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5日,中國國際造紙科技展覽會及論壇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整場論壇針對造紙行業在后疫情時代面臨的市場調整、消費改變、原料短缺,新限塑令下紙基功能新材料開發等新情況,圍繞造紙企業如何進行產業鏈重構、供應鏈優化、價值鏈提升等熱點話題,展開報告發布、主題演講和高端對話。 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發表題為《全球限塑大背景下造紙行業的機遇與挑戰》的演講,聚焦時下廣受關注的“以紙代塑”話題。造紙行業有望成為新版“限塑令”下替代塑料的重要力量。 翟京麗表示,眾所周知,如何徹底解決塑料的白色污染,維護地球生態平衡,已經是全球迫在眉睫的問題。中國于今年年初頒布的新版“限塑令”被譽為史上最嚴,為“白色污染”下達“最后通牒”。超市、菜場、書店等生活場景中將逐漸開始嚴禁使用非降解塑料制品。與此同時,可降解塑料制品、塑料替代品如環保紙制包裝等,成為當下之需。 相比我國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產能缺口較大、技術能力較弱的現狀,造紙行業在產業鏈、產能、可降解產品上均具有一定優勢。白卡紙、箱板紙等產能穩步增長,可降解的環保紙類產品將有望成為新版“限塑令”下替代塑料制品的重要力量。 翟京麗提出,在這個關鍵時間點,各企業不僅應當思考自身技術優勢、完善產業布局、引領行業上下游共同應對外部變化和產業紅利、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等基本問題,更應思考如何利用發展機會和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助力中國生態效益全面提升、生態環境全面向好發展等深度問題。 對此,翟京麗總結了兩項對策: 第一,在產品與技術創新上下真功夫。APP(中國)秉持綠色環保理念,一直在進行“以紙代塑”的技術研發。從早年紙張防水、防油、熱封、超聲波等核心技術的實踐,到全球首發生物可降解食品卡系列產品,再到吸管紙、無塑食品包裝等系列,創新從未止步。 第二,在理念與社會責任上勇擔使命。限塑令升級不是一朝一夕,限塑觀念亦需深入人心。加強與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的通力合作,并通過市場宣傳活動等方式,讓消費者深入了解紙張的便捷性與可降解性,勢在必行。同時,還需與行業上下游緊密溝通,構建全新生命共同體,從而進一步推進消費升級,完成限塑背景下的行業使命。 秉持綠色生產理念,APP(中國)始終在向造紙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轉型邁進,并將一如既往地用前瞻的眼光審視企業、行業乃至社會發展,立志為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持續共贏做出更多更高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