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不斷拉動對紙張的需求,為我國造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目前,中國已成為國際上重要的造紙生產和消費國,自2009年以來,中國造紙產量和消費量一直位于世界首位。 市場規模及現狀 造紙行業規模持續增長,供需基本平衡。數據顯示,紙及紙板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從2015年10710萬噸和10352萬噸增至2019年10765萬噸和10704萬噸。預計2020年和2021年依然會保持穩定增長,供需平衡的狀態。 
數據來源:中國造紙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紙及紙板的消費量中箱紙板占比最高為22.45%,其次是瓦楞原紙和未涂布印刷書寫紙分別為22.18%和16.34%。因瓦楞包裝產品符合綠色消費標準,未來將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數據來源:中國造紙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造紙原料政策和區域政策的調整,我國造紙工業逐步實現自西向東推移并優化產業布局。從東西部產業布局來看,東部地區產量占比進一步提升。2019年紙及紙板產量超過100萬噸的省份有17個。ㄊ校,產量合計達10,412萬噸,占全國紙及紙板總產量的96.72%;其中,產量最大的廣東、山東、浙江三省總量占全國的47.59%。 
未來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為行業發展提供大力支持 《中國造紙協會關于造紙工業“十三五”發展的意見》指出,造紙行業要充分發揮循環經濟的特點和植物原料的綠色低碳屬性,依靠技術進步,創新發展模式。建立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開放型包裝生產體系;實現包裝設計、材料供應、生產制造與客戶訂單的最優匹配,提供快速便捷、低價優質的一體化服務,助力包裝企業向綜合服務商轉變。 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帶動消費升級 隨著經濟的增長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費升級將是需求變化的主要方向。工業包裝用紙及瓦楞紙箱包裝行業將受到消費升級的拉動呈穩步增長的趨勢。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966元上升至30733元,累計增長39.91%。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瓦楞包裝產品符合綠色消費趨勢 我國非常重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及改善環境,低碳循環經濟是我國未來發展大趨勢之一。瓦楞包裝產品作為“綠色包裝”,具有輕量化、可回收利用、易降解等特點,可以實現“以紙代木”和“以紙代塑”的重型瓦楞包裝材料,其生產應用亦是當前鼓勵發展的領域。 4.工業包裝用紙及瓦楞紙箱包裝行業仍具較大市場潛力 得益于整個宏觀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電子信息、日用消費、食品飲料等行業在內的眾多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國包裝工業的快速增長起到了巨大的帶動作用,為瓦楞包裝產品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