江蘇造紙工業中樹起了一面保護生態環境的旗幟,它必將在江蘇乃至全國造紙工業中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推動江蘇造紙工業健康的發展。
據了解,江蘇省紙業已通過ISO14001國際環保認證的企業還有蘇州紫興紙業、金華盛紙業、金紅葉紙業。
四、一批通過ISO9000系列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為江蘇紙業的大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的有力后盾。嚴格企業管理是企業產品質量的有力保障,也是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逐漸成熟,隨著我國參加WTO后面臨外資企業深入國內市場、境內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局勢,我省造紙企業近幾年來已普遍提高了對產品質量重要性的認識,強化了企業管理的力度,現已有相當一部分大中型企業已通過了ISO9001、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據了解江蘇省紙業已通過ISO9000系列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就有江蘇新大紙業、金東紙業、金華盛紙業、金紅葉紙業、鎮江金河紙業、鎮江大東紙業、芬歐匯川紙業、蘇州紫興紙業、江寧縣造紙廠、江蘇雙燈紙業、江蘇金蓮紙業、太湖造紙二廠、永豐余(昆山)紙業等近20家企業。
江蘇省造紙工業經過"九五"期間積極引進外資的高速發展,現已成為江蘇工業重要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江蘇工業格局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經濟總量已上升到全國造紙行業前五名地位,裝備技術水平已處全國領先地位。造紙工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建設息息相關的重要產業。在經濟發達的國家紙及紙板的消費增長速度大體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相當,在發展中國家則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隨著江蘇蘇南地區近年來引進外資崛起的一批大型、特大型造紙企業的建成投產,加上江蘇省政府對引進外資工作的高度重視與積極支持,外企在繼續加大投入;國務院將采取對造紙工業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的政策扶持;以及內資企業奮起直追迎接挑戰,江蘇造紙工業在全省工業經濟格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已經確立在二00二年乃至二00五年期間,必將會有更大的發展。(依據江蘇省造紙協會秘書長李長林先生所撰《江蘇省造紙工業2001年經濟運行情況及馬年展望》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