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9月20日電(張朝祥 李飛)隨著國內企業特別是外商投資企業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國內企業紛紛棄進口轉用國產紙,紙品進口替代趨勢明顯。
近年來,國內市場對紙張及其制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去年消費量達3525萬噸,居世界第二位。廣東省作為紙品消費大省,每年都進口大量紙槳、廢紙、紙張及其制品,在進口總量增長的基礎上,紙品進口的結構卻發生很大的變化。
紙及制品進口減少。在消費量不斷擴大的情況下,自 1997年以來,廣東進口紙及制品量呈現緩慢下降趨勢,今年上半年的進口總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3.9%,比2000年的降幅又下降了9.35個百分點,進口呈現加速萎縮。
造紙原料進口連續增長。從1996年開始,廣東省進口紙漿、廢紙量基本保持了連續增長,增長率遠高于同期廣東省紙及制品進口下降率。按成品紙的制造單耗(一噸成品紙需消耗750公斤廢紙,250公斤紙槳)計算,2000年紙槳、廢紙進口量可以制造約150萬噸成品紙,占當年廣東省紙及制品進口量的35%,而今年上半年這一數量約為120
萬噸,占同期廣東省進口總量的53%。
無論在加工貿易或一般貿易領域,紙及制品的進口都呈下降趨勢,其國內市場占有率也相應減少。另一方面,紙槳進口多年來保持了連續增長,近兩年增速更為明顯,廢紙的進口變化也與紙槳保持一致;而且紙漿與廢紙近八成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說明進口紙槳及廢紙加工為成品后,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以外銷市場為輔。
這一變化表明國內造紙企業在規模與數量方面有了巨大變化,特別是外商投資企業造紙能力迅速提高。
按照我國現行關稅,外國紙及制品進口必須征收10- 25%的關稅,紙槳、廢紙進口為零關稅,這就為外商在華設廠增資提供了有利條件,廣東省最大的幾家外資包裝紙生產企業(東莞玖龍紙業有限公司、東莞理文造紙廠有限公司等),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增加生產線,擴大產量,積極拓展以外商投資及加工貿易企業為主的國內市場。
據統計,在各貿易方式進口下降的情況下,2000年廣東省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轉出)紙及制品383萬噸,比
1999年增長19%,凈增62萬噸;今年上半年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18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凈增14萬噸。
由于近年歐美地區造紙業不景氣,世界市場的紙槳、廢紙價格持續下滑,今年上半年的紙槳進口平均價比去年同期下降26%,廢紙下降16%。同時,由歐美進口的一次性廢紙,主要成份是木槳,相比國內以草槳為主的廢紙,質量明顯較好,可以改善目前國內造紙業成品檔次低、污染嚴重的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