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省印刷業總產值達到675億元,在出版物印刷和包裝裝潢印刷中取得不錯成績。福建省印刷業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已經形成門類齊全、基本滿足出版與包裝需求且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行業水準。 一、2020年福建省印刷業概況 根據已經公布的統計數據,2020年,福建省共擁有各類印刷企業2908家,印刷工業總產值達到675億元,位居全國第六位,F有國家印刷示范企業2家,上市印刷企業6家,年印刷產值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191家,通過國家綠色印刷認證的企業42家。 2020年,福建省有16家印刷企業入選全國印刷包裝企業百強榜,福建省知名印刷企業——艾派集團(中國)有限公司連續兩年榮獲福建省“文化企業十強”榮譽稱號。 2020年,福建省新設立出版物印刷企業2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34家(含2家外資企業),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7家,數字印刷企業5家。目前,福建省印刷業基本形成了以廈門為龍頭,泉州為次中心,并通過福州、漳州、莆田等沿海地區包裝裝潢印刷產業帶,輻射、帶動全省印刷業發展的新格局。 從印刷企業的管理類別看,從事出版物印刷和包裝裝潢印刷的企業占據了福建省印刷業主要體量的前列,分別達到202家與1923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總產值113億,占比為16.74%;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企業總產值534億元,占比達79.11%,是福建省印刷業絕對的經濟支柱門類。 福建省各地印刷業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基本相匹配,閩南沿海地區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帶動下發展很快,集聚了大批技術工人、大量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裝備。廣大企業積極采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包裝印刷業,在設備、環保、人才培養等方面投資日益增加,使全行業整體技術與裝備水平有明顯的提高。而閩中、閩西北地區行業發展相對而言較為緩慢。 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產業結構不合理。雖然印刷工業總產值在逐年增加,但是盈利水平總體不高。產品主要以中低端傳統印刷產品為主,附加值低,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激烈,高端產能和新興產能需求不足,存在結構性矛盾。全省印刷企業以中小規模為主,企業管理觀念較滯后,總體產品質量不高,缺乏一批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標桿性骨干企業。 區域發展不平衡。全省印刷業地區發展水平嚴重不平衡,印刷業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絕大多數的印刷業產能集中在以廈門市為中心,泉州市為副中心,涵蓋漳州、福州、莆田等區域的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廣大閩中、閩西北山區印刷企業少、規模小、技術落后。 創新能力較薄弱。企業普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少重大技術創新、產業化項目以及溝通交流平臺等問題;印刷業綠色化、數字化發展還不夠充分,綠色印刷企業和數字印刷企業數量占比仍然較低。智能化、融合化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尚未真正興起。 市場環境有待提升。由于市場調節的滯后性以及相關法規的不完善,如目前針對不達標企業的退出制度尚不完善,導致市場存在部分“僵尸”企業無法得到有效處理;法規宣貫不夠到位、深入,導致企業違法違規情況時有發生;企業誠信建設有待加強,企業間存在不正當競爭,市場秩序尚不規范。 三、未來五年福建印刷業發展總體思路 深入調研,科學制定發展目標。福建省現有的印刷業轉型升級發展空間巨大。借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區域優勢,福建省印刷業要積極主動作為,深入剖析自身優勢與薄弱之處,結合實際發展狀況因地制宜制定發展目標,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主動創造“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機遇。 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擴大綠色印刷覆蓋面。繼續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大力實施綠色印刷,擴大覆蓋面。引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印刷產品,通過政策、市場倒逼、推動印刷企業采用綠色生產原料和綠色生產技術,積極實現節能減排、源頭削減和過程控制,完成綠色印刷由產品綠色化到生產全過程綠色化、全產業鏈綠色化的升級發展過程。 推動技術創新升級,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水平。將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作為建設發展試點目標,把5G、VR、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網絡信息技術引入印刷生產經營領域,實現對現有生產設備的集成化創新升級,建成一批新型智能化高新技術印刷企業集群,最終實現以點帶面,全面轉型升級的目標。 拓展行業國際化視野,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支持各級印刷行業協會完善對外交流合作職能建設,精心打造好“廈門國際印刷包裝展”這一福建省印刷業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積極建設福建省印刷業跨境電商服務平臺。 引導企業延伸產業鏈,促進多元融合化發展。引導印刷企業轉變發展思路,走多元化、融合化發展道路,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重點引導企業向上下游產業鏈及周邊相關產業進行延伸,打造按需印刷,“文化藝術+印刷”、“創意設計+印刷”、“互聯網+印刷”等新業態印刷產業,力爭實現印刷企業由提供單一印刷加工服務向提供多元化優質印刷服務和自有品牌優質印刷產品的過渡。 (作者系福建省印刷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