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紙業印藝企業數據搜索展會社區 服務
 



我國成為第二大紙制品消費國

  泡不軟的紙杯,柔和的紙巾,外形挺括的紙袋,滴水不漏的紙盒……不知不覺之間,紙張“軟硬兼施”以不同的面貌潛入我們的生活。據了解,我國紙和紙板總消費量超過3400萬噸,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平淡無奇的紙在經濟生活中表現得如此搶眼,始于在包裝材料中打“翻身仗”。1994年以前,紙在國內包裝工業中還沒玻璃吃香。經過“九五”期間的大發展,如今我國包裝用 紙的年消費量達1320萬噸,超過玻璃、塑料、金屬類包裝材料的總和。一些新技術的引入和使用,使包裝用紙“角色”過硬。有的紙竟能包住“火”,抗得住高溫的考驗。有的紙雖薄如蟬翼,卻硬得難以捅破。國際紙業在上海投資2900萬美元建設的屋頂型紙盒生產企業,就動搖了牛奶和果汁包裝中玻璃制品的老大地位。它每年生產“新鮮屋”紙盒約10億只,已成為申城市場“新寵”。

  紙更有柔性的一面。紙巾是國內不到10年間所挖掘出的一個巨大市場,如今各式各樣的紙巾已取代了手帕、毛巾的功能,搶占了后者原先擁有的市場份額。以每人每月使用1元的紙巾計算,每年上海人所消費的紙巾就達上億元。過去,人們如廁用的衛生紙比較粗糙常有些“渣”,而今的手紙早已柔若無骨。紙尿褲雖價格不菲,但因其柔性面貌也深受年輕父母的喜愛。

  雪白的傳真紙,結實的瓦楞紙,防水的牛皮紙,如今國內能自行生產的機制紙超過600種。但由于中國“吃”紙的“胃口”實在太大,每年要進口新聞紙、銅版紙、白紙板、涂布紙等500多萬噸。圍繞這張小小的紙,我國造紙工業每年能“寫”出近800億元產值的大文章來。(新聞晚報2001.06.13)


相關報道: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