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踩著廣東“十四五”規劃開局起步的時點,跨國企業“組團”來粵共商合作機遇,共謀發展藍圖。3月2日,“十四五”期間廣東省與跨國企業合作發展座談會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等系列活動在廣州舉行,廣東迎來一批跨國企業項目簽約。 筆者梳理發現,簽約項目既有來自歐美、日韓、東盟的投資項目,也有港澳的投資項目。合作地域遍及全省“一核一帶一區”。行業涵蓋綠色石化、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現代農業與食品、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前沿新材料等廣東戰略性產業集群。 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當下,廣東依然被視為全球資本的首選地之一:2020年,廣東新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12864個,實際利用外資1620.3億元,增長6.5%,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在“十四五”開局之年,跨國巨頭爭相在廣東“育新機”,用實際行動表達深耕粵港澳大灣區的信心和決心。 增資擴產投下“信任票”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諸多行業帶來沖擊和挑戰,卻并未改變跨國企業對廣東的投資信心。從增資擴產到簽約新項目,不少跨國巨頭正悄然加碼在粵布局。 2020年7月6日,新加坡金鷹集團旗下亞太森博(廣東)紙業有限公司與廣東江門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廣東銀洲湖紙業基地新增投資200億元,投資建設90萬噸文化紙等項目。展望“十四五”,金鷹集團還將在此基礎上新增多個投資項目。 新加坡金鷹集團主席陳江和表示,廣東正迎來“雙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金鷹集團此時加大在粵投資,積極參與廣東經濟建設,是順應歷史前進的步伐,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金鷹集團將把全球最先進的設備、技術引進廣東,帶動紙業基地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并達到最優化,助力廣東既有青山綠水,又有金山銀山。” 疫情下,廣東創新建立的省領導聯系跨國公司直通車制度、穩外資工作專班發揮了大作用,在物流、勞動力、原材料及防控物資等方面,及時解決在粵投資的重點外企復工復產的痛點堵點。 去年以來,廣東便將支持在粵跨國公司復工復產、推動外資重大項目加快落地建設作為穩外資工作的“重中之重”。為進一步加強服務保障,廣東成立了省、市兩級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建立掛點聯系服務機制。目前,納入省級層面專班統籌的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已達177個。 穩外資工作專班還會同相關職能部門,采用線上直播的方式,在線解讀復工復產政策,現場解決企業訴求。2020年成功協調解決50多家全球領軍企業在粵遇到的困難,保障重點項目順利復工復產。 一批批高質量外資項目有序推進建設,為廣東外資穩定發展注入后勁。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億美元以上的重大外資項目43個,實際利用外資131.1億美元、占全省55.9%。 而從投資來源地看,2020年,香港對粵投資1189.3億元、同比增長13.1%,是廣東利用外資穩定增長的有力支撐。“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和東盟國家對廣東投資分別增長6.3%、6.8%,成為利用外資新的增長點。 安商惠企政策,支持外資企業扎根發展 近年來,廣東連續出臺了含金量高、扶持力度大的“外資十條”及修訂版等政策,促進利用外資成效明顯。去年,針對利用外資的新形勢、新特點、新問題,廣東在此前“外資十條”等政策的基礎上,印發出臺了《廣東省進一步做好穩外資工作若干措施》,從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大投資促進力度、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營造支持外資企業穩定發展良好環境等4個方面提出了12條措施。 其中,省、市建立重大外資項目專班加強服務保障、10億元加工貿易企業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支持外資企業出口產品轉內銷、推行“綜合查一次”執法檢查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度較大,企業反響熱烈。截至2020年底,廣東已累計發放“加易貸”貸款859.2億元,惠及企業853家。 此前,廣東還出臺了《廣東省促進外貿穩定增長若干措施》,從優化貿易主體發展環境考慮提出促進利用外資的措施,開篇即提出“穩定加工貿易產能保存量”和“加快重點外資項目落地擴增量”的具體舉措。比如,對外資加工貿易企業予以技術改造獎勵和融資支持、鼓勵各市對符合條件的外資大項目采取“帶設計方案出讓”的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等。 與此同時,廣東也切實兌現利用外資獎勵承諾,促進重大項目加快入駐。比如“外資十條”運行以來,廣東共計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項目(企業)74個,兌現獎勵資金11.45億元,撬動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00億美元,吸引了?松梨谑突ぞC合體、巴斯夫精細化工一體化基地、日本東麗高端新材料等一批高質量外資大項目相繼落戶廣東。2020年,廣東進一步加大外資財政獎勵力度,共計下達安排7.4億元專項資金用于獎勵外資新設、增資及總部項目。 此外,省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也全力督促地方加快資金撥付,確保符合條件的重大外資項目及時獲得資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