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貿部發布公告,決定即日起對原產于韓國、日本、美國和芬蘭的進口銅版紙正式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從公告發布之日起對進口產品傾銷及傾銷幅度進行調查和確定,國家經貿委負責對國內產業的損害進行調查和確定。
據悉,這是中國加入WTO之后政府受理的第一宗國內企業對國外進口產品的反傾銷申訴案件。
國外廠家得寸進尺
從江蘇金東紙業、山東泉林紙業等當事企業獲悉,自前年以來,韓、日、美、芬等銅版紙生產大國為了緩解國內經濟壓力,同時繼續保持在中國銅版紙市場的壟斷地位,對中國采取了低價傾銷策略,向中國大肆傾銷銅版紙,使中國銅版紙企業產量一度積壓。尤其是近兩個月來,日本等國更是加大了傾銷幅度,在中國市場上大量低價拋售其銅版紙。為此,江蘇金東紙業、山東泉林紙業、山東萬豪紙業、上海江南造紙廠等國內主要銅版紙生產企業首次聯合起來,于去年12月底正式向中國反傾銷調查機關提起針對上述四國的反傾銷申訴。
據悉,早在國內銅版紙企業正式提出反傾銷售申訴之前的去年8月13日,金東紙業(江蘇)有限公司、山東泉林紙業、牡丹江大宇制紙、山東萬豪紙業、上海江南造紙廠這5家占有國產銅版紙80%生產能力的企業,曾與6家韓國銅版紙企業就韓國向中國市場傾銷銅版紙舉行過談判,韓方企業當時承諾在去年9月份提高對中國出口的銅版紙價格和減少對中國出口銅版紙的數量,但事后未有實質結果。
四國傾銷造成本國企業大虧
代理此案的北京市環中律師事務所稱,此次韓、日、美、芬等四國出口至中國的銅版紙價格約低于其本國價格2成以上,存在明顯傾銷行為。初步調查表明,上述四國對我國的傾銷已造成中國銅版紙廠商的巨額虧損,使其吸收就業能力和正常的財務運作受到直接損害。而實際上,截至前年年底,國內銅版紙企業年產能力已達100萬噸左右,具有起點高、質量好、消耗少、成本低、競爭能力強的優勢,到2003年,國內銅版紙生產能力將達到200萬噸的年生產能力。
“鑒于進口銅版紙低價傾銷對中國銅版紙企業造成的巨大損害,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依靠中國造紙協會的支持,向有關部門提起反傾銷申訴,要求這些出口國立即停止對中國銅版紙市場的傾銷。如果美、日、芬等國不向中國市場傾銷銅版紙,國內幾家主要的銅版紙企業能滿足國內一年160多萬噸市場規模的絕大部分。”牽頭負責此次反傾銷申訴的紙業龍頭——江蘇金東紙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明中方企業的嚴正立場。
中國企業應以WTO規則維權
中方當事企業還表示,加入WTO之后,傳統管理進口的行政措施和手段將被限制或取消,因此,中國企業應盡快懂得如何應用WTO規則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此次反傾銷申訴的目的不是要趕走國外同行,而是要堅持WTO所倡導的公平競爭原則,規范中國銅版紙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