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1日,國家一次性調整了海關稅號為4801-4816(紙、紙板)的出口退稅率,由13%調整為零。這就意味著從2004年開始,造紙行業不再享受出口優惠。在這之后,國家曾多次調整出口退稅政策,但每次造紙業都被排除在外。原因就是造紙業是高污染、高能耗行業,國家不鼓勵這種粗放式的發展。
隨著新技術的逐步使用,造紙業污染和噸紙能耗正在逐漸降低,行業形象也在慢慢的改善。但是,總有一些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不顧對環境造成危害,直排、偷排,損害行業形象,給行業抹黑。
2012年4月,大楓紙業被曝污染長江。查閱大楓紙業的相關信息不難發現,自2007年起,大楓紙業多次污染事件被曝仍在繼續偷排。
同樣在2012年4月份,白云紙業污染時間被曝。白云紙業有配套的污水處理設施,但依然成為擺設……
中國紙業戰略專家郭永新認為,"十二五"期間,國家政策調控要向精細化方發展,要定向、精準調控,不能不分對象實施完全一樣的政策,國家應該針對環保水平高的企業,實施鼓勵出口的優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