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扶風造紙廠的一位副廠長向記者透露:今年8月23日該企業因治污不達標,停產了,有1100多名員工的企業出現了建廠20年來的首次虧損,F在他們準備“卷土重來”,不過前提是關閉原有的麥草制漿工段,杜絕污染。
遭遇扶風造紙廠這樣境況的造紙企業在我省還有很多,這些企業不在“十五小”之列,規模較大,但治污設施沒有跟上,隨著我省環境保護法執行力度加大,只好停產,這是造成我省造紙行業產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今年前8個月,我省紙和紙板產量不足20萬噸,預計全年產量超不過30萬噸,比去年下降25%。特別是銅版紙、膠印書刊紙等文化用紙幾乎不再生產,而我省作為全國四大紙張印刷基地之一,對文化用紙的需求量相當大,如今卻被外地產品占去了市場。
出于環保需要,我省造紙工業必須另覓新途。
從新疆、內蒙古購進商品蘆葦漿板用于造紙,這是扶風造紙廠目前著手的工作。細算一下,買進1噸商品蘆葦漿板現價為3400多元。
而企業自己收購麥草制漿,1噸麥草450元左右,3噸麥草制出大約1噸紙漿,算上加工費,這1噸紙漿價格是2000元,的確便宜。但是,如果投資治污設備,紙漿成本將大幅提升,同時大多數企業無此經濟實力。
用麥草制漿造紙,我省多數造紙企業都曾走過這條路。麥草中含雜細胞多,所以制漿過程要加入大量的化學藥劑,排放出難以治理的堿性黑液。要治理麥草制漿帶來的污染,必須要高投入。
省造紙協會技術顧問、西北輕工業學院副教授張安龍說,目前陜西紙業的出路在于改變原料的結構,對于沒有治污能力的企業,目前停止麥草制漿,購買商品漿進行生產。待企業規模擴大、實力增強,在有能力保證治污達標的同時再考慮麥草制漿。
的確,現在直接購買商品漿板或漿塊用于造紙的企業越來越多了,如西安銀泉紙業、陜西百特紙業、寶雞五一紙業等。另一些以麥草漿為原料的造紙企業,為提高紙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也開始購買木漿板,將其加入麥草漿中。西安漢興紙業是污染治理抓得早的企業,利用麥草制漿生產衛生紙,規模與效益近年來不斷攀升。該企業的董事長郝九洲說,去年購買的木漿占草漿的10%,今年則上升到15%,他想逐步讓木漿取代麥草漿。
我省現有一些專門從事進購、銷售商品漿板或漿塊的企業,他們對此又怎樣看?陜西信友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強子秦告訴記者,目前陜西市場上商品紙漿的種類越來越多,有東北的木漿、四川的竹漿、新疆的葦漿,還有來自加拿大、俄羅斯等國的商品漿,價格從3000多元到8000多元不等。木漿使用量將超過麥草漿,直至取而代之,這是發展趨勢。隨著糧經作物比例調整、秸稈還田及小麥矮桿新品的開發,麥草原料會日趨短缺。另一方面,草漿生產不出高檔紙,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高檔紙需求量增多,商品木漿的市場將越來越廣闊。
我省有沒有造紙用林基地來生產商品漿?目前沒有,不過今年我省造紙協會的會員談得最多的話題是:結合“山川秀美工程”實現陜西造紙用林產業化。記者在省造紙協會了解到,陜西造紙工業要發展,必須走造林用紙規模化、產業化道路,眼下造紙協會同省計委有關部門正在規劃我省造紙林基地的營造,同時也鼓勵造紙企業跨地區、跨行業建造紙林基地,確定好主伐、輪伐期,將“山川秀美工程同造紙用林產業化相結合,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同時,實現林紙一體化,形成良性開發模式”。
利用廢紙制漿,生產再生紙。當前這一做法給我省一些造紙企業帶來了新機遇。采訪中記者獲知,紙廠收購1噸舊報紙價格在1200元至1500元,大約1.28噸廢紙出1噸再生紙,1噸再生新聞紙市場價格為4800元左右,而1噸純木漿制成的新聞紙售價則在5600元到5800元。另外,舊書報制漿脫墨過程中,排放廢液少,易于治理,但再生紙只能反復利用3次。
環保執法力度的加大,迫使我省造紙工業的原料結構從根本上得以改變,這對其健康成長、提高自身市場競爭素質顯然是有積極意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