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華紙業網周在峰報道) 11月26日,銅版紙反傾銷初裁正式公布,初步裁定原產于韓國、日本、美國的銅版紙存在傾銷,決定對這三國的銅版紙征收保證金。反傾銷初裁結果出來后,國內銅版價格該怎樣走,向哪個方向發展?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綜合目前的情況,銅版紙價格大致有以下幾種走勢。
一、市場價格略有回升,但不會有大的波動。持有這一觀點的大多為造紙企業。在采訪APP中國總部副總經理鄧德永先生時,他認為銅版紙價格不會大幅上漲,只能是恢復到一個合理的價位,這是市場的正常反應。泉林紙業的王傳國先生也認為,反傾銷不是“閉關鎖國”,而是為了追求一個公平的市場環境。APP中國總部總經理姚旭升先生則很直接地說“我們不會窩里斗”。
這一點上,造紙企業的觀點出奇的一致,似乎很值得懷疑。不過站在企業的立場上想想,就會理解他們。企業已經深受國外銅版紙傾銷的損害,不但造成了資金上的損失,而且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整個行業都深受其害。反傾銷的勝利來之不易,而且還沒有終裁,如果現在就自己和自己斗起來,就很讓人懷疑反傾銷的真正目的,對目前正在進行的調查也是不利的。
二、反傾銷加劇競爭,價格戰不可避免。在和業內人士交流中發現,不少人認為反傾銷的初步勝利加快了價格戰的來臨。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從今年2月6日國家經貿委和外經貿部對銅版紙反傾銷正式公告立案以來,銅版紙的價格已經略有回調。今年1至9月,韓國、日本、美國、芬蘭四國銅版紙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3%。進口紙淡出后所留下來的空缺必然要由國內銅版紙填補。
畢竟價格戰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他們必然會趁著反傾銷的機會,利用價格上的戰略重新瓜分銅版紙市場,以此提高自己的份額,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基礎。金東正在上三號機、紫興正在建設二期、大宇除了建設二期,還租賃了天津四廠,其他眾多中小紙廠也上馬銅版紙生產線,面對如此的發展形勢,國內銅版紙生產企業自然不會在此緊要關頭有何失誤。市場是殘酷的,現在就看誰先動手了。
三、不可能有價格戰,提高質量和服務才是出路。從我國銅版紙生產企業的設備和技術來看,目前這些企業并沒有多大的差別,而且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都占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眼前利益固然重要,企業的領導者不會為此放棄長期利益。
價格戰只是一種手段,雖然目前國內銅版紙價格市場仍然處在混亂之中,但打起價格戰的幾率不大。畢竟,市場已經讓國外銅版紙給鬧的很亂了,剛剛有了點機遇,如果為了占領市場而自己打起來,這只會使國內銅版紙市場更亂,這不是企業所希望的,也不是經銷商和消費者所希望的。如果企業只會打價格戰,那只能說明企業還不成熟,即使暫時得到了份額,早晚還會丟掉。
眼下企業首先要解決的是原料供應問題,還要應對入世后國外紙業巨頭的進入。紙張關稅平均將逐步降至5%—6%,進口紙的增加勢必將對我國紙張市場和缺乏競爭的生產企業造成較大的沖擊。銅版紙企業要想借此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必然要進一步提高品質、服務,要著眼于全球競爭。只懂得打價格戰的市場是不成熟的市場,打價格戰的企業也決不會在市場上長久立足。
四、市場變化微妙,價格是升是降左右為難。從現在的情形來看,事情頗有些微妙。截止目前(12月2日)反傾銷初裁剛剛出來一周的時間,市場卻沒有任何反應。從外面看來,市場似乎很平靜。其實不然,更大的困惑是,企業不知道該如何走這步棋,又該把這步棋擺在哪兒。此前的二三個月里,銅版紙價格一直呈下降趨勢,此時陡然提升,不但市場難以接受,恐怕受傷的還是自己。價格下降的可能性隨著反傾銷的勝利也大大減小,如果再下降,難過的可不僅僅是造紙企業了,經銷商的日子也決不好過。
降也不是,升也不是,這正是目前銅版紙企業的困惑。市場只好在看似平靜的情況下保持穩定,醞釀著下次的變動。據了解,目前進口銅版紙已經上調了200-300元/噸。國內銅版紙還沒有變動,不過有消息說泉林的價格在近期內會有所變動,這將意味著什么?市場是試金石,時間證明一切。 |
聲明:本文版權屬本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