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化大趨勢的帶動下,近年來中國的進口紙張如潮水般涌入;外商投資風起云涌;國內企業也加速改造,奮起抗爭;中國紙業成為世界紙業所關注的焦點。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02年起造紙行業的關稅從原來的15.2%下降到9.7%,這一變化,將促使中國紙業的發展格局從近年來量的變化到質的飛躍,一連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演變將由此拉開序幕。
一、進口紙張數量將大幅增長,生產高檔紙的國內企業將相應調整產品價格以應對挑戰,利潤空間將進一步下降,紙張消費者將從中受益。
由于關稅的降低,使得進口紙張更有競爭優勢;同時由于加入世貿組織使得中國向全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放市場,這將吸引國外企業加大對中國的關注,一些原來與中國沒有造紙方面業務往來的企業,被中國紙業的發展前景所吸引,也將開始與中國有造紙方面的業務往來,如歐洲一家公司在上海的辦事處就是從今年起開展在中國的紙張銷售業務的。此外,由于全球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國外造紙企業在當地銷售的困難,這些企業勢必把加大對中國的銷售力度作為重要的脫困手段。因此,國內生產高檔紙種的某些企業,在去年就處于“業務不太好做”的情況下,今年的生存環境會更加惡劣,企業將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
二、外商在中國的投資計劃將加快實施,中高檔紙張在行業中的比重將大幅提高。
目前外商已有意或已正式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申請,要求在中國獨資生產高檔產品的紙業項目有10余個,而每個項目的生產規模都在30萬t乃至更大,如果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將新增高檔紙500萬t左右,這將極大地改變中國紙業的產品結構和行業競爭態勢。盡管外資企業的發展能否對中國紙業造成壟斷是業界人士的一大顧慮,但加入了世貿組織,有關部門將加快對這些項目的審批,一批已規劃數年的外資項目,有望從今年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三、呼吁多年的“林紙結合”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進入實施階段,一批擁有林基地的造紙企業將成為中國紙業的主要力量。
國家將出臺系列優惠政策,強力支持林紙工業的發展,10年之內,國家貼息貸款以及由此帶動的商業投資額有望達到2000億元以上,纖維資源匱乏及資金短缺這兩大制約中國紙業發展的瓶頸將得以突破。一批受國家重點支持的企業將極大地提高競爭能力。但在項目的具體運作上,有關方面仍需謹慎行事,“八五”期間所建設的一些紙漿項目失利的教訓,應被后來者借鑒。特別是林業建設期較長,而企業面臨的巨大競爭壓力就在眼前,因此,對有的企業來說,遠水能否解得了近渴,值得關注。由于商業投資機構總是投“優”投“強”,所以此番未能擠上“林紙結合”這班車的國內企業,今后也較難獲得商業投資機構的青睞,國內企業的優劣分化將從此加速,中國紙業的“國家隊”陣容將很快確定廠來。
四、行業集約度將大幅提高,資本力量作用下的兼并重組將成為熱潮,行業競爭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
首先是小企業受環保政策制約,將被淘汰出局,一些地區的2萬t以下的以草漿為原料的生產企業也將被關閉。其次是外商近年來在中國的投資項目和即將投資的項目多是規模在數十萬噸以上的大型紙廠,這在客觀上打壓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提高了行業集約度。第三,造紙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現有紙業上市公司的“殼”資源吸引了資本的注意力,資本力量介入后,通過兼并重組,將促使行業集約度的提高。以前,兼并重組主要是在造紙行業內進行,但由于缺乏資本支持,動作不大或不了了之,比如有幾家新聞紙廠幾年前就曾探討過兼并事宜,但終究由于企業間勢力相當、誰也不大服誰而未有結果。而現在,在資本力量主導下,一批原本在行業外的機構將入主造紙企業并加大對企業的建設和改造,從而有望成為行業中名列前茅的排頭軍。
五、產權結構將有較大突破,一批新興的民營企業家將脫穎而出,成為行業大變革的受益者。
雖然近年來行業中的民營企業有了較快發展,但由于造紙行業具有資金密集的特點,企業發展過程中多是由國家投資,因此國內造紙企業現大多還是國有產權。從2002年起,一批原本就不景氣的國有企業將由于受到進口紙及外資企業的沖擊,而陷入舉步維艱的困境。因此,這部分企業必將加大改革力度特別是產權改革,一些企業會以適當的價格和方式將企業變賣給個人,而擁有了產權的企業主必將強化管理,努力經營,使企業走上快速發展之路!爸袊垬I的未來是外資與民營的天下”的預言將開始顯現出一定的正確性。
六、行業營銷渠道大整合。
加人世貿組織后,國家允許外商在國內開展商業批發和零售業務,這將使現在的紙張營銷格局發生重大轉變。近年來進口紙張生意的紅火,造就了一批富翁,一個體老板招聘進口紙張的經銷人才,開價就是年薪30萬元人民幣,其經銷利潤由此可見一斑。而外商進入國內紙業銷售市場后,會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專業經驗,減少中間環節,給紙張消費者以更多實惠。此外隨著現代物流業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傳統的銷售方式必將改變,替代它的將是更快捷、更完善的銷售體系,而一批不具競爭優勢的中小經銷商將被逐漸淘汰。當然組建一個龐大而完善的銷售體系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不是誰都能做的,但正因為其門檻高,因此誰能率先建成這一體系,誰就將獲得較大收益。
七、更多新紙種得以開發,技術創新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國際上有1200多個紙種,而國內目前只有600多個紙種。國內引進和開發新產品的空間十分巨大。由于新產品可獲較高利潤,因此不斷開發新產品的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國內紙業多年來產品短缺的狀況,導致多數企業只重視生產而不重視開發,產品數十年如一日,而當某個新品種被開發出來得
到市場認可時,眾多企業就一哄而上,結果又造成產品過剩或過度競爭,還是賺不到太多利潤。多年來的經驗與教訓,促使企業不斷求新求變,創新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八、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現代管理人才將取代傳統的生產導向型管理者,國際化高級職業經理人將被引進大型企業的領導層。
首先這是由于激烈的國際化競爭使然;其次是一些上市公司要求引進獨立董事,高級管理專家將介入企業的管理特別是對企業發展戰略的把握上;三是目前一些國有企業實施了“債轉股”,而代表國家享有股權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又將企業的股權賣給外商,因此外商必然會派董事和高級職業經理來管理企業,甚至由于股權的變更,目前一些國企的董事及高層會被掃地出門。由于國內造紙企業的高級管理人才還比較缺乏,因此,企業只有高薪才能聘請到優秀人才。當前國內一些外資企業的高層年薪可達70萬元人民幣,一些雄心勃勃的內資企業也準備高薪聘請國際化管理人才。日前國內一家大型外資企業中國區總經理帶隊前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召開專場招聘會,高薪邀請MBA加盟,由此可見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中的決定性地位。
2002年,中國紙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同時也經受著嚴峻的考驗。一場全面邁向現代化和國際化的行業大演變由此開始,并將在5~10年內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國紙業與國外紙業之間所存在的差距,將隨著演變進程而不斷縮小,實現由造紙大國到造紙強國的歷史性突破已為期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