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多點散發,我國社會經濟受到的沖擊影響超出預期,經濟壓力進一步加大。造紙行業遭遇業績大幅下跌的困境,面對國內外復雜局面,時與勢在我,我們需要保持定力和信心,積極應對新問題新挑戰,相信一定能夠繼續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一、造紙行業上半年遭遇業績低迷困境 最新行業數據顯示,2022年1—6月我國紙及紙板產量6772.4萬t,與上期同期的6742.5萬t相比,僅有40萬t的增加。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8.7%,這個數字表示今年上半年全行業的利潤僅為去年的一半。而與此同時,營業成本增長了6.5%,虧損企業數達到2025家,占全國造紙及紙制品企業的27.55%,超過1/4的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虧損總額達到59.60億元,同比增長74.8%。 企業層面,近日多家造紙行業的上市公司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不少企業的利潤預計減少40%~80%?偨Y原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疫情影響,二是原料價格上漲,三是消費需求轉弱。 此外,還存在國際供應鏈運行不暢,國內物流管制等不利因素,導致物流成本上漲。海外漿廠開工不足,進口紙漿和木片成本同比上升等原因。以及能源成本居高不下,致使產品單位成本增加等。 造紙行業此次發展受阻,綜合來看主要還是由于上半年疫情的影響。相對于2020年,當前的困難是暫時的、可預期的,也是可尋找到解決方案的。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信心也就是預期,對企業來說,重要的是要堅定信心!靶判谋赛S金還重要”。行業面對的困難基本是相同的,只有充滿信心,才會以更積極的態度解決當前的困難。信心,主要來自國家強大、行業韌性、市場潛力等幾個方面。 二、信心來自國家強大和經濟韌性 習近平主席多次在重要場合表示: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習主席的重要講話向世界傳遞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底氣。 信心來自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百年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使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走上了強起來的道路。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奮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勝世紀疫情的挑戰。在黨的領導和各項政策的支持下,相信我們造紙行業一定能夠持續穩定發展。 信心來自于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近年來我國堅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面對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的挑戰,中國經濟頂住下行壓力,上半年同比增長2.5%。隨著有效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國內疫情反彈得到有效控制,國民經濟企穩回升。我國增長內生動力加快形成,新動能較快成長,高技術產業的生產、投資均保持較快增長。這些都是新變化、新增長,都是我國經濟的重要驅動力,在新技術、新模式的帶動下,造紙行業正在加快轉型升級、智能制造,走出一條造紙行業的“智造”新路。 三、信心來自造紙行業危機抗壓的歷練 我國造紙產業是在歷經多年磨礪中成長壯大起來的,持續嚴格的環境政策措施,倒逼造紙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和抗壓能力,日益完善面對和解決困難的戰略方案,造紙企業各項能力的提升,也在加速推進我國造紙產業結構升級。 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是我國造紙企業面對的嚴重考驗,當時很多企業還沒有從快速增長的慣性思維中走出,遭遇危機困境時不少企業充滿緊張和無措,經過這些年的艱難調整和適應,如今我國造紙企業已經能夠平靜對待。這種心態的改變,是行業壯大、企業成熟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的提升。 一是造紙行業基礎的提升。當時造紙行業發展速度較快,造紙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不高,主要是由于當時的落后產能較多。如今我國造紙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生產裝備水平更加先進,產品品種更加完善。原料保障、供應鏈安全都有了大幅提升。這些基礎建設都給今天造紙行業奠定了更好的發展基礎。 二是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當時造紙企業的管理意識不強,相對比較粗放,存在不少短板,部分企業甚至沒有危機應急管理措施和方案。如今越來越多的造紙企業加強管理建設,管理理念不斷強化,管理制度不斷完善,面對危機更加從容,也有更多手段來解決困難。 三是國際競爭能力的提升。當時我國造紙產業大而不強,整體來說,內功不足,產品質量相對國際競爭對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今中國造紙產品已經能夠完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占據國內市場主導地位,并憑借規模和性價比優勢,開始走向海外。2022年上半年我國造紙及紙制品出口交貨值達到350.50億元,同比增長36.1%,出口為歷年最高值。 四、信心來自我國內需市場巨大潛力 越是面對困難挑戰,越要全面辯證看待經濟形勢。世界銀行最新研究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可能將進入“低增長和高通脹”的“滯脹期”,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下滑至2.9%。 相對于全球經濟低迷的是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看好。世界銀行預計中國GDP明后年將再度處于5%以上的增速水平。全球看好中國的根源在于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國內基本有此共識,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各界對中國經濟發展信心依然較強,主要是中國經濟底氣很足。 我國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我國有超過14億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人口紅利正在發揮作用,隨著我國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超大規模市場是我國經濟增長和企業發展的最大底氣,也是造紙行業發展空間巨大、未來預期看好的原因,為造紙行業應對不利影響提供了騰挪空間和回旋余地。 國家正在加快建設統一大市場。我國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巨大的內需潛力,國家高瞻遠矚及時給出戰略方針。2022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要求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振消費信心,真正實現物暢其流。隨著政策和各項措施的落實和實施,國內統一大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張,國內全產業鏈條更加穩定,最終推動中國市場由大向強轉變。造紙行業要抓住國內內需市場擴張機遇,實現行業一次跨越式發展。 五、結語與展望 國家經濟強大、內需市場擴大、產業結構升級、企業管理提升,穩定可靠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空間巨大的市場和內需、創新驅動的發展新動能……這是中國經濟的韌性表現,更是宏觀調控的信心和底氣,也是造紙行業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 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我們造紙行業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扎實有效工作推動企業恢復發展。當前疫情影響正在緩和,如果下半年沒有大的反復,可以預期我國經濟下半年和明年會有明顯的反彈,造紙行業也將再度走出一波增長的趨勢。 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我們造紙行業要把握戰略性有利條件,堅定信心,謀求發展,相信一定能戰勝發展路途上的各種艱難險阻,造紙行業不斷做大做強,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業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