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紙業印藝企業數據搜索展會社區 服務
 



貴州銅仁:7000多萬畝造紙林 帶動全區經濟發展

  銅仁地區積極發展林業產業建設,確定以發展30萬噸木漿造紙企業為龍頭,帶動全地區楊樹基地建設,最終實現綠山、富民、強縣、富行業及全區經濟。如何讓林業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的統一起來,銅仁林業走過了一段曲折的路。過去只重視經濟效益,森林被大肆砍伐,林業對財政的貢獻在一些縣高達一半以上,森林覆蓋率曾一度降至不足20%,水土流失,生態惡化。

  1990年,省委、省政府關于十年綠化貴州的決定出臺后,銅仁地區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籌集各類資金1.86億元,造林7000多萬畝,荒山變綠,生態效益顯現,森林覆蓋率升至33%。生態效益上去了,而經濟效益卻沒上去。特別是1998年實施天然林禁伐,規定江河源頭及公路兩側等林地禁伐或限伐,而這些地段都是過去由于運輸方便,砍伐最為徹底的地方,利用各類資金和貸款造林有很大部分都在這些地方,禁伐對造林還貸、縣財政收入等問題影響極大。銅仁地委、行署及林業部門深知這些問題不是天保工程帶來的,而是長期以來林業經濟沒有很好適應市場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要求而逐步積累起來的,天保工程只是加速了這些矛盾和問題的暴露。天保工程實施的第二年,銅仁行署作出關于加快銅仁地區林業產業化建設的決定,成立了銅仁地區梵凈山林業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采取“公司+政府+農戶”的基地建設模式。

  目前,已在印江栽種楊樹7萬畝,全區已達20萬畝。試運行兩年來,已摸索出一條適用項目管理的辦法和技術操作規范,參與該項目的廣大農民和基層政府積極性很高。農民在栽種楊樹時,從挖坑、栽種到管護等環節都能得到收益,基層政府在稅收上可得實惠,國家則得到荒山常綠的生態環境,形成了利益共同體。結合本地區實際,銅仁決定發展30萬噸木漿造紙為龍頭,以基地建設為重點,以產業開發公司為紐帶的林紙業集團。

  今年5月下旬,地區計劃局、輕工局、林業局組成聯合考察組,對岳陽紙業集團木漿造紙及原料基地建設、南京中國造紙研究開發中心進行了綜合考察,現正在制定優惠政策,準備吸引國內外企業獨資或合資辦廠。


相關報道: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