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適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今年的國際森林日以“森林:食物的寶貴來源”為主題,深刻揭示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主體的多維價值。作為陸地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寶庫和碳匯系統的核心載體,森林正以蔥蘢綠意詮釋著"兩山"理念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意義,彰顯著人類永續發展的自然根基。 作為"林漿紙一體化"模式的先行者,APP(中國)自1995年開始大規模植樹造林,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種進29.3萬公頃土地。 翻開APP(中國)的ESG答卷 一組數據見證著科學營林的綠色豐碑 自營林總面積292.963公頃,同比增長2.31% 年產苗木3.132.8萬株,同比增長62.95% 自營林固碳量4.583萬噸二氧化碳,森林碳匯凈增量99萬噸二氧化碳 272.494.87公頃自營林通過CFCC/PEFC-FM認證,占比93.01% 自營林供應APP(中國)旗下漿廠的木材原料經過CFCC/PEFC-FM認證的比率100% 自營林通過ISO14001認證的比率59.67% 自營林高保護價值(HCV)評估比率51.13% 高保護價值監測: 與自然「共享」土地 在云南瀾滄的密林深處,紅外相機捕捉到野牛群悠然覓食的身影,廣東林區的巡護員驚喜邂逅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APP(中國)每年對自營林進行高保護價值(High Conservation Value, HCV)監測,為珍稀動植物建立"生態特區",用特殊管護措施守護這些自然精靈。當商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在同一片土地共生共榮,APP(中國)用行動詮釋著"共享地球"的意義。 科學營林 讓災害「退退退」 面對臺風、凍害、病蟲害等自然挑戰,APP(中國)以科技筑起森林健康長城,讓每棵樹木都能在風雨中挺拔生長。 
以APP(中國)位于廣東的林地為例,為有效防治和控制桉樹青枯病的蔓延和爆發,APP(中國)引種LH1和L11等高抗青枯病桉樹品系,并持續與林科院熱林所、華南農業大學的專家進行交流合作,開展防治青枯病技術難題攻關工作,加強林地病蟲害的防治探索。 促林生長 有效提升木材供給能力 APP(中國)林務一直將提高林地每年每畝平均生長量(mean annual increment,MAI)作為林務核心工作之一。2023年,APP(中國)林務技術中心編制了《MAI3.0營林模式簡要技術規程》,并長期深耕苗木品系的研究和培育,切實推動提高MAI的目標行動。 針對江西贛州、云南文山、廣西北部等高寒山區的林場近年來多發寒害情況,APP(中國)林務技術中心與中國林科院速生樹木研究所專家開展合作,選定優良的鄧恩桉家系作為高寒地帶的主要經營樹種,并計劃建立鄧恩桉種子園用于種子生產,以滿足高寒地區林地的經營需求,也能有效盤活連續多年發生凍害的林地。 APP(中國)以29.3萬公頃科學營林踐行著“兩山”理念,書寫著企業責任與生態文明的雙向奔赴。值此國際森林日,愿每片綠葉都成為連接人與自然的紐帶,讓“綠水青山”的承諾永續。 *以上數據及案例均出自APP(中國)2023年可持續發展暨ESG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