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山區鵝湖鎮東與蘇州相城區接壤,北與常熟市交界,處在蘇錫“漕湖—鵝真蕩”生態綠色一體化協同發展示范區的“核心”。這里,擁有印刷包裝及配套企業300余家,是聞名遐邇的“彩印之鄉”;這里,河蕩眾多,還是養殖甘露青魚的“水產之鄉”。然而,集聚的印刷產業帶來的VOCs排放問題,密布的河道溝渠帶來的水環境治理問題,讓得天獨厚的稟賦變成了發展道路上棘手的難題。 如何筑牢生態本底,讓天更藍、水更清,不負時代賦予這塊“福地”的光榮使命?近日,記者進行了探訪。 印刷集群整治 從灰蒙蒙到一年200多個藍天 站在6樓辦公室窗前,程鳴棟望著窗外的藍天深吸一口氣,感慨道:“幾年前,這外面灰蒙蒙一片,窗子都不敢打開!倍F在,不僅一年能看到200多個藍天,遇到大氣擴散條件好的時候,還能一眼望到蘇州大陽山景區。 程鳴棟2007年由上海離職回到家鄉后,從父親的手中接過了現在經營的這家金湖彩印包裝公司。2020年,鵝湖鎮在全市率先開展包裝印刷產業集群VOCs專項整治,他也是第一批投入環保技改“浪潮”的經營者。“每年都花錢買智能設備,光今年就已經買了3臺全自動組裝機!彼f,有了這些設備,不僅減少人力,更大大降低工序中的用膠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所以該花的錢還得花”。 閑暇之余,程鳴棟常去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追”各類印刷展會,學習了解最新的技術、理念來“武裝”自己!案倪M提升印刷工藝,加強源頭減排和末端治理,助力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彼钪巴獾乃{天來之不易。 離程鳴棟公司5分鐘車程的無錫德華彩印包裝有限公司是一家外企,早在5年前就投資2000多萬元,引進了一套帶有吸附濃縮轉輪的RT0焚燒有機廢氣處理設施。“所有印刷生產線上的廢氣排風管全連接到了RT0上,VOCs去除率超過90%!毕嚓P負責人顧福平說,設備上馬后,進入廠區再也聞不到濃濃的溶劑味了。 鵝湖鎮生態環境科科長蘇明介紹,經過3年的整治,鵝湖鎮135家包裝印刷企業“綠色”指數顯著提升,其中98家完成了廢氣處理設施改造,13家使用VOCs質量占比低于10%的水性油墨,24家關停了印刷工藝!皫啄昵,鎮上高高的煙囪隨處可見,廢氣直排現象嚴重!痹陬櫢F窖劾,如今的鵝湖鎮上空,藍天白云、碧空如洗。相關數據顯示,鵝湖鎮去年優良天數為291天,今年1—4月,PM2.5平均濃度為38.1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達88.33%。 河道精準施策 7.99平方公里水域煥然一新 頂著烈日,鵝湖鎮河道治理科科長周祥又來巡河了。全鎮238條河道,不管是市、區級重點整治河道,還是各村(社區)的村級河道,存在哪些問題,又用了哪些整治措施,他都了如指掌。 “鎮里河道數量占了全區三分之一,基礎大、底子薄!敝芟榛貞,2021年以前,鵝湖鎮優Ⅲ類河道僅有區區兩位數。如何“扮靚”河道顏值,愛琢磨的他自從開始和水打交道以后,就想盡辦法治水護水。 就拿五星河來說,這條泄洪排水的鎮級河道全長2.6公里,地處鵝湖鎮工業園區,周邊生產型企業120多家、餐飲店20多家,經常出現“晴天排水”現象,2022年前水質常年為劣V類。為徹底改善河道水質,解決岸線管口混流等問題,周祥大膽采用了筑壩抽水的“藥方”。 “我們在支浜筑上五六個鋼管壩,花5天時間抽干8萬多立方米的水,方便溯源整治!彼榻B,通過CCTV影像排查,能準確定位每一個混流管口的問題及原因,再交辦職能部門及村(社區)進行整改。這種“土洋結合”的手段,共發現問題21處,3個月內便全部解決,整改率100%。整治后,五星河水質改善較大,截至今年5月,已提升至Ⅲ類。 走進周祥不足20平方米的河道治理科辦公室,就像進入一個作戰指揮部,全鎮水系圖、河道整治進度及每條河的河長名字都一一掛在墻上,一目了然。清淤疏浚、控源截污、加裝曝氧推流、種植水生植物……每條河道“對癥下藥”后,鵝湖鎮7.99平方公里的水域煥然一新。 周祥欣喜地告訴記者:今年1—5月,望虞河等14條市考河道斷面均值達到Ⅲ類,完成率100%;鎮村河道中,23個河長制監測斷面Ⅲ類水均值22個,五星河、楊家浜、楊巷上浜3條鞏固提升河道均已達Ⅲ類;198條村級河道Ⅲ類水斷面提升至150個,比例上升至75.8%,穩定消滅劣Ⅴ類河道。 踐行“雙碳”戰略 期待持續探索擦亮生態底色 入夏以來,甘西路上的東浩橋南北兩側排口上各多了一座水泥蓋子密閉的截流井,南側井內伸出的黑色管子,一路向北緊貼橋下繞到北邊綠化帶內接入污水管網;北側的截流井尚未完工投用,與之連接的排口不時有水流入河中,濺起的浪花引得小魚兒在此逗留嬉戲。 “你們瞧,今天是大晴天,排口中流出的肯定不會是雨水,那就必然是污水了!睅в浾攥F場探訪的周祥,描述了自己科室創新嘗試的“混流管口末端截流提升工程”:在截流井內設一個沉淀池和提升泵,將非汛期的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沉淀再提升至就近的污水管網,減少排污對河道水質的影響。“計劃改造12個排口,下月全部完成,涉及7條河道,從已竣工投用的8座截流井來看,效果明顯,晴天的污水不會再直排河里了! 對于這個因地制宜的治污方子,此前在鵝湖鎮攻堅辦工作的周祥頗為滿意,卻也流露出些許無奈。 去年檢查甘西路沿街商鋪的排污設施時,周祥和科室小伙伴們發現,60多家商戶居然都沒有接入污水管網,尤其是菜市場的排污行為很難禁止,不少賣水產的攤主將殺魚污水隨意倒入公共收水井。 “無錫城區的排水達標區建設如火如荼,但鄉鎮財力有限,這次12個排口末端截流提升工程就花了60萬元,若將沿街商戶的地下管子全部挖開來重新鋪設,固然能治本,可這筆不菲的費用誰來出?”周祥坦言,截流井應是現階段最佳的應對之舉,工程設計時還引入物聯網傳感器的巧心思:截污井中水位設置了上限和下限,達到50厘米下限水位,啟動截流、沉淀、提升功能,如果下大雨,水位超過150厘米的上限,截流功能就自動關閉,“只能雨污混流直排河里,靠大雨來稀釋污染物了”。 難以標本兼治,或許是我市不少鄉鎮從部門到企業遇到的共同課題。采訪中,子承父業的程鳴棟也表達了這樣的看法。他說得實在:經過近30年發展,金湖彩印已做到中等規模,肯定要響應政府號召,走綠色化之路,然而對于公司的大多數客戶來說,只有兩個要求,一是質量好,二是價格便宜,“有些客戶甚至明確提出,不要用成本高的環保油墨”;此外,外地彩印廠的低價競爭也給鵝湖地區走綠色技改的彩印企業帶來不小的沖擊,“我們也只能量力而行,很難保證生產工藝、成品全都執行綠色標準”。 “在追青逐綠中踐行‘雙碳’戰略,面廣量大的農村是繞不過去的區域,以傳統魚米之鄉的鵝湖為例,如何持續擦亮生態底色,還需要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踐的不斷探索!痹谟浾卟稍L本的結尾,留下了市生態環境局一位專家的這段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