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餐盒里也有大生意。上海紫丹食品包裝印刷公司在前后醞釀8年,研發投入數千萬元之后,這家企業最新研發的環保新材料可降解餐盒已經投入生產。 
生產流水線 4條流水線已經開出,產品并為包括國內龍頭中餐品牌、德克士、和番等20余家餐飲企業率先使用。企業負責人表示,為美麗中國降碳減排,紫丹要走在前列。 
從概念到產品 誕生精美的可降解餐盒 居安思危,變中思變。紫丹包裝開發這款產品最早可以追溯到8年前。2014年,公司就提出概念產品,要在紙加可降解料的餐盒中謀劃新未來。  

當年6月立項,10月第一代樣品試制成功。到2016年第一代公司自主研發的試驗機成功面世,并誕生了第二代樣品。2019年下半年公司在可降解材料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完成單腔循環生產測試后,于2020年12月陸續開始市場推廣測試。 “這個小小餐盒,凝聚了公司上下整整8年的心血。”該公司產品研發總監陳德蒼說,從技術角度看,這種餐盒子可以在野外,不需要其它任何條件,自然降解風化,這一點有別于世面上現有的所有餐盒。紙張與可降解料結合,有機融合二者優點,不僅可以做印刷,宣傳客戶品牌形象,同時達到了生物降解度高,阻隔性能強,兼具耐熱度高,密封性強,易加工等優點。 目前剛投入市場的產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產品結構、生產工藝及設備、可降解材料方面取得了14個專利,其中大多數為發明專利。公司也因此在去年被認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與此同時,為擴展海外市場,公司正在積極申請歐盟和北美等地區專利。 
紙張與可降解材料相遇 全過程由企業自主研發 在位于馬橋的紫丹食品包裝印刷公司,記者跟隨陳德蒼走進生產車間,看新材料、新項目帶給企業的新變化。 
目前,餐盒生產與原有的包裝材料生產車間僅一墻之隔,換上工作服,做好個人防護準備,再經過消毒艙,一個全新的生產車間躍然在目,但見成型、并線、品檢、堆疊、輸送,除去裝箱和碼垛,一切都在流水線上井然完成。 
車間很大,現場除了有工人在裝箱外,基本沒有其它人員,陳德蒼介紹,這套生產流水線,從產品概念到產品設計,再到最后規;a能力建立的全過程,都由該公司自主完成。但等市場有所反應,公司能夠立即組織生產,全方位投入智能化,形成智能制造系統的貫通。 
據了解,目前紫丹已經具備4套生產系統及5套模具,可年生產4000萬套環保餐盒。根據規劃,在二期項目中將新增4套生產系統及新產品模具的投放,年可生產9000萬套環保餐盒;而第三步的計劃,是在全國更多復制現在的生產能力,實現產銷的全面同步提升。 綠色與環保 未來市場擁有廣闊空間 “產品甫一問世,就有國內龍頭中餐品牌和德克士、和番丼飯、麗華、小廚匠等眾多知名品牌餐飲青睞!变N售部經理龔靜告訴記者,我們已經完成了從0到1的轉變,也完全具備從1到100的能力和實力,而眼下最重要的是,從1到10上再加把勁。 畢竟,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餐后打包盒時,并不會也不可能選擇到全降解材料餐盒,同樣國家環保部門也在這方面沒有強制要求。公司營銷總監侯鵬介紹,新研發的可降解餐盒成本,比市面上普通商家使用的塑料餐盒價格貴40%-60%,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紫丹品牌客戶 既要在產品研發再下功夫,又要耐心引導消費者,還要不斷擴大企業用戶群,這是行業首創企業面臨著一系列難題。但是公司相信,一紙限塑令讓使用可降解環保塑料袋成為社會共識,在可降解餐盒選擇上,一定是未來環保趨勢。侯鵬說,可降解餐盒運用市場非常廣闊,像外賣、食堂外帶等領域,一次性塑料杯蓋、方便食品盒等領域,紫丹研發生產的產品,都可以拓展替代。 
公司積極布局可降解材料產業鏈 目前,紫丹公司正在積極布局可降解材料產業鏈,與國內生產可降解材料企業合作,降低原材料成本。與此同時,還計劃成立或引進社會組織,以專業的運作機制,努力推廣可降解餐盒在更大范圍內使用。“紫丹還打算成立相關企業聯盟,吸引更多企業參與進來,一起做大美麗環保產業!侯鵬說,我們打算給環保餐盒一個新的名字——“百優盒”,以全新形象進行亮相,同時讓這個聯盟越做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