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紙業印藝企業數據搜索展會社區 服務
 



中國造紙業內上市企業分析

 

* 總論

* 新聞紙類上市公司的分析

* 紙袋紙類上市公司的分析

* 紙板、紙箱類上市公司的分析

* 文化系列用紙類上市公司的分析

* 其他紙產品上市公司的分析

結論:紙業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分析

證券市場是企業與投資者中間的又一道橋梁,企業通過這一渠道獲取發展所需的資金,投資者則通過它來實現貨幣的增值。通過對業內上市公司的比較分析,不僅能對企業本身的經營狀況及發展有較深入的了解,而且更能為判斷整個行業的未來趨勢提供有力的個案依據,從而指導投資。本篇主要依據產品來類分企業進行分析。

* 總論

目前我國造紙行業上市公司共有14家,1家為B股,13家為A股(上海證券交易所6家,深圳證券交易所7家)。綜合這14家企業的情況看,新聞紙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較大,企業負債重,而其他紙類上市公司資產和經營規模均較小,企業負債相對較輕。從與深、滬兩地八百多家上市公司的比較看(見附表),目前造紙行業的上市公司數量居各行業第12位

,市盈率則略低于市場總的平均水平。深、滬上市公司市盈率平均為39.45倍(以1998年9月11日收盤價計算),造紙行業上市公司平均為29.6倍。有關統計資料還顯示:深滬全體A股上市公司1998年度中期每股收益均值為0.10元,而造紙行業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均值為0.093元,略低于平均水平。凈資產收益率深滬總體水平為4.29%,而造紙行業上市公司為3.37%,說明紙業上市公司1998年度中期的整體盈利水平較差。

造紙行業上市公司與所有上市公司部分財務指標比較表

 

                             全部上市公司            造紙行上市公司

平均市盈率(%) 39.45 29.6

平均每股收益(元) 0.10 0.093

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4.23 3.37

此外,各造紙行業上市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均不算大,總資產規模最大的為吉林紙業17.29億元,最小的為紅星宣紙1.86億元,平均規模為8.28億元。由于企業資產規模小,抗風險能力自然差,當面臨國外大的造紙企業集團的沖擊時,在市場競爭中所占份額就會迅速減少,1997年國內新聞紙類上市企業所受到的沖擊就充分證明了這點。14家上市公司依企業產品品種分為以下六類:

新聞紙:吉林紙業(0718)、江西紙業(600053)、宜賓紙業(600793)、 福建南紙(600163

紙袋紙、箱板紙:大理造紙(600794)、佳紙股份(0699)、青山紙業(600103)、長江包裝(600137)

◆紙板、紙箱:重慶華亞(0402)、美利紙業(0815)

◆文化系列用紙:漯河銀鴿(600069)、晨鳴紙業(2488)

◆宣紙:紅星宣紙(0619)

◆膠印書刊紙:金城股份(0820)

 上市公司主要產品及生產能力一覽表:

公司名稱 主要產品及生產能力 現總生產能力 2000年發展總規模

吉林紙業 新聞紙(15)、紙袋紙(5) 20 40

(0718)

江西紙業 新聞紙(10) 10 20

(600053)

宜賓紙業 新聞紙(8) 8(將達11.2) 20

(600793)

福建南紙 新聞紙(15) 15 25、書刊紙6.8

(600163) 白紙板3

大理造紙 紙袋紙(1.4)、箱板紙(1.2) 3.6 5.6

(600794)

青山紙業 紙袋紙(9.7) 25(含制漿) 28、制漿15

(600103)

佳紙股份 紙袋紙(18) 18 27

(0699)

長江包裝 機制紙、紙袋紙(5)

(600137)

漯河銀鴿 單、雙膠印紙(5) 18.5(含制漿) 16-20

(600069) 書寫紙(2)、制漿(8) 制漿12

晨鳴B 箱板紙(6)、 印刷 14.5 25

(2488) 紙及書寫紙(8.5)

重慶華亞 紙板、紙箱

(0402)

紅星宣紙 宣紙(0.16) 0.16 0.2

(0619)

金城股份 膠印書刊紙(10) 10 20

(0820)

美利紙業 制漿(2.5)、 6(含制漿) (10.45) 制漿4.4

(0.815) 機制紙及紙板(3.5)

 

* 新聞紙上市企業比較分析:

四家企業新聞紙的產量分別為:

福建南紙年產15萬噸,占其年銷售收入的95.67%。

江西紙業年產10萬噸,占其年銷售收入的82.2%。

吉林紙業年產15萬噸,占其年銷售收入的77%。

宜賓紙業年產8萬噸, 占其年銷售收入的87.78%

主要財務指標單位:萬元

1997年度中期 1998年度中期

江西 吉林 宜賓 福建 江西 吉林 宜賓 福建

紙業 紙業 紙業 南紙 紙業 紙業 紙業 南紙

主營 12479.572/1829.26/12144.02/35091.7 2 043.07/17253.46/9145.03/22862.77

業務收入

主營 3100.91/2585.96/2150.46 / 10673.91 2489.76/3441.58/2131.61 / 6922.66

業務利潤

利潤 2355.31 / 76.46/ 261.19 / 5645.26 2054.35/3873.89/388.16 / 3883.08

總額

凈利潤 2002.01 /65.00/ 222.01 / 5393.35 1746.19/2897.80/329.93 / 3726.53

每股 0.19 0.003 0.02 0.26 0.13 0.08 0.03 0.13

收益(元)

每股 3.35 3.40 1.70 1.51 2.80 2.50 1.92 2.52

凈資產(元)

凈資 5.67 0.08 1.22 16.85 4.57 3.26 1.61 5.30

產收益率(%)

主營 24.85 11.85 17.70 30.42 22.55 19.95 23.31 30.28

業務利潤率(%)

總資產 57482.10 / 72928.76 / 79631.55 / 124827.67

資產 35.88 39.68 73.27 63.59 33.57 46.78 74.25 43.43

負債率(%)

注:資產負債率1997年中期數實為1998年期初數。

股本結構表

吉林紙業江西紙業 宜賓紙業 福建南紙

───────────────────────────────

總股本(萬股) 35256 13650 10530 27808

流通A股股本(萬股)9360 5850 3354 6300

從財務指標看,四家新聞紙生產廠家1998年度中期主營業務收入均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利潤情況卻有所不同。吉林紙業和宜賓紙業利潤與主營情況成反比,而江西紙業和福建南紙利潤則與主營呈同步下降局面。但通過對四家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的情況和利潤的構成分析,則不難看出各企業實際的經營狀況。

1、 從主營業務利潤率分析:

吉林紙業、宜賓紙業主營業務利潤率由1997年中期的11.85%和17.7%分別上升至1998年度中期的19.95%和23.3%,增幅不可謂不大,而江西紙業、福建南紙主營業務利潤率則均略有下降,雖然吉林紙業和宜賓紙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受新聞紙傾銷的余波影響仍呈下滑局面,但由于嚴格控制產品成本,使得主營業務利潤率有所提高。江西紙業、福建南紙則分別由于年內主營業務稅金的增加及主營業務收入的減幅較大,使主營業務利潤率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2 從利潤總額的構成分析:

吉林紙業:主要來源于:

a. 主營業務利潤3441.58萬元

b. 其他業務收入,諸如出售木材、自產漿及勞務費等572.82萬元

c. 收購省電力公司后的股權投資收益1152.23萬元

宜賓紙業:主要來源于:

a. 主營業務利潤2131.61萬元

b. 銷售材料和對外加工收入107.28萬元

c. 補貼收入300萬元

d. 將堿回收汽輪發動機轉讓給大華實業公司。該項資產轉讓收益為73.09萬

e. 委托大華公司回收廢木漿,大華實業公司已向公司繳納漿費110萬元。

江西紙業:主要來源于:

a. 主營業務利潤2489.76萬元

b. 材料銷售收入5.50萬元

c. 營業外收入32.73萬元(中報未說明)

福建南紙:主要來源于:

a. 主營業務利潤6922.66萬元

b. 材料銷售利潤-0.64萬元

c. 投資武夷信托公司紅利收入7.5萬元

簡評:吉林紙業雖然97年度中期和97年度業績是這四家中最差的一家,且公司1998年中期仍未擺脫進口新聞紙傾銷的影響,另一大產品紙袋紙也由于水泥市場的不景氣及包裝材料的多樣化,銷售量不振,但由于年內收購的吉林市電力器材有限公司的63.33%股權(該公司1998年中期共實現利潤1820萬元,根據吉林紙業對其控股的比例及收購基準日計算,該公司在報告期內給吉林紙業新增利潤1152萬元,占吉林紙業報告期凈利潤的39.75%)投資收益極為可觀,因此,稅后利潤在四家企業排名中躍居第二。但應看到公司主營業務并無大的改觀。

福建南紙作為四家企業中生產規模最大的一家,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約為20%,產銷率達98%。其產品主要供應中央七報一刊及二百多家報社,從1998年中期的業績看,也受到新聞紙傾銷的不小沖擊,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4.85%,但比較其他三家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看,福建南紙仍居首位,達30.28%,再次顯示出企業主營業務的優勢。

* 紙袋紙、箱板紙上市公司比較分析:

主要財務指標單位: 萬元

1997年度中期 1998年度中期

大理 佳紙 青山 長江 大理 佳紙 青山 長江

造紙 股份 紙業 包裝 造紙 股份 紙業 包裝

主營 4805.98/21530.70/23206.33/6575.12 3594.39/18782.55/25458.77/6258.24

業務收入

主營 1176.68/2996.76/6649.22/1377.42 716.42/3207.14 / 7958.71 /1566.80

業務利潤

利潤 401.43/2784.86/5595.13/351.54 24.63/1046.56/8339.65 / 324.51

總額

凈利潤 341.22/2367.13/4779.66/298.81 20.94/ 889.58 / 7159.23 / 275.84

每股 0.06 0.1353 0.165 0.059 0.004 0.0508 0.2473 0.055

收益(元)

每股 2.25 2.508 3.31 1.717 2.44 2.6772 3.75 1.872

凈資產(元)

凈資 2.67 4.78 4.96 3.31 0.15 1.65 6.57 2.76

產收益率(%)

主營 24.48 13.92 28.65 20.95 19.93 17.08 31.26 25.04

業務利潤率(%)

總資產 22542.38 / 124140.96 / 147084.43 / 33711.60

資產 36.26 54.41 23.07 67.66 37.19 56.63 25.79 70.38

負債率(%)

 

注:資產負債率1997年中期數實為1998年期初數。

股本結構表

大理造紙佳紙股份 青山紙業 長江包裝

(600794) (0699)(600103)(600137)

─────────────────────────---------------

總股本(萬股) 5608 17496 28944 5059.274

流通股本(萬股)1750 5000 8000 1450

從財務指標看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除青山紙業一家略有上升外,其余三家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主營業務利潤的情況卻恰恰相反,除大理造紙一家大幅下降外,其余三家企業均呈現增長態勢,青山紙業主營業務利潤與主營業務收入呈同步增長,佳紙股份、長江包裝由于年內嚴格控制成本和主營業務稅金的大幅減少,使主營業務利潤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保持增長,但并不能說明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四家企業的利潤總額和稅后利潤狀況是與主營業務收入的狀況完全吻合的。

1. 從主營業務利潤率分析:

四家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除大理造紙一家下降外,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除青山紙業外,其余兩家企業的原因大體一致,主要是由于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減少的同時,主營成本和主營業務稅金也大幅減少所致,而青山紙業在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同時,主營業務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比增幅遠遠小于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幅。此外,公司附加值較高的新產品80g/m2伸性紙袋紙和70g/m2低定量高強度紙袋紙需求旺盛、銷勢良好也是公司各項財務指標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

2.從企業的利潤總額構成分析:

佳紙股份:

a.主營業務利潤3207.14萬元

b.賠罰金收入260.24萬元

大理造紙:

a.主營業務利潤716.42萬元

b.其他業務利潤0.39萬元

青山紙業:

a.主營業務利潤7958.71萬元

b.材料、廢料銷售及合作經營收入142.78萬元

c.出售696國債收入2170.78萬元

d.補貼收入63萬元

e.罰款收入、廢舊包裝物收入及上年同期發行股票無效申購利息收入21.19

萬元。

長江包裝:

a.主營業務利潤1566.80萬元

b.材料銷售、運輸和勞務等12.51萬元

c.處理固定資產凈收益及罰款收入等91.62萬元

簡評:木材是紙袋紙的主要生產材料,是水泥、農藥、化肥的理想包裝材料。青山紙業的紙袋紙生產能力已達9.7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0%以上。佳紙股份紙袋紙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4,國內市場占有率保持在35%左右。大理造紙目前年生產能力為1.4萬噸,此外,大理造紙另一大產品箱板紙的產量為1.2萬噸,其銷售主要依賴于當地高檔卷煙生產企業。今年新上市的長江包裝雖年產各類紙5萬噸,但其主要產品紙袋紙的生產能力和市場占有率明顯不如青山紙業和佳紙股份。

紙袋紙這一產品從1996年開始滯銷,到1997年仍無緩解,且更加嚴重。原因一是基建投資增幅回落,水泥用量減少,用紙也隨之減少;二是散裝水泥數量繼續加大;三是塑編代用品大量使用,取代了紙袋紙;四是一些水泥廠利用質次價低的仿紙袋紙,以降低成本,從而減少紙袋紙用量。長江包裝作為歷史遺留問題的上市公司由于既無拳頭產品,又無規模優勢,同時受上述原因的影響,已使企業業績連續幾年出現下降,1998年度中期也不例外。

四家企業中各項財務指標領先的均為青山紙業,從主營業務利潤率看最低的為佳紙股份,僅17.08%,雖然佳紙股份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但由于產品過于單一以及產品附加值不高,因此,在銷售額減少而其他業務利潤和投資收益又同時下滑的情況下,其業績滑坡則是必然結果。大理造紙1997年主營業務利潤同樣出現較大滑坡,除與佳紙股份相同的原因外,管理費用過高,國家政策性因素使云南省卷煙、烤煙產量減少對其也有不小的沖擊。而青山紙業雖然產品仍以紙袋紙為主,但企業具有生產規模及技術優勢,其紙袋紙生產線經1984年引進美國Beloit國際公司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對原紙機進行全面的技術改造后,技術裝備和生產技術為國內一流水平,1986年又配套引進奧地利Voith公司廢紙處理設備,目前其紙袋紙生產技術和工藝方法代表了國內最高水平,因而產品具有相對較高的附加值。

* 紙板、紙箱(瓦楞紙箱及EPS發泡制品)上市公司分析:

重慶華亞(0402):總股本:7869.15萬股流通股本:3000萬股

重慶華亞主要財務指標 單位:萬元

 

1997年度中期 1998年度中期

主營業務收入 4738.73 7579.85

主營業務利潤 1043.92 1588.36

利潤總額 530.78 296.56

凈利潤 355.62 257.77

每股收益(元) 0.045 0.03

每股凈資產(元) 2.07 2.16

凈資產收益率(%) 2.17 1.50

主營業務利潤率(%) 22.03 20.96

總資產 33192.71

資產負債率(%) 49.44 46.98

注:資產負債率1997年中期數實為1998年期初數。

簡評:就重慶華亞1998年度中期與1997年度中期業績比較而言,由于公司本身業務的發展,重型(雙拱)瓦楞紙板及紙箱兩大技改項目全線投產,且1997年控股的兩家企業亦發揮了效益,使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均較去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增長,但由于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較1997年同期增長了240.4%、45.1%和1022.1%,使得企業利潤總額和稅后利潤不升反降。凈資產收益率僅為1.5%。雖然公司年內減持現金1255萬元,使負債比率降到47%,但相對于每股收益而言,目前企業的資金運作效率則顯得偏低了。此外,國家對酒類產業的調整政策,使白酒市場進一步萎縮,導致包裝需求降低,也使企業經營受到不小的影響,同時企業募股資金的920萬元項目也因此延緩。

* 文化系列用紙上市公司比較分析:

主要財務指標單位:萬元

1997年中期 1998年中期

漯河 美利 金城 晨鳴 漯河 美利 金城 晨鳴

銀鴿 紙業 股份 紙業 銀鴿 紙業 股份 紙業

主營 5347.54/5253.29/24303.8/39744.64 7117.21/7409.70/24130.05/57076.84

業務收入

主營 4660.28/1784.26/4589.41/13260.67 2070.44/1778.78/4668.72/17407.70

業務利潤

利潤 4329.72/894.99/2023.55/11538.10 4199.71/1207.05/2624.68/13082.28

總額

凈利潤 3680.26/599.65/1355.78/ 9623.36 3569.75/808.72/1758.54/ 9643.41

每股 0.23 0.179 0.103 0.35 0.223 0.071 0.10 0.25

收益(元)

每股 2.63 1.80 1.293 3.62 2.87 2.78 2.178 2.95

凈資產(元)

凈資 8.68 9.71 7.76 9.59 7.74 2.54 4.54 8.35

產收益率(%)

主營業 30.36 33.96 18.88 33.36 29.09 24.01 19.35 30.50

務利潤率(%)

總資產 70146.76/48930.62/72087.5/198662.79

資產 39.99 62.95 63.91 26.49 34.29 35.01 46.21 27.38

負債率(%)

注:資產負債率1997年中期數實為1998年期初數。

股本結構表

漯河銀鴿美利紙業 金城股份 晨鳴紙業

(600069) (0815)(0820)(2488)

──────────────────────────────────

總股本(萬股) 16000 11400 17618 27385.5665

流通股本(萬股) 4000 4000 4500 11500

文化系列用紙主要指各類膠印紙、書寫紙、印刷紙等,其主要原材料為麥草、紙木漿和廢紙。

漯河銀鴿目前年生產機制紙能力10.5萬噸,發電能力5000萬度,現有年制漿能力8萬噸。晨鳴紙業作為我國造紙行業的排頭兵,截至到1997年,經濟效益已連續三年居全國同行業首位,且產品銷售收入也連續三年保持穩定的增長,其膠版紙的市場占有率已達到9.78%。金城股份是國內最大的書刊印刷紙生產企業,其主導產品膠印書刊紙的年生產能力達10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10%。美利紙業現有年產各種機制紙及紙板能力3.5萬噸,年制漿2.5萬噸能力。

簡評:雖然上述四家企業中一家屬B股,但由于產品類似,因此有一定的可比性。從1998年度中期主營業務收入情況看,晨鳴紙業、美利紙業保持一定增長,其余兩家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漯河銀鴿下降的幅度極大,達53.63%,而從利潤指標看,漯河銀鴿也是唯一沒有增長的企業,原因主要在于企業在1998年上半年整體轉讓所屬的四個分廠,使整體生產能力下降,但同時也應看到,正是四個分廠的轉讓,才使公司獲得了2419.30萬元的營業外收入,并甩掉了包袱,公司1998年度中期的主營業務利潤率下降幅度不大,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轉讓的并非優質資產,此次轉讓將使企業未來財務狀況進一步改善。

晨鳴紙業則不愧為行業中的佼佼者,據輕工總會統計,1997年全國造紙行業盈利9億多元,僅晨鳴紙業一家即占有盈利的1/4強,從1995年至1997年利稅和利潤年均遞增59.8%和66%。在1997年底僅出資2.08億元兼并了漢陽造紙廠,獲得了年產8萬噸紙的生產能力(若新建需投入12億元),使得1998年中期主營業務收入及凈利潤保持著高速的增長。但由于去年募集資金的投入情況有所變動,因此對1998年上半年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等指標仍有一定影響。金城股份和美利紙業均為1998年5、6月剛剛上市的公司,兩家公司產品的需求穩定,加之發行新股后財務狀況得到較大改善,使兩家公司利潤指標同比均呈穩步增長態勢。但應注意的是金城股份將申購利息反映在利潤表中,而美利紙業卻未在利潤表中將這一收入反映。

* 其他紙類上市公司分析

紅星宣紙(0619)

紅星宣紙主要財務指標 單位: 萬元

      

1997年中期 1998年中期

主營業務收入 1890.87 1587.41

主營業務利潤 798.30 653.73

利潤總額 462.93 397.36

凈利潤 397.31 337.76

每股收益(元) 0.053 0.045

每股凈資產(元) 2.14 2.30

凈資產收益率(%) 2.45 1.93

主營業務利潤率(%) 42.22 41.18

總資產 18571.55

資產負債率(%) 7.96 5.94

注:資產負債率1997年中期數實為1998年期初數。

簡評:紅星宣紙作為國內書畫紙最大、最知名的企業,產品80%出口,主要供應日本、韓國、香港等地。1998年,由于東南亞經濟危機的影響,尤其是公司產品的主要銷售地--日本經濟持續低迷,使公司主營業務及各項財務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加之公司前次募集資金的用途既有變化,1998年中期前又無一產生效益,無疑使公司下半年經營仍面臨巨大的壓力。但下半年紙箱廠項目的正式投產以及“精品天然咖啡因”技改工程的完工,應消除一些東南亞金融危機對主營產品銷售的不利影響。

* 結論:紙業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分析

紙業上市公司放到國內證券市場這一小環境看,需從投機和投資兩方面來分析。一些上市公司只能認為具有一定的投機價值。如:大理造紙、重慶華亞、長江包裝可能近期因上市規模小或國家經貿委裁定進口新聞紙傾銷成立而短期有所表現。但長期看,由于規模、技術等種種原因,在行業中并無明顯的優勢,因此,在二級市場中不宜選作長期投資的對象。當然,紙業上市公司中也不乏值得長期關注的。如:晨鳴B、福建南紙、青山紙業、金城股份、吉林紙業等,這些企業在國內同行業中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和技術優勢。從國家“九五”規劃的情況看,新建、擴建和改造的制漿造紙企業,其總規模應達到10萬噸/年以上。其中上市公司被列入規劃的項目為:佳木斯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南平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規模將擴大到40萬噸/年,金城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規模擴大到30萬噸/年,宜賓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模擴大到20萬噸/年。因此,就造紙板塊而言,這些企業具有相對的長期投資價值。

附表:

附造紙行業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投向一覽表

公司名稱募 集

吉林紙業

①全部用于年產10萬噸低定量涂布紙技改項目

②投資3000萬元收購吉林市電力器材有限公司63.33%的股權

江西紙業

①用于10.20噸高質量新聞紙(含13.6萬噸化機漿)的技術改造工程,本項目已被國家經貿委列入技術改造第二期"雙加"導向性項目計劃

②"九五"技改項目中的子項目--廢紙脫墨生產線(將于今年10月試車投產)

大理造紙

①日處理100噸黑堿回收節能項目

②年產2萬噸蘭桉造強韌箱板紙新產品開發項目

佳紙股份主要用于收購佳紙集團"八萬五"工程中的生產主體(木處理工程和連續蒸煮)工程

重慶華亞

①引進彩色瓦楞紙盒成型生產線

②引進金色瓦楞紙箱成型生產線

③重型(雙拱)瓦楞紙板及制箱兩大項目

④歸還技改貸款

青山紙業

①與青州造紙廠合作建設漂白漿生產系統

②用3.94億元收購本色漿項目中的堿回收系統

③出資2383.55萬元控股青山漳州香料有限公司

④出資參股武夷青竹山有限公司

⑤有條件的兼并福建省造紙工業公司

⑥出資控股廈門中坤化學有限公司

漯河銀鴿

①年產10萬噸白卡原紙生產線

②年產2萬噸銅版原紙生產線

③年產2萬噸高檔銅版紙項目

④1萬噸輕量涂布紙生產線

⑤年產8000噸靜電復印紙生產線

⑥年產5000噸電子計算機用紙生產線

⑦自備熱電站擴建1χ12MW供熱機組項目

⑧白泥綜合項目

晨鳴B

①銅版紙生產線項目

②設置涂料生產線

③發展2640毫米涂布機

④10萬噸膠印書刊紙項目

紅星宣紙

①宣紙制漿新工藝項目

②收購李園宣紙廠控股權項目

③"紅星"牌宣紙燎草生產加工基地技改項目

④精品天然咖啡因項目

金城股份

①1.5萬噸膠印書刊紙技改項目

②5.1萬噸彩色膠印書刊紙擴建工程

美利紙業

①制漿車間技改項目

②熱電站技改項目

③2640車間技改

④漂打工段技改

⑤涂布白卡紙技改

⑥牛皮箱板紙技改

⑦輕量涂布紙技改

⑧高檔辦公及信息原紙技改

福建南紙

①年增產12萬噸彩色膠印新聞紙技改項目

②合資組建福建省南龍造紙有限公司

③兼并泉州紙板廠


相關報道:
資本市場與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我國紙業上市公司發展前景分析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