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紙業印藝企業數據搜索展會社區 服務
 



從廣東紙漿.廢紙.紙張及其制品進口結構變化看中國造紙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市場對紙張及其制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去年消費量達3525萬噸,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費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預計“十五”期間及今后一段時期我國造紙工業將保持增長勢頭。廣東省作為紙品消費大省,每年都進口大量紙漿、廢紙、紙張及其制品,近年市場結構更是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應把握時機提升造紙業整體水平,使其成為廣東新的經濟增長點。

  進口結構變化大

  紙及制品進口減少。廣東省進口紙及制品保持了比較大的數量,在需求不斷擴大的情況下,自1997年以來,進口量呈現總體緩慢下降趨勢,今年上半年的進口總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3.9%,在2000年進口下降幅度的基礎上又下降了9.35個百分點。

  造紙原料進口連續增長。從1996年開始,廣東省進口紙漿、廢紙量連續增長,增長率遠高于同期廣東省紙及制品進口下降率。按成品紙的制造單耗(一噸成品紙需消耗750公斤廢紙,250公斤紙漿)計算,2000年紙漿、廢紙進口量可以制造約150萬噸成品紙,占當年廣東省紙及制品進口量的35%,而今年上半年這一數量約為120萬噸,占同期廣東進口總量的53%,說明國內市場的供給正由進口制成品轉向進口半成品及原料,同時,也說明國內造紙企業在規模與數量上有了巨大變化。

  國內市場紙品“消化”能力增強,加工成品以內銷為主。無論在加工貿易或一般貿易領域,紙及制品的進口都呈下降趨勢,其國內市場占有率也相應減少。另一方面,紙漿進口多年來連續增長,近兩年增速更為明顯,廢紙的進口變化也與紙漿保持一致;而且紙漿與廢紙近八成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說明進口紙漿及廢紙加工為成品后,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以外銷市場為輔。

  三資企業造紙能力迅速提高。三資企業進口紙及制品從1997年開始不斷下降,進口紙漿、廢紙不斷增長,說明三資企業對進口紙依賴有所下降,同時,外商投資企業的造紙能力不斷加強,紙及制品的轉廠數量也有所增加。國有企業的進口情況雖然類似于三資企業,但相比之下,進口紙及制品的數量大、下降幅度大,而進口紙漿、廢紙數量小,增幅小。

  三資企業紙質高

  進口替代作用顯著。隨著國內企業特別是外商投資企業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紙品進口替代作用顯著,國內企業紛紛棄進口轉用國產紙。造紙業煥發新活力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需求量擴大以及利潤的吸引。按照我國現行關稅,外國紙及制品進口必須征收10%--25%的關稅,紙漿、廢紙進口為零關稅,這就為外商在華設廠增資提供了有利條件,廣東省最大的幾家外資包裝紙生產企業,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增加生產線,擴大產量,積極拓展以外商投資及加工貿易企業為主的國內市場。據統計,在各貿易方式進口下降的情況下,2000年廣東省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轉出)紙及制品383萬噸,比1999年增長19%,凈增62萬噸;今年上半年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18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凈增14萬噸。

  進口價格等因素影響。由于近年歐美地區造紙業不景氣,雖然采取了限產措施,一些生產企業甚至不得不停產,但是世界市場的紙漿、廢紙價格仍舊持續下滑,今年上半年的紙漿進口平均價比去年同期下降26%,廢紙下降16%。同時,由歐美進口的一次性廢紙,主要成份是木漿,相比國內以草漿為主的廢紙,質量明顯較好,可以改善目前國內造紙業成品檔次低、污染嚴重的狀況。

  受資三企業在華投資規模擴張、產品市場占有率增長及“入世”等諸多因素影響,國內造紙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國有大中型造紙企業更應盡早采取應對措施,順應競爭的主流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附1:廣東省主要貿易方式進口量表 單位:萬噸

商品/時間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紙及 一般貿易 64 76 40 31 22

制品 加工貿易 364 374 377 388 335

紙漿 一般貿易 32 16 5.6 5.5 8.7

加工貿易 6 12.5 10 8.7 8.9

廢紙 一般貿易 90 44 19 23 20

加工貿易 25 33 23 11 8.7

附2:廣東省三資企業、國企進口紙及制品、紙漿、廢紙情況表 單位:萬噸

商品/時間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6月

紙及 三資企業 79 168 177 181 191 162

制品 國有企業 106 248 268 241 235 197

紙漿 三資企業 26 25 23 13 11 13

國有企業 4 11.5 5.7 4.5 2.7 4.4

廢紙 三資企業 61 84 54 30 23 11

國有企業 23 28.7 20.3 10.7 9 15.9


相關報道: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