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日前舉辦的2021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宣布推出“綠鏈計劃”。作為該計劃的重要環節,菜鳥將聯合多家品牌商、渠道零售商和第三方包裝服務商,共同建立循環箱生態協同標準。那么,這對紙箱包裝產業而言,意味著什么呢? 
菜鳥推出“綠鏈計劃” 物流供應鏈的紙箱流轉,分為消費者端和物流行業端兩部分。在消費者端,菜鳥曾推出“回箱計劃”,鼓勵消費者將快遞紙箱投入回收點。而本次大會推出的“綠鏈計劃”,則是在物流行業端再次推出循環箱體系,將循環箱上溯到B端供應鏈環節。 菜鳥綠色包裝研究院負責人袁流介紹,由于一款商品的體積千差萬別,一家快消品企業的紙箱型號可能多達上千種。盡管有企業曾使用循環箱,但由于缺乏共用標準、流轉率低、成本較高等因素,導致其應用規模始終受限,覆蓋領域不大。 
因此,“綠鏈計劃”包括設計并生產標準規格的循環箱;推進循環箱跨品牌、跨平臺、跨線上線下體系流轉;提升快遞箱滿載率的智能箱型設計算法和裝箱算法;減少包裹運載里程的智能分倉技術;可降解的環?爝f袋、無膠帶紙箱等技術與產品。 當日,寶潔、聯合利華、雀巢、徐福記、飛利浦、田園主義、晨光、科力普等品牌商,大潤發等線下零售商,灰度環保、箱箱共用等綠色包裝企業共同宣布,加入“綠鏈計劃”。那么,這對于包裝行業而言,意味著什么呢? 對紙箱包裝業有何影響? 這意味著循環箱的規;瘧脤⒓涌。據悉,菜鳥依托全量商品庫存數據,通過智能算法建模計算,建立了一套以洗護、乳飲、休閑等相似行業為單位的循環生態協同標準。這套循環生態協同標準將各個行業按相似性進行歸類。 會上,菜鳥綠色包裝研究院負責人袁流以洗護行業為例,菜鳥的智能算法顯示,該行業可用13種箱型覆蓋60%的銷售量,滿箱率能達到90%。換而言之,此計劃可減少箱型,形成循環箱的公制標準,從而推進循環箱的流轉率,提高覆蓋范圍。 
同時,這也意味著紙箱包裝產業將會受到一定影響。顧名思義,循環箱指的就是能多次循環利用的包裝箱,通常以熱塑性樹脂材料或其他非紙質材料制作,采用中空板結構,能快速成型打包,同時擁有易拆封、可折疊、抗打擊等性能。 可想而知,品牌方使用循環箱,必然會減少對紙箱的依賴程度。以京東物流為例,根據該企業于2020年1月份的官方消息,其“青流計劃”在兩年多的時間,累計節省約20億個紙箱、節約紙張近100萬噸。而此次菜鳥推出“綠鏈計劃”,其紙箱采購量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紙箱包裝產業將會受到嚴重打擊。從2017年開始,無論是終端品牌方,還是循環箱生產企業,近幾年都在陸續推出共享快遞箱或循環箱,但最終都無法形成規;瘧,在實際流通中遇到了各種問題。所以,相比循環箱,紙箱本身就具有較大優勢: 價格較低:以原紙作為材料,與循環箱相比,價格有優勢; 方便使用:無需追溯,無需清洗、消毒,不用進行多余的工作; 功能較多:無殘留、無危害,可根據客戶需求生產具備保鮮、防潮、防銹等功能的紙箱; 綠色環保:紙箱使用完后可回收利用,在自然界也不會產生危害物; 營銷工具:紙箱可以定制,還能印刷圖象及品牌標識,能為品牌方在營銷方面提供助力; …… 而且,很多大型企業也都在轉變思維。筆者在走訪湖北某包裝企業時,其負責人表示:“我們目前在引導客戶往紙箱訂單標準化的方向走,包括配材、箱型等方面,這能為客戶帶來好處,也能讓我們更好的利用自動化設備。” 總而言之,對于菜鳥此次宣布的“綠鏈計劃”,我們不妨坦然觀之,適時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