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國內最大的“林紙一體化”紙漿生產項目、總投資達82億元的廣西“林紙一體化”工程年產60萬噸化學木漿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已于4月30日通過專家組評審。
專家分析認為,預計到2010年,中國市場對紙和紙制品的需求將達到7000至8000萬噸。利用木材制漿造紙具有便于運輸、技術成熟、產品質量好、清潔環保等諸多優點。目前,全世界造紙原料超過9成是木材纖維,而中國還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比例。為了滿足日益提高的產品質量要求和生態環保需要,實行“以林促紙、以紙促林”的“林紙一體化”將成為21世紀中國造紙業的發展方向。
地處亞熱帶、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片!敝Q的廣西,具備發展“林紙一體化”項目得天獨厚的優勢:具有對速生林生長十分適宜的陽光、溫度和降雨量;可用來造紙的速生林地面積有340多萬公頃;從北部的桂林至南部的北海,都適宜種植速生林,而年畝產木材可達1至2立方米。這些優越條件是中國東北、西北、西南各地省區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從2001年6月開始,廣西有關部門就著手開展廣西林紙一體化產業建設的前期工作:在沿海開展年產100萬噸化學木漿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配套營造500萬畝速生豐產造紙原料林基地項目預可行性研究,以及沿海工業園配套供水水源工程規劃。
據介紹,廣西的這一“林紙一體化”紙漿生產項目的生產原料80%是桉木,20%為相思樹原木。一期建設規模為年產60萬噸商品漂白硫酸鹽木漿,預計年利潤10.4億元,年利稅13.8億元。目前,已有芬蘭、日本、印尼等國家的知名制漿造紙企業前來洽談項目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