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興,則城市興,工業強,則城市強。一座城市發展,其背后是無數企業的成長,一個企業的發展,見證的是一座城市的變遷。從2002年山東日照森博漿紙有限責任公司建廠生產,2005年引入外資更名為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一路走來如今已有20年整;赝髽I發展歷程,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與這座年輕而富有活力的城市一起,書寫了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榮”的奮進篇章。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從餐桌到辦公室再到商場中各類商品的包裝,紙,已經融入了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均用紙量的多少和檔次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而就是在二十年前,國內尚沒有一家先進且成熟的漿紙企業可以大量且穩定的提供生產紙所需要的商品木漿,國內市場上所流通的紙漿多以草漿為主,質量低下且對環境破壞嚴重。 為擺脫木漿行業對國外市場依賴,提升自主發展水平,90年代國家開始規劃布局大型木漿生產項目。大量的木材是木漿生產過程中所必需的原料,在國內森林資源緊缺的客觀條件下,進口國外速生豐產林的木材就成了最優方案,如此一來依托大型船只運輸的海上航運交通就成為生產環節中不可忽視的要素。彼時的日照,擁有著貫通南北的深水良港,而現代工業化進程卻尚未起步,實施了“工業帶動”戰略的日照,期待著一個契機,助推當地工業化再發展。大型木漿生產項目的提出吸引了日照的目光,市里對此空前重視,市委專門發文,“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政策的出政策,有主意的出主意,舉全市之力建設木漿項目”。 1992年,山東日照森博漿紙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日照黃海木漿項目”獲當時的國家計委立項,經過八年艱辛努力,項目2000年開工建設,2002年10月一期項目投產。森博自此與日照結緣。世紀之初的日照全市工業只有機械、紡織、化工、電力等28個行業,62個門類,布局散、總量小。作為日照第一個規;钠髽I,森博漿紙單個項目的投資便超過當時全市其他工業的總和,為日照帶來了大量的資金與就業崗位。森博引進制漿造紙行業一流的工藝技術裝備和管理、控制措施,代表了當時中國漿紙企業的一流水平,日照以森博漿紙站在了國內市場擺脫國外木漿控制的最前沿,森博漿紙也開啟了日照工業化的新里程。 承載著日照工業強市希望的森博漿紙,投產后卻遇到了諸多挫折。企業開始運營階段,正值木漿市場的低谷期,銷路難以打開,資金受到嚴重限制;并且由于規模小,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弱。同時,因環保技術、運營經驗問題,生產過程中會散發出異味,這又讓廠區周邊的居民對企業態度急劇轉變。內憂外患,再加上人員管理、企業體制等問題,一時間讓這個剛剛起步的國營企業難以招架。 如何破解眼前困境?經過多方人員的探索與討論后發現,森博漿紙要想謀生存求發展,就必須要擺脫傳統體制窠臼,主動擁抱市場接受競爭,在充分競爭中激發企業活力。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引進外資變成了有識之士的共識。于是,市政府、企業積極與國際制漿造紙巨頭對接洽談,尋求合資發展。而此時,擁有全球領先制漿造紙及環保技術、實力雄厚的新加坡金鷹集團正在國內尋找投資伙伴。 2003年7月,金鷹集團同意日照市提出的擴大生產規模、高標準治理環保問題等要求。2004年5月,市政府與金鷹集團簽署投資協議書;2005年8月,金鷹集團旗下亞太資源集團通過股權轉讓溢價收購森博漿紙公司,更名為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 合資收購之后企業與集團開始了資金技術、管理理念、文化的全方位融合,在碰撞與磨合中,亞太森博獲得了資金與先進經驗。技術改造、提升產能、治理污染、調整結構,全新的亞太森博在金鷹集團的指導下有序整改,在短時間內企業重新獲得了活力,并開始向世界領先漿紙企業陣列前進。 以點帶面,企業與城市共發展 自2005年合資收購之后,亞太森博開啟了連續高速發展之路,現在亞太森博已是世界領先、中國最大的漿紙一體化、漿纖一體化環保企業,也是山東省最大的外資企業,是海外華商信任日照、投資日照的典范,也是日照活力開放,服務營商的一面旗幟。 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后,亞太森博不斷延長產業鏈,積極探索更高附加值生產線。借助產業優勢,在傳統紙漿生產線之外,亞太森博開展了造紙業務,實現企業漿紙一體化發展。2019年,亞太森博再投資9.3億元啟動建設萊賽爾纖維項目,從植物碎片中提取纖維素。企業突破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使萊賽爾項目在2020年5月正式投產。這個項目會帶動了周邊地區纖維素纖維、紡布、高檔紡織面料及特種纖維等產業集群發展。萊賽爾纖維生產線的建成,標志著亞太森博從“漿紙一體化”向“漿紙 漿纖一體化”又一次地成功跨越,為企業帶來新的增長點。這也助力日照成為國家級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基地,推動全市新興產業高端制造的發展。 目前,企業總投總投資從29億元增加到200多億元,企業產品品種多元化,產業跨度從漿紙產業到高科技環保纖維產業,總投資、年產值、稅收都實現了10倍的增長。到2021年,公司就繳納各類稅收(包括海關稅收)14億元,企業積極推行本土化采購、本地化招聘,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公司日照本地員工比例為超過75%。 二十年間,日照從一個依港而生的海邊小城發展為重要的樞紐型城市,亞太森博也已由單個漿紙工廠變為山東省漿紙印刷和報紙產業鏈“鏈長”企業之一。亞太森博根據工廠周邊社區的實際需求,延伸產業鏈,大力扶持社區居民建立各類中小加工企業,使周邊社區每年能從漿紙產業鏈中創造上億元的產值。同時亞太森博還極大地帶動了造林、農業、造紙、印刷、化工、機械、自動化、運輸等相關產業,僅港口就能增加1000多萬噸吞吐量。全市有200余家、全省400多家配套企業與公司合作,可間接帶動全市上萬人就業。 鏈長企業的帶動不僅局限于采購,亞太森博在為相關企業帶來資金同時,還對配套企業進行安全、環保、管理方面的培訓,提升綜合競爭力,并幫助拓展市場,讓配套企業逐步擺脫對鏈主企業的依賴,走上獨立發展道路。每年亞太森博也會受邀派管理人員到日照民營、國有企業進行財務、成本管理、物流講座,將外資企業的運營思路與經驗帶給當地企業,共同打造日照本土企業的集團優勢,一個企業帶動了一片經濟。 魚和熊掌亦可兼得 由于行業特性,造紙企業不可避免地面臨森林保護、溫室氣體排放、能源消耗、廢水排放等環境問題,傳統紙漿企業都會將工廠設址在遠離城區的地方,而亞太森博隨著城市建設,逐漸與100萬人口密集市區接壤,環保問題被提到了更重要的議事日程上。 森博漿紙剛投產時,因為缺乏資金技術與管理經驗,環保問題逐漸暴露,異味問題一度成為周邊居民的心病。這種情況下,是要生存還是要綠色發展?亞太森博交上了自己的答卷:環保與效益并非硬幣的兩面,魚和熊掌亦可兼得。 亞太森博合資后,便以百年品牌為目標予以規劃,企業發展要美名不要罵名,其中最重要的事,就是以負責任的態度將環保問題徹底解決,既然無法改變廠址,那便立足現實解決問題,一步步將污染消滅。集團總部調集了全球優秀的管理、技術、運營人才到亞太森博會診,將廠區中所有可能的無組織漏點進行摸排梳理,逐個解決。 在后續建設中,亞太森博又通過項目合并等方式,將前期生產過程中頑固的污染問題集中攻克。一期項目技術改造完成后,2010年亞太森博二期項目完成擴建,此次共投資113億元人民幣。該項目是全省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利用外資項目,其中項目的環保投資高達30多億元,就連時任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姜大明在現場考察后也稱贊:“這是個環保項目,世界領先,環保投資占總投資的三分之一,這是不得了的。希望媒體要好好宣傳企業在這方面所做的工作! 截至目前,亞太森博在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已經超過50億元,占企業投資總額四分之一,環保投資強度遠超世界其他頭部漿紙類企業15%的環保投資水平。真金白銀的投入、環保設備的升級與流程管理的精進,亞太森博向生產過程中每一項可能造成污染的要素都進行了處理:對于制漿過程中產生的異味,全部進行負壓吸收、凈化;水資源重復利用率達95%以上,堿回收率達99.3%以上;污泥干燥燃燒和批量生產無公害有機肥,用于植樹造林和農業生產,固體廢棄物進行燃燒發電,每年以此發電替代的標準煤超過120萬噸…… 不僅是生產流程嚴格按照綠色無污染標準進行,企業將環保理念融入到投資、管理、意識、考核、細節等企業運作的每一處環節,最終形成了內部從上到下每個員工都注重環保的氛圍,職工提出了10萬多條改善建議、上千個環保金點子,全員積極參與,讓環保理念融入了企業的基因!安皇瞧髽I消滅污染,就是污染消滅企業”的意識也早已深深植入每個人的心中,這也表明了企業對于環保問題寸步不讓的決心。 正因為將環保真正做到了極致,企業的生產也有了充足的底氣,F在亞太森博完全建成了一個透明工廠,以完全開放的姿態迎接社會各界前來參觀。經得起社會的監督不會為應付環保指標而疲于奔命,企業便可以將精力百分百投入到生產與創新之中。 有責任心的企業從不以通過驗收為最終目標,同時還主動承擔起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事業。亞太森博投資近7000萬元、引進新加坡的先進設計和技術建設的城市中水回用項目,平均每天可以回收、再處理城市中水4萬立方米,每年可節省的水量可供20萬個普通家庭飲用。亞太森博還對工廠煙氣進行深度治理與改造,改造后可將紙漿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回收,用于周邊社區供暖。項目運營達標后,可為社區周邊居民提供600萬平方米的冬季供暖,每年可節省標煤可達14.7萬噸,同時減少了煙氣帶水量88.1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8.25萬噸。 現在行走在廠區中,已經聞不到任何異味,環保問題的治理成效,周邊居民感受最直接。“你不提醒我還沒意識到,我多年聞不到木漿廠的氣味了。我們還經常去工廠參觀,讓我們提意見建議”。與工廠一路之隔的東韓家村村民老韓說。亞太森博正安靜地融入到周邊的城區之中,與社區和諧共生。 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同行 作為一名負責任的企業公民,亞太森博深耕日照二十年來,一直將“保護環境,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利民、利國、利業”作為自己所秉持的理念。企業運營過程中專門設立了社會責任部,并將其納入考核。二十年里,亞太森博累計投入上億元用于公益慈善事業。 2015年,全新的日照市圖書館建成并投入運營。從1994年那個日照“老”圖書館建成到新館投用,經過21年的等待,日照市民終于迎來了這座現代化的市級圖書館。運營至今,超過1800萬人次的市民來到圖書館閱讀、自修。圖書館這個日照創建書香社會的重要載體,它的建設啟動資金,便來自于亞太森博3000萬元的捐款,圖書館建成后,亞太森博又陸續捐贈了500萬元的圖書,還捐贈100萬元用于城市書房和少兒圖書館的建設。自此日照的文化基礎設施隨著日照圖書館和一座座城市書房的落地,逐漸豐裕了起來。 資助日照圖書館與城市書房的建設,只是亞太森博支持當地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紙是承載人類文明的重要依托,作為世界著名的漿紙企業,亞太森博以紙為媒,將教育與發展深刻綁定。除捐資建設日照圖書館、城市書房,參與書香社會建設外,亞太森博還設立兒童早期發展中心,助力0-3歲幼兒早期;開展“圓夢行動”,幫助貧困學子圓大學夢、就業夢;同時,企業還獎學獎教,創立教師能力提升項目……在提升日照文教事業發展的背后,都有亞太森博的身影。 共享發展成果,同時共擔途中風雨。2020年初,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前,日照市消毒用品、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告急,亞太森博挺身而出,第一時間無償捐贈600萬元用于疫情防控和1300多噸次氯酸鈉消毒液,惠及全市眾多醫院、社區、村居、學校;在“一罩難求”的2月下旬,多方籌措6萬只口罩,支援身處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新聞采編人員,向醫療衛生用品公司提供口罩包裝用紙板。 扎根日照,與城市共生,促城市發展。二十年亞太森博誕生、求變,引進外資、注重環保,一路走來參與并見證了日照產業興市、開放活市、生態立市的縮影;乜催^去,日照對亞太森博寄托了工業強市的希望,亞太森博給予了強力的回響。展望未來,亞太森博以百年企業為目標,繼續伴日照于高質量發展的藍海之中破浪而行。 (綜合 人民網 齊魯晚報 日照僑聯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