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向國際社會做出鄭重承諾:將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當前中國是全球制造工廠,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2020年中國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到了98.99億噸,占到了全球排放總量的30.66%。配套“雙碳”目標,國家陸續配套出來很多政策和法規,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和交易規則等陸續推出。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和滿足未來的法律、法規要求,未涂布印刷書寫紙企業開始在“碳“管理領域發力,把雙碳目標當作企業再次發展的一個機遇。 01、“雙碳”背景下的宏觀經濟和行業發展約束 從國內政策看,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眲ⅩQ撰文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在碳達峰碳中和框架下,逐步和有序實現我國生產生活方式全面綠色低碳轉型,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按照“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的原則,先立后破,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要完善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激勵約束作用。深入研究我國現階段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下,如何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深度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從日本的發展過程來看,1973年以后,中東戰爭和伊斯蘭革命的爆發使得石油產量大幅下降,這加劇了國際上石油供需矛盾,推動石油價格飛速上漲。石油作為工業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能源和化工原料,其價格上升無疑增加了重工業的生產成本負擔,使其盈利能力嚴重受損。另外,美國也加大了對日本重工業產品的出口限制,日本作為能源資源嚴重匱乏且奉行“出口導向為主”政策的國家,不得不加快第二次產業轉移的步伐,將資本密集型產業外遷。目前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碳排放總量頗多意見。一方面我國作為世界工廠,生產了全球需求的產品,另外一方面這種大規模的工業生產也給自身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無論從內部主動要求,還是從發展階段來看,都需要產業主動求變!对旒埞I“十四五”及中長期高質量發展綱要》,針對內外部的情況做了深度解析,介紹了未來中國造紙行業的發展目標。 2035年目標 全國紙及紙板總產量達到1.7億噸(年人均消費量達到130千克); 原生紙漿比例30%以上; 紙制品產量1.2億噸; 力爭生物質能源產量占能源消耗35%以上; 熱電聯產比例達到90%以上; 單位產品漿耗、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量保持國際領先水平; 從發展目標來看,造紙行業還會繼續向前發展,特別是實現綠色發展成為了行業的總體要求。生物質能源消耗和各種消耗水平,都需要保持國際領先水平。未涂布印刷書寫紙作為造紙行業的一個細分市場,要緊跟國家政策目標積極完成挑戰。 02、未涂布印刷書寫紙企業主動做為,應對政策挑戰 首先,在公司戰略層面,業內企業開始重視雙碳目標對行業發展的影響。中國涂布印刷書寫紙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產銷量超過1750萬噸的全球第一大市場。從目前公布的數字來看,在生產階段未涂布印刷書寫紙的噸紙碳排放在0.83-1.2噸之間,加上原材料獲取階段的數據,預估木漿未涂布印刷書寫紙的噸紙碳足跡在1.6-2.6噸之間。雖然排放總量占全國碳排放的比例較低,但是如何實現未涂布印刷書寫紙的碳中和,也是擺在造紙企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造紙行業內的多個企業都成立了專門的碳資產管理部門或委員會。例如:亞太森博的母公司金鷹集團就在2021年年初,在中國專門成立了由中國區總裁牽頭的碳管理委員會。這體現了行業企業對碳排放影響企業戰略的重視,也能夠看出企業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其次,在市場需求方面,行業下游的領先客戶開始制定碳中和的行動報告。圖書的發行單位也開始關注碳中和產品的進展。特別是辦公用紙是目前所有公司都需要的產品,如果能夠實現辦公用紙的碳中和,可以助力領先企業在辦公領域實現碳中和。相信隨著下游客戶需求的不斷向碳中和產品轉變,碳中和未涂布印刷書寫紙一定會成為未來需求的主流。 再次,領先企業開始關注原材料采購階段的碳足跡情況。這也促使上游供應商開始考慮自己的碳排放情況,近期巴斯夫正通過設立全新項目部門,整合并加速其廣泛的跨公司項目,以實現到203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8年減少25%、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凈零排放的目標。這個名為“凈零加速(Net Zero Accelerator)的部門,將重點實施和加快與低碳生產技術、循環經濟及可再生能源有關的項目。上游碳足跡的降低,利于造紙企業管理自己產品的碳足跡。同時能源利用的先進經驗,也可以給造紙企業碳減排帶來更多的幫助。各種運輸方式產生的碳排放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通過與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積極合作開展JIT項目,做到信息互通可以選擇更低碳排放的運輸工具,也能夠幫助企業降低采購成本。 
注:GLO:全球地區 RER:歐洲地區 CN:中國地區 RoW:世界其他地區 數據質量(X):X代表相關不確定度的得分,得分越高,不確定度越大。 每種材料的碳排放系數不同,也就決定了不同的產品設計理念帶來不同的碳足跡強度。國內近年來為了應對原材料的短缺,建設了很多化機漿項目,后續如何降低化機漿的碳排放,會是企業的一個減排重點?紤]原材料的碳排放強度,作為企業產品設計的一個約束條件,會成為造紙企業產品設計的主流。例如:亞太森博廣東的格林旺復印紙,很好的減輕了環境負擔的同時,實現了更好的產品質量。 2021年7月,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這意味著我們國家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拉開了序幕。碳排放權交易是我們國家正在推進的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的一個重要的政策工具,是國家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造紙行業有自備電廠的企業都會被納入到這市場,如何進行操作確保未來利益最大化是新的挑戰,各企業都要需要有專業的部門進行計算和交易。近期歐洲的“碳“價已經達到了90歐元,按照這個價格計算中國的未涂布印刷書寫紙價格需要增加近500元/噸的成本,雖然短期內國內碳價格還不會達到這個水平,但是不排除未來的價格會快速上漲,增加企業成本,只有及早應對才能有更多的應變時間。 03、總結 雙碳目標給造紙企業帶來巨大的挑戰,但是同時也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機遇。中國的經濟在繼續發展,隨著人均GDP的提高,人均用紙量還會繼續高速增長,相信未涂布印刷書寫紙市場也會繼續發展。只要處理好了碳和企業發展的關系,相信未涂布印刷書寫紙企業會給國內雙碳事業帶來更多的助力。重要的是企業積極的進行碳資產管理,以碳為抓手提高產品設計能力、質量管理能力和采購管理能力。通過管理碳來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幫助客戶實現各種使用場景下的碳足跡降低,最終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最終會發現,企業在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同時,也能夠更好的滿足終端客戶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