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紙業印藝企業數據搜索展會社區 服務
 



中國林紙結合降低消耗提高企業效益 凈化環境改善紙業聲譽

  世界上林紙產業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挪威、芬蘭、瑞典等)都是林紙結合的,這是保證造紙原料供給和提高企業競爭力以及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手段。自80年代初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印尼、泰國和日本的外商到我國南方投資植樹造林,這一事實說明營造人工林,來生產造紙原料,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亞洲紙業公司(APP)在中國發展紙業的同時,為保障造紙工業的原料供給,降低生產成本,更加重視發展林業基地的建設。近年來,APP已經在廣東韶關、清遠,廣西欽州,江蘇鎮江以及安徽等地陸續建設一批速生林基地,在海南計劃以6年時間投資14.56億元種植林地。該計劃已于1997年實施,到2000年底已造林4.54hme2。這些林木長勢良好,木材蓄積量迅速提高,并逐漸顯示出對當地生態環境的良好作用。

  在國內以木材為主要原料的制漿造紙企業正在積極規劃建設制漿造紙林基地。如湖南岳紙集團早在1993年就在國內率先走出一條“林紙一體化持續發展造紙”的路子。總經理王祥在“洞庭湖綜合治理與林紙經營一體化”研討會上呼吁發展生態紙業,提倡學習外國造紙工業發達國家的先進做法。如加拿大是世界造紙工業最發達國家之一,其日產2000噸的紙廠,可以做到不用一根原始林木,主要是因為加拿大的造紙廠都與森林工業結合,與植樹造林結合。岳紙集團利用洞庭湖特點,先后引種了意大利楊、火炬松、濕地松等多種喜水耐淹的速生樹種,造林面積已達1萬hme2,且大部分已進入輪伐期,減少了紙廠對原始林的依賴。

  福建省林紙結合正在穩步快速發展,省輕紡工業總公司規劃,到2005年,南紙集團投資1.98億元,建成人工林5萬hme2。青州紙業公司林業基地建設也已啟動。邵武、龍巖、龍溪、將樂等企業也在積極自辦林場,爭取在全省實現林紙結合的重大突破。

  專家認為,在我國西部地區開發人工林,對保護生態,發展造紙工業具有深遠意義。中央決策開發西部,改善大江、大河的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大力營造人工林,提倡退耕還林,促進林業大發展。原國家輕工業局在寧夏召開了“美利紙業集團林紙一體化,新世紀戰略工程”論證會,工程總投資42億元人民幣,營造6.67萬hme2速生楊基地,建設30萬t/a楊木化機漿、35萬t/a涂布白卡紙和微涂印刷紙生產線,走林紙共同發展之路。內蒙古盤古集團在巴彥淖爾盟建設兩片綠洲,一片是河套,因有得天獨厚的黃河灌溉,可造就荒漠、半荒漠區的人工綠洲;一片是烏蘭布和巴盟南部,因有黃河水和豐富地下水源,也可營造人工綠洲。

  云南思茅國家現代化林業開發區和清華大學科技園達成協議,雙方共建2萬hme2的滇南造紙林基地。思茅地區是云南省林產加工工業基地,國家計委正式批準成立現代化林業開發區,以商品用材林為主,計劃投資43億元。思茅全區林業用地約300萬hme2,植被覆蓋率為44%,活立木蓄積量為2.33億立方米,被稱為“綠色明珠”。今后雙方共同進行的造紙專用林培育,將進一步促進當地林業紙業的發展。

  最近,中國進出口銀行與山西、陜西和內蒙古三省區林業廳分別簽署轉貸協議,為他們提供總金額120億日元的植樹造林項目貸款。此次轉貸的日元主要用于三省區75個縣(旗)造林,規?傆嫞常岸嗳fhme2,同時改擴建苗圃和采種基地1萬hme2。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積極開展植樹造林。一些具有資金和技術力量雄厚的企業正著手組建林紙一體化的企業集團。這種集團擁有一定規模的制漿造紙企業和相應的原料林基地,實行從選種、育苗、造林、采運、加工、制漿、造紙一條龍經營和資產一體化管理。


相關報道: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