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突現拐點中國造紙迎來世紀變局
直面全球競爭內資航母須坐主導席位
前言
中國造紙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連續6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造紙生產和消費國,F代造紙工業具有鮮明的特點,不同于一般日用消費品,是技術、資金、資源、能源密集型,規模效益顯著,連續、高效生產的基礎原料工業。
造紙產業關聯度大,在造紙產品總量中,80%以上作為生產資料用于新聞、出版、印刷、商品包裝和其他工業領域,不足20%用于人們直接消費。造紙業對上下游產業有一定拉動作用,是中國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造紙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大量涌現,逐步占據大部分市場。國有企業經過市場洗禮,開始萌發新的活力。中國造紙產業結構格局在民營、外資和國有的激烈競爭中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由于中國造紙行業外資企業的特點,華人外資占有一定的數量和份額,在本報告中仍劃歸為外資企業。
在中國造紙工業持續增長中,迅速成長起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企業(集團),他們是當前中國造紙企業中的佼佼者,各具特點,獨領風騷。在這些大企業中,外資企業憑借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內資企業以勤勞敬業和機制靈活的特點立足國內市場,并開始參與國際競爭。中國造紙市場正在經歷新世紀以來的最大變局。
為深入了解中國造紙業當前的不斷調整的產業結構、風云變幻的市場格局、內資與外資企業的競合關系、造紙大企業在產業中的作用和地位等,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進行了針對中國造紙大企業的調研工作,并聯合媒體到山東、廣東、浙江、江蘇、河南、湖南等國內造紙主要省市進行調研,與李洪信、李建華、曹振雷、李樹儉等企業家進行深入交流,采訪了余貽驥、胡宗淵、胡楠、任永森、郭永新等業內知名專家。
紙業商會經過多方努力,獲得大量第一手資料和數據,在國家最新政策的指導下,利用國家統計局權威數據,對造紙業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結論:
——造紙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研究造紙大企業發展有很大的重要性
——中國造紙業蓬勃發展,行業即將進入“拐點”
——中國造紙產業和國際上差距仍然很大
——大企業是我國造紙產業的主導力量
——內資造紙企業將擎起民族造紙業的大旗
——外資企業對中國造紙產業安全產生威脅
最后,紙業商會針對行業現狀提出了促進我國造紙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希望本報告能為中國造紙業提供有益的參考,促進我國造紙業持續健康發展。本報告共分七章,以下是正文部分。
一、造紙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造紙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造紙業關系著國家的經濟、文化、生活、國防等各個方面,是工業和生活的基本原材料,用途遍及文化、教育、科技和國民經濟的眾多領域,滲透到了國計民生的各個方面。在國際上,紙張的消費水平代表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科技與經濟的發展水平。在發達國家,造紙工業產值在各工業行業中約居第10位,是國家支柱產業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國造紙工業起步雖晚,但發展較快,2006年我國造紙工業總產值在全國39個工業行業中位列第17位,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2%。“十五”以來,我國造紙業的持續穩定增長,工業總產值年增長率保持在14-20%,行業增長速度明顯高于GDP的增長速度。特別是2003-2005年,造紙工業總產值增長率保持在18%以上,中國造紙產業進入行業增長快速通道。

圖1 造紙工業總產值在全國39個行業中列第17位
我國造紙企業和國家企業整體相比,企業規模明顯偏小,營業收入不高。根據2007年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企業數據統計,100強企業的營業收入合計113827.74億元,平均收入為1138.28億元。中國造紙企業100強營業收入合計為1297.96億元,平均收入為12.98億元,中國企業百強收入水平是造紙企業百強的87.7倍,而且造紙行業沒有一家企業進入中國企業百強。但這也表明,我國造紙產業正處于成長發展階段,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造紙工業總產值(億元) |
1064 |
1204 |
1398 |
1709 |
2103 |
2622 |
3119 |
年增長率(%) |
|
13.16 |
16.11 |
18.20 |
18.74 |
19.79 |
15.93 |
GDP(億元) |
89468 |
97314 |
105172 |
117390 |
136875 |
182321 |
209407 |
GDP年增長率% |
8.0 |
7.3 |
8.0 |
9.1 |
10.1 |
10.4 |
11.1 |
表1 2000-2006年中國造紙工業總產值及增長率

圖2 2000-2006年中國造紙工業總產值及增長率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推動了人類的文明和進步。目前,我國造紙業發展態勢良好,把國內造紙產業做大、做強,使造紙業成為中國的優勢產業,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研究造紙大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內資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主體,大企業是產業發展的支柱,分析和研究內資大企業的發展、現狀、趨勢和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貫徹國家戰略部署,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調整造紙工業原料結構,降低水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草漿生產線,在有條件的地區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
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認真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嚴格市場準入標準,控制新增產能;推動企業并購、重組、聯合,支持優勢企業做強做大,提高產業集中度;依法關閉那些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通過調整投資結構、擴大消費需求等措施,合理利用和消化一些已經形成的生產能力!
今年以來,國家加大了對節能減排和污染整治的力度,8月17日,國家環保總局專門召開了“2007年環保專項行動造紙行業專項督查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要通力協作,深化落實各項污染減排政策措施,開展全國造紙行業專項整治督察,共同推進造紙行業結構調整和污染減排工作。
國家和政府對造紙行業的發展非常關注,對造紙企業發展現狀,特別是內資大企業的發展進行研究,對改變造紙工業發展觀念,推動產業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明確內資企業定位,影響政府做出決策
在造紙行業,內外資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盡管雙方都在發展壯大,但在二十多年的過程中,內資企業受到來自政府、市場、外資和國外的深刻影響。
國家近年來相繼發布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給予外資企業更多優惠政策,內資企業在生產經營、資金利用、項目審批、產品出口、設備引進等方面受到影響。國有企業歷史負擔重,設備老化,人員冗繁,目前經過改制而重新呈現生機的企業寥寥無幾。同時,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相比,在資金、管理、技術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生產經營及長期發展面臨著十分沉重的壓力。
造紙業是充分競爭的市場,雖然內資企業面臨眾多壓力,但在近年來一直發展快速,一批內資大企業脫穎而出,并支撐著中國造紙產業的發展壯大,使中國已經連續6年成為世界第二大造紙國家。內資企業將承擔著中國造紙業健康發展的重擔,內資大企業將是中國造紙產業發展的標桿。
因此,行業要明確內資大企業定位,通過各種途徑傳達內資企業的呼聲,讓國家相關部門和領導了解造紙行業,意識到內資大企業的重要性,在政策和決策上,為企業營造良性的發展空間。
(三)、指明產業發展方向,保障行業產業安全
目前,我國造紙產業結構不合理,原材料短缺,地區布局不均,制約了產業的發展。研究我國造紙產業的發展趨勢,造紙企業發展現狀,內資企業存在的問題,外資企業具有的優勢,將對整個行業具有良好的引導作用,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
分析造紙行業與中國工業發展的關系,研究發達國家造紙產業的發展特點,對比我國造紙產業存在的優勢和劣勢,找出與國際造紙業間的差距,解決中國造紙業面對的問題,使我國造紙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造紙內資大企業面對著國外資本和造紙巨頭的強勢進入,同時也承受著眾多小造紙企業的激勵競爭,市場環境比較惡劣,市場行為需要規范。內資大企業承擔著發展中國造紙產業,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保障產業安全運行的重任。研究內資大企業將促進我國造紙工業更快更好的發展,使中國早日成為名副其實的造紙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