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1999年,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造紙及紙制品企業4657個,從業人數119.24萬元;工業總產值:不變價1186.39億元,當年價1327.73億元;銷售產值當年價1285.55億元;出口交貨值97.99億元人民幣;工業增加值當年價355.56億元;利稅總額97.88億元,其中利潤35.73億元;虧損企業1128個,虧損總額35.73億元。在4657個企業中:機制紙及紙板制造業2317個,紙制品業2089家,紙漿業68家,手工紙15家,加工紙168家。2317家機制紙及紙板企業產量2159.30萬噸,比年2123.91萬噸,增長1.67%;從業人數83.05萬人;工業總產值不變價727.55億元,比上年601.34億元增長20.99%;工業總產值當年價820.33億元,比上年759.97億元增長7.94%;銷售產值當年價799.20億元,比上年729.13億元增長9.61%;工業增加值230.85億元,比上年204.51億元增長12.88%;利稅總額70.67億元,比上年50.47億元增長40.02%;利潤27.34億元,比上提28.82億元下降5.14%;虧損企業617家,比上年647家減少30家;虧損總額21.995億元,比上年10.96億元增加100.68%。
1999年,輕工系統內造紙行業全員勞動生產率81583元。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省份為:(1)上海19.88萬元;(2)浙江19.15萬元;(3)廣東17.05萬元;(4)福建11.72萬元;(5)北京9.67萬元;(6)山東9.50萬元;(7)江西9.12萬元;(8)江蘇8.99萬元;(9)河北8.49萬元;(10)黑龍江7.13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較低的省份:甘肅2.2萬元;貴州3.18萬元;云南
3.40萬元。重點城市勞動生產率較高的有:(1)廣州35.05萬元;(2)青島17.61萬元;(3)廈門11.65萬元;(4)武漢11.60萬元;(5)沈陽10.05萬元;(6)南京10.28萬元。勞動生產率較低者:西安3.42萬元;大連3.69萬元。
1999年,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的小紙廠紙和紙板產量合計約750萬噸;加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造紙企業產量2159萬噸,全國紙及紙板總產量約2900萬噸,比上年2800萬噸增長3.57%?偖a量仍居世界第三位。產量較高的省份:(1)山東352.95萬噸;(2)河南278.85萬噸;(3)浙江245.95萬噸;(4)河北202.66萬噸;(5)廣東194.04萬噸;(6)江蘇123.30萬噸;(7)廣西71.24萬噸;(8)四川70.36萬噸;(9)福建67.94萬噸;(10)湖南59.24萬噸;(11)遼寧58.76萬噸;(12)湖北51.37萬噸。
1999年,全國新聞紙產量112.92萬噸,比上年95.57萬噸增長18.15%。
〖質量認證〗 國內制漿造紙和紙制品行業的質量認證工作始于1995年。從1995年5月到2000年2月,近5年來全國制漿造紙行業通過“中國興輕質量體系認證中心(CCXQ)”等國內16家質量認證中心頒發GB/T19002-ISO9002(94)系列標準質量體系認證證書的紙業單位累計已有66家。這些企業在質量體系控制方面已向國際標準質量體系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基建、技改〗 1999年,全國造紙行業基建技改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90.11億元,其中基建完成41.48億元,技改48.63億元。建成大中型項目12個。其中基建項目2個:(1)南寧鳳凰紙業有限公司10萬噸/a漂白化學木漿;(2)漯河銀鴿制漿造紙股份公司3.4萬噸/a漂白化學麥草漿。技改項目10個:(1)牡丹江恒豐紙業公司5萬噸/a高檔美術銅版紙;(2)山東華泰紙業集團2.5萬噸/a機制紙;(3)山東華泰紙業集團2.5萬噸/a電腦打印紙;(4)山東濱州造紙廠(黃河紙業公司)2640紙機2萬噸/a機制紙;(5)山東蒼山縣造紙廠2640紙機2萬噸/a膠印紙;(6)廣西柳州造紙廠2.5萬噸/a漂白化學木漿;(7)廣西貴糖(集團)股份公司4萬噸/a機制紙;(8)江門甘化廠3萬噸/a廢紙脫墨漂白漿;(9)山東華泰紙業集團第二套120噸/d麥草漿堿回收;(10)山東博匯集團第二套100噸/d麥草漿堿回收。這些項目的建成對提高國內商品漿供應能力,提高高檔文化用紙的質量和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將發揮重要作用。
〖環境保護〗 1999年新建成的堿回收生產線有:(1)南寧鳳凰紙業有限公司300噸/d(10萬噸/a)漂白化學木漿堿回收投產,新增回收堿能力4.5萬噸/a;(2)云南思茅紙漿廠150噸/d(5萬噸/a)漂白化學木漿堿回收試車,新增回收堿能力2.2萬噸/a;(3)廣西柳江造紙廠擴建2.5萬噸/a(75t/d)漂白化學木漿堿回收建成,新增回收堿能力1.1萬噸/a;(4)山東華泰紙業集團擴建第二套120噸/d麥草漿堿回收建成,新增回收堿能力9000噸/a;(5)山東博匯實業總公司(馬橋紙廠)擴建第二套100噸/d麥草漿堿回收建成,新增回收堿能力8000噸/a;(6)山東濱州造紙廠(黃河紙業公司)建成100噸/d麥草漿堿回收,新增回收堿能力8000噸/a。上述6家合計新增回收堿能力10.3萬噸/a。全國累計具有堿回收裝備的廠家已有100家,年回收堿能力84.0萬噸/a。
1999年底,中國造紙協會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對全國堿回收生產運行情況進行一次年終調查。共發函108家,回函的80家,報來生產數據的61家,回收堿量36.09萬噸(NaOH),比1998年的33.74萬噸增產2.35萬噸,增長率6.97%。在61家堿回收生產中,其中麥草漿堿回收18家,回收堿量5.97萬噸,比1998年的4.89萬噸增產1.08萬噸,增長率22.09%。在18家麥草漿堿回收生產中,山東省占了11家,回收堿量4.61萬噸,占全國麥草漿總回收堿量的77.24%。其中;(1)山東晨鳴紙業集團100噸/d麥草漿回收堿量7705噸,回收率68%;(2)淄博博匯實業總公司(馬橋紙廠)100噸/d麥草漿回收堿
6500噸;(3)臨清銀河紙業集團(臨清造紙廠)100噸/d麥草漿回收堿6147噸,回收率67.7%;(4)華泰紙業集團(東營紙廠)75t/d麥草漿回收堿5800t,回收率72%;(5)華遠造紙集團(莒縣紙廠)75t/d麥草漿回收堿5200噸,回收率65.2%;(6)華金集團總公司(泗水紙廠)50t/d麥草漿回收堿3500噸,回收率75%;(7)泰山造紙廠(泰華造紙集團)50t/d麥草漿回收堿3240噸,回收率67.1%。特別值得提出的是,臨清銀河紙業的麥草漿堿回收又創出了新水平,上半年試車階段僅回收堿約2000噸,從6月份正常后,下半年回收堿量4000多噸,月平均回收堿超過700噸,日平均25噸堿。11月下旬,該廠曾連續5天日平均回收堿高達30噸,堿爐(燃燒爐)超負荷20%以上仍能正常運行。該廠反映,堿爐超負荷運行,其燃燒狀況還更好一些。臨清銀河紙業麥草漿黑液提取率已達85%,提取濃度7.5Be’,提取溫度80℃。這樣高質量的黑液,也是堿回收高效運行的重要保證條件之一。
1999年,全國木漿堿回收回收率較高的企業有:(1)廣西國發林業造紙有限責任公司的堿回收率92.5%;(2)佳木斯紙業集團有限公司92%;(3)福建南紙股份有限公司92%;(4)福建青山紙業股份有限公司91.28%;(5)湖南省綏寧聯合造紙廠87%;(6)黑龍江省斯達造紙有限公司85.5%;(7)吉林造紙(集團)有限公司85.2%;(8)廣西賀縣紙業有限責任公司85%。但是,還有不少木漿企業的堿回收率低于80%,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和重視。
1999年的葦漿堿回收,鎮江金河紙業有限公司運行最好,1999年回收堿1.38萬噸,回收率75%。岳陽紙業集團獲葦漿堿回收已有較快進步,1999年回收堿1.5萬噸,回收率67.3%。蔗渣漿堿回收,廣西貴糖(集團)有限公司水平最高,1999年回收堿8902噸,回收82.2%。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制糖造紙廠的蔗渣漿堿回收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1999年回收堿4600噸,回收率70%。
1999年9月,中國造紙協會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在山東濰坊市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造紙工業中段廢水治理技術研討會》,交流了國內外技術,參觀了山東華泰紙業集團和晨鳴紙業集團的中段水和堿回收運行情況,對全國造紙工業污染治理和達標排放啟發和推動作用。中國造紙協會認為,對堿法化學制漿的造紙企業,首先要搞堿回收,并相應配備中段水治理和白水回收措施,才能真正做到達標排放,對于酸法和亞銨法制漿的造紙企業,要搞好紅液綜合利用,并相應配備中段水治理和白水回收,才能完善地實現達標排放。
〖進口情況〗 1999年是1996年以來國際上漿紙價格繼續處于低谷的第四個年頭,從而使國際上的紙和紙板不斷地大量涌入中國市場。1999年共進口紙和紙板652.25萬噸,比上年增加13.0%,相當于國產紙和紙板總產量的22.48%。1999年進口紙漿309.79萬噸,進口廢紙251.64萬噸。
從進口的主要品種看,仍然是以木漿為主的高檔包裝紙和紙板及高檔印刷書寫用紙,而且進口量越來越大。因此,積極改善原料結構、產品結構,加快改造和引進先進裝備,仍是我們抓緊努力的方向。
〖山東、浙江效益可喜〗 1999年,國產紙和紙板市場仍然疲軟,受進口紙沖擊很大,被迫互相降價競爭。但是山東和浙江兩省頂住了逆境,產量和效益在困境中取得了新的增長。
1999年,山東全省紙及紙板總產量352.9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2.17%。該省生產能力20萬噸以上的造紙企業3家,10-20萬噸的11家,5-10萬噸的12家,3-5萬噸的27家,利稅過億元的造紙企業3家。全省造紙產量和經濟效益已連續6年居全國同行業首位。全省造紙企業總數約200多家,據本省第一輕系統68家造紙企業統計匯總,1999年銷售收入93.88億元,增長27.22%;利稅總額15.3億元,增長17.12%;利潤總額9.29億元,增長19.52%;虧損總額下降8.11%。全省利稅超過1000萬元的造紙企業有26家,其中利稅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占20家。晨鳴、華泰、太陽3個紙業集團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晨鳴紙業利稅高達5.1億元,利潤3.7億元,仍穩居全省全國同行業榜首。
山東造紙行業發展的特點是堅持“五化”方針:即(1)大型企業集團化;(2)中小企業特色化;(3)原料結構多元化;(4)產品結構多樣化;(5)技術裝備現代化。他們充分發揮各自獨特的優勢,頗具中國特色。
1999年,浙江省造紙工業取得了好成績。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造紙企業也取得了好成績。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造紙企業的紙及紙板產量245萬噸,居全國第三。若包括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造紙企業的產量,全省總產量約300萬噸,占全國紙及紙板總產量的10.34%。該省造紙業主要生產基地為:寧波中華紙業有限公司46萬噸、富陽市100萬噸、蕭山市20萬噸、海鹽縣15萬噸、德清縣10萬噸。該省統計了193家造紙企業,1999年工業總產值(現行價)90.34億元,銷售收入90.43億元,利稅總額16.98億元,利潤6.13億元。若包括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的造紙企業,總產值約100億元,銷售收入約100萬元,利稅總額約19億元,利潤約7億元,經濟效益創本省紙業歷史最好水平,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第二位。經濟效益較高的企業有:(1)寧波中華紙業有限公司:產量46.15萬噸,利潤3.91億元;(2)民豐集團公司:產量4.28萬噸,利潤5271萬元;(3)華豐紙業有限公司:產量3.43萬噸,利潤2608萬元;(4)浙江景興紙業集團:產量7.46萬噸,利潤1977萬元;(5)富陽永泰紙業有限公司:產量8.29萬噸,利潤1671萬元;(6)南洋紙業有限公司(海鹽):產量4.64萬噸,利潤1348萬元。
另外,在江蘇鎮江建設的金東紙業有限公司及在江蘇常熟建設的蘇州亞太紙品有限公司屬大型外資項目,已于1999年正式投產。金東紙業第一期投產的是70萬噸/a高級印刷書寫辦公用紙,2臺9m以上幅門、車速1000-1500m/min、單臺生產能力為35萬噸/a。蘇州亞太紙品有限公司一期第一臺是幅門8.6m、車速1000-1400m/min、年生產能力為35萬噸的高級文化用紙。這些巨型、高速、寬幅的高檔紙造紙機在世界上都是一流裝備,為我國大陸造紙增添了現代化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