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科技部、廣電總局、全國總工會、團中央等6部門組織的2002年全國節能宣傳周于2002年11月4日-9日在全國展開。宣傳周前夕,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國家經貿委主任李榮融同志。 記者:您如何評價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節能取得的巨大成績? 答: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資源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指引下,我國節能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我國每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由1989年的5.52噸標準煤下降到2001年的2.65噸標準煤,共節約和少用能源9億噸標準煤。這對改善環境,減排溫室氣體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一成績已為國際社會所公認。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對節能工作高度重視的結果。1991年,江澤民總書記為節能宣傳周題詞:“節約能源、保護環境、造福子孫”。最近,江總書記在全球環境基金第二屆成員國大會上又指出:“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礎的循環經濟之路,可持續發展才能得到實現。”在不久前召開的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上,朱基總理宣布中國已核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向世界宣告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決心。 記者:請您談談新形勢下節能的重要意義? 答:本世紀前10年將是中國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的關鍵時期,人口多人均能源資源不足和生態環境脆弱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加強節能工作。 首先,節能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必然選擇。我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的工業階段,一方面能源資源相對不足,另一方面能耗高浪費大效率低下。我國要在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必須兩條腿走路,一靠開發,二靠節約。 其次,節能是治理污染改善環境的最有效的途徑。我們不僅要解決現實污染問題,還要解決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的增長給環境帶來的潛在的巨大壓力。 第三,節能降耗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措施。 隨著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節能對產品進出口乃至國際貿易的影響日益增加,能效標準、標識已成為國際貿易中的“綠色通行證”,我國作為機電產品出口大國,對市場的這種變化必須高度重視,及早研究和采取措施。 記者:國家經貿委作為節能主管部門,將采取哪些措施推動節能工作? 答:為深入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節能法》,國家經貿委制定了“十五”節能規劃,力爭到2005年,每萬元GDP能耗降低到2.2噸標準煤(1990年不變價),比2000年再下降20%;“十五”期間,節約和少用能源3.4億噸標準煤,年均節能率為4.5%;節約和替代燃料油1600萬噸,成品油500萬噸。為此國家經貿委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繼續加強法制建設,完善節能法配套法規。二是制定和完善主要用能產品能源效率標準,建立和實施能源效率標識制度。三是組織實施節油、潔凈煤等重大節能技術示范,推動高耗能行業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四是依法強化對重點用能單位的監督,加快節能管理監督體系建設, 大力發展節能中介機構和服務體系。五是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逐步建立起符合國情,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節能管理體系和新的運行機制。六是在示范的基礎上,逐步推動政府機構帶頭節能,降低政府機構自身能耗,減少公共財政支出。七是要加大節能信息傳播、節能宣傳和培訓力度! ≌浴豆澞芘c環!2002年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