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資訊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聚焦 APP(中國)減碳的中場戰事
 
http://www.hnckzkzs.com  2021-10-21 APP(中國)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落地,一場全民變革悄然而至。大到能源結構更迭,小到個人習慣變化,都與之息息相關。作為國內最早啟動“林漿紙一體化”產業模式的造紙企業,APP(中國)一直致力于通過科技創新來節能降耗,以及植樹造林提升原料利用率與碳匯儲備,面對“雙碳”目標,具備了一定的“先發優勢”。正如 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所說,“APP 是有碳中和基因的!

  生產制造做“減法”

  早在“雙碳”目標被提出之前,APP(中國)就一直致力于生產端的節能降碳,并在可持續發展路徑圖中明確了“2030年前實現碳足跡減少30%”的目標。

  2020年10月,“雙碳”目標被明確后的第一個月,APP(中國)成立了“碳排放管控降碳增效”跨部門機構,相關工作變得更加有秩序、有標準、有節奏。

  節能減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當其沖的是通過技術突破與流程改進,提升能效與原料利用率。目前,APP(中國)工廠制漿造紙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渣、廢液、廢氣,都會在可允許范圍內進行回收再利用。比如樹木作為原材料進入工廠時,需要切割成均勻、優質的木片,而剩余的木屑、樹皮等則會粉碎后進入鍋爐燃燒發電;制漿流程中會產生一種含有大量木質素和堿的“黑液”,經過堿回收爐處理后,就可以“變廢為寶”,實現產汽發電。據了解,僅一個“黑液回收項目”,可為APP(中國)工廠旗下的金海漿紙每天發電408.1萬千瓦時,節約標煤3268.67噸。由于造紙行業的可循環屬性,生產出的紙產品大部分得到了有效回收,相比于木材制漿,廢紙可以節約能源50%,節約水資源35%,減少50%的污染物排放。

APP(中國)旗下金海漿紙的堿回收爐

  將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轉化為生物質能源,也是在進一步優化工廠的能源結構,在源頭上降低產生碳排放的可能性。數據顯示,2019年,“制漿黑液”在APP(中國)能源結構中占比23.40%,一般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率達32.25%。

  此外,APP的能源構成中綠色能源占比也持續提升。自2014年宣布充分利用工廠現有廠房開展屋頂光伏發電項目以來,APP(中國)已建成屋頂光伏系統80MW,年發電9000萬度,每年節約標準煤2.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6萬噸。

APP(中國)旗下金東紙業廠房屋頂光伏發電項目

  目前,APP(中國)在規模經濟、林漿紙一體化等方面領先于國內同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接下來將通過技術研發、流程優化、工藝創新等方式,從四個角度入手推進生產端的節能減碳。要延續領跑優勢,必須保證從始至終的“高規格”——對于現有項目淘汰低能效的設備與生產線,增設新型高效節能系統;新建的項目則要采用目前最低能耗的先進設備,一次能源代替二次能源,多段多級余熱充分回收等,使其一投產便站在節能降耗減排的高起點之上。

  今年6月,金光集團APP如東生活用紙基地一號線正式開機,該項目堪稱APP(中國)當下先進生產技術的集大成者,采用了最新戰略設計理念,將傳統的生產、加工、倉儲等割裂的環節統籌管理。該項目落成后,人均產值可增加兩倍,單位單品能耗降低30%以上。

金光如東生活用紙基地首臺紙機成功出紙

  林業碳匯做“加法”

  生產端減碳、人工林固碳,搭建出APP(中國)應對“雙碳”挑戰與機遇的“兩條腿”。

  APP(中國)人工林的建設可追溯到1995年,26年春華秋實,在不斷擴大規模、創新營林模式、探索森林規范經營的過程中,積累出顯著的資源優勢、經驗優勢與先行優勢。截至2020年,APP(中國)累計近27萬公頃的自營林地,已累計吸收二氧化碳約4239.51萬噸。

APP(中國)的自營林地

  APP(中國)林務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就是一個為解決過去林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推進林業可持續發展,落實數字林業與機械林業,以應對“雙碳”新目標的專業部門。為了持續優化營林模式,解決粗放的痛點,技術中心開始在科學技術、精細化管理、經營理念三大領域下功夫。一方面,技術中心加強科企合作,引進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以及先進企業的技術力量,聯合進行技術攻關,并專門成立了11人的專家指導委員會,采用導師制,基于多個維度對口指導技術生產;另一方面,改進完善SOP體系,針對不同地域的氣候、土壤差別,定制本土化標準,推進精細化管理;此外,注重結果導向,明確技術中心的目標與理念——為了解決生產當中的技術問題,聚焦核心問題,如海南區的抗風體系問題、廣東的桉樹分杈問題等,提升工作效率。

  森林是創造碳匯的核心力量,但由于政策限制,自營林地規模不可能無限擴大。除了外延擴大碳源之外,也要想辦法提高林地的單位產量。基于國家設定的“雙碳”目標,林務團隊定制了適用于APP(中國)的碳中和戰略,將注入更多的營林技術和科研力量,不斷提高單位畝產、單位儲碳能力,提升林木蓄積量和碳儲量,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促進集團業務發展。

  這個過程中,數字化技術逐漸成為有力推手。在數字化技術驅動下,傳統林業升級換代,提升效率,規避人力的不確定性,從而煥發更多生機。

  共走“全民低碳”之路

  7月16日,全國碳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造紙行業成為首批被納入交易的八大行業之一。碳交易可對碳排放和碳匯資源進行再分配,彌補部分企業碳匯不足的缺口,也為碳匯溢出的企業帶來利好。數據顯示,首批納入碳市場覆蓋企業的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以APP(中國)目前的碳匯基礎,必將成為碳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同時,APP(中國)正在著手與金融機構合作,共同推動“碳中和”主題的綠色債券產品的發行與落地,希望通過 APP在碳匯領域的優勢,賦能其他企業,帶領行業共同邁向碳中和。

  5月20日,APP(中國)發布國內首批“碳中和”概念生活用紙系列產品,由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批準的第三方認證機構“鈦和認證”專業認證,作為生產過程中實現“零碳”的產品面向大眾。8月30日,APP(中國)旗下金紅葉紙業的清風、鉑麗雅等品牌系列產品獲得權威第三方認證機構的中國綠色產品認證,這是中國市場首批獲得綠色認證的生活用紙系列產品。

國內首批“碳中和”概念生活用紙系列產品

  APP(中國)旗下清風、怡麗、鉑麗雅等多個知名紙品牌,基于自身的品牌優勢,若能在營銷宣傳中強化普及“碳中和”等綠色概念,把綠色產品打造為品牌的經典系列,便能讓“全民低碳”從空談走入了尋常百姓家。

  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APP(中國)會比2060年提早實現碳中和。先行者既存優勢也有理想,更需要發揮引領作用——不只是引領行業,也要影響更多群體。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資訊  
  ·黃志源總裁榮獲第四屆“京華獎” 金光集團榮邀出席..  ·金光公益路之救災抗疫篇|大愛無疆 金光總在你身后
  ·金光集團APP與SK Geo Centric達成戰略合作  ·民政部“中華慈善獎”頒布 金光集團黃志源總裁喜獲..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