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造紙工業在原料結構上已確立了以木材為主要纖維的生產體系。根據國際造紙工業發展經驗,我國造紙工業必須調整原料結構,加快發展木材紙漿,盡快趕上林紙一體化和紙業現代化大國。
當今世界造紙工業在生產技術上已形成了高速、高效、高質量、低污染、連續化和自動化的作業系統;在原料結構上已確立了以林木為主要纖維的生產體系,木材纖維原料比重已達95%?梢钥闯,世界造紙工業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這樣的生產和技術水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力發展木材制漿造紙。根據國際造紙工業發展的經驗,應站在戰略高度去研究我國造紙原料結構,并加快進行調整,把造紙原料結構盡快轉到以木漿為主的基礎上,跟上林紙一體化和紙業現代化大生產的國際潮流。
世界上林紙產業發達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挪威、芬蘭、瑞典等)都是搞林紙結合的,這是他們保證造紙原料供給和企業競爭力以及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手段。90年代以來,外商紛紛在我國廣東省大規模投資林業,以生產用于制漿造紙的原料。這一事實告訴我們,營造人工林提供生產造紙原料,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外商在我國投資造林始于1988年,到1995年已有十多家大型跨國公司在海南規劃開辟23.3萬hm2造紙林地,將率先采用基因技術植樹造林,使輪伐周期縮短到5年左右。金光集團在中國造林企業目前有5家,種植面積已超過60萬畝。
在國內,以木材為主要原料的制漿造紙企業正在積極規劃建設制漿造紙林基地。
湖南岳陽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祥在“洞庭湖綜合治理與林紙經營一體化”研討會上呼吁發展生態紙業,提倡學習外國造紙工業發達國家的先進做法。加拿大是世界造紙工業最發達國家之一,其日產2000噸的紙廠,可以做到不用一根原始林木,主要就因為加拿大的造紙廠都與森林工業結合,與植樹造林結合。王總經理呼吁,將植樹造林、森林工業和造紙業看成一個產業鏈,走產業化之路,發展生態造紙業。
1993年朱容基總理視察洞庭湖區,作出了“大力發展林業,在蓄洪區種樹,既有利于防洪,又可作為造紙原料,湖區在這些方面還大有文章可做”的指示。岳陽紙業集團利用洞庭湖特點,先后引種了意大利黑楊、火炬松、濕地松等多種喜水耐淹的速生林,造林面積達1萬hm2,且大部分已進入輪伐期,減少了紙廠對原始林的依賴。
福建省林業正在穩步快速發展。福建省輕紡總公司規劃,到2005年南平紙業集團公司和青州紙業公司將分別建成規模為5萬hm2、10.67萬hm2造紙原料林基地,邵武、龍巖、龍溪、將樂等大型造紙企業也在積極自辦林楊,爭取在全省實現林紙結合的重大突破。
專家認為,在我國西部地區開發人工林,對保護生態和發展造紙工業具有深遠意義。
中央決策開發西部,改善大江、大河的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大力營造人工林,提倡退耕還林,促進林業大發展。
國家輕工業局在寧夏中衛召開了美利紙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林紙一體化新世紀戰略工程論證會,工程總投資42億元人民幣,營造6.67萬hm2速生楊樹林基地,建設30萬t/a化學機械楊木漿、35萬噸涂布白卡紙和微涂印刷紙生產線,走林紙共同發展的新路。
(200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