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資訊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江蘇省造紙工業2019年運營概況及2020年展望
 
http://www.hnckzkzs.com  2020-06-04 《造紙信息》(江蘇省造紙行業協會秘書鄒鵬)

  2019年,面對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中美貿易爭端加劇、環保持續趨嚴和原料供給端擴張與需求端收縮等多重壓力,江蘇省造紙工業經營發展也面臨著巨大壓力,但在逆境中江蘇省紙及紙板總產量增幅顯著。

  1、2019年生產運營情況

  1.1主要生產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1.1 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

  據江蘇省造紙行業協會調查統計,2019年江蘇省造紙工業累計生產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達到1473萬t,比2018年的1321萬t增加11.5%。

  1.1.2 主要紙種產量

 。1)文化用紙

  2019年江蘇省文化用紙總產量為408.1萬t,占江蘇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27.7%,比2018年的381.4萬t增加7.0%。

  其中:銅版紙產量244.8萬t,比2018年的239.7萬t增加2.1%;雙膠紙和復印紙原紙產量163.3萬t,比2018年的141.7萬t增加15.2%。

  (2)包裝用紙及紙板

  2019年江蘇省包裝用紙及紙板總產量為899.4萬t,占江蘇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61.1%,比2018年的768.6萬t增加17.0%。

  其中:瓦楞原紙產量295.8萬t,比2018年的255.8萬t增加15.6%;箱紙板產量405.9萬t,比2018年的371.0萬t增加9.4%;涂布白紙板產量78.7萬t,比2018年的60.8萬t增加29.4%;紙管原紙產量0.9萬t,較2018年的6.4萬t減少86.0%;涂布白卡紙產量117.5萬t,比2018年的76.4萬t增加53.8%。

  (3)生活用紙

  2019年江蘇省生活用紙總產量為149.2萬t,占江蘇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10.1%,比2018年的145.0萬t增加2.9%。

 。4)特種紙及紙板

  2019年江蘇省特種紙及紙板總產量為16.3萬t,包括無碳復寫紙、防偽票證紙、熱敏紙、紙杯原紙、三濾紙、蚊香片紙、箱包紙板、鞋底紙板等,占江蘇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1.1%,比2018年的26.0萬t減少37.3%。

  1.1.3 纖維原料結構

  2019年江蘇省紙漿總消耗量1156萬t,比2018年的1057萬t增加9.4%。江蘇省木漿、廢紙漿、非木漿占比分別為38.2%、61.0%、0.8%。

  其中:木漿消耗量442萬t,比2018年的422萬t增加4.7%;占紙漿總消耗量的38.2%,比2018年的39.9%減少了1.7個百分點。

  廢紙漿消耗量705萬t,比2018年的630萬t增加11.9%;占紙漿總消耗量的61.0%,比2018年的59.6%增加了1.4個百分點,折合耗用廢紙881萬t。

  非木漿消耗量9萬t,比2018年的5萬t增加80%;占紙漿總消耗量的0.8%,比2018年的0.5%增加了0.3個百分點。

  1.1.4 實現產值、銷售收入、稅金及利潤

  據江蘇省造紙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江蘇省造紙工業總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84億元,比2018年的690億元降低0.9%;實現銷售收入687億元,比2018年的693億元降低0.9%;上繳稅金25億元,比2018年的27億元降低7.4%;實現利潤62.5億元,比2018年的58.0億元增長7.8%;江蘇省虧損制漿造紙企業共5家。

  1.2 區域產量分布情況

  2019年,蘇南地區造紙總產量合計1070萬t,占江蘇省造紙總產量的72.6%,比上年同期的1002萬t增加6.8%;蘇中地區造紙總產量合計133萬t,占江蘇省造紙總產量的9.0%,比上年同期的112萬t增加18.8%;蘇北地區造紙總產量合計270萬t,占江蘇省造紙總產量的18.4%,比上年同期的207萬t增加了30.4%。主要原因是近年來蘇北地區一些新建生產包裝用紙的造紙企業產能釋放,未來還會有新的產能落戶蘇北(APP如東項目及江蘇鹽城鳳程紙業年產55萬t瓦楞原紙等項目),對江蘇造紙產能的均勻分布起到一定的影響。

  1.3 內、外(合)資企業產量比重

  2019年江蘇省內資造紙企業產量合計373.1萬t,占江蘇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25.3%,比2018年的21.9%增加了3.4個百分點,產量比2018年的289.0萬t增加29.1%,內資企業產量大幅提高的原因在于江蘇鹽城、連云港、宿遷一帶新興的造紙產能逐步釋放,導致內資企業比重加大;江蘇省外(合)資企業產量合計1099.9萬t,占江蘇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74.7%,比2018年的78.1%減少了3.4個百分點,產量比2018年的1062.0萬t增加3.6%,這是部分大型造紙企業產量提升產能波動引起的。

  1.4 大中型造紙企業的市場份額繼續擴大

  國家環保政策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逐步加大,小型造紙企業在多方面都處于劣勢,盈利困難,2019年至今減產、停產現象較為普遍。10萬t以上的大中型造紙企業2019年合計產量達到1397萬t,占江蘇省造紙總產量的94.8%,比2018年的1262萬t增加10.7%。其中,年產量50萬t以上的大型造紙企業2019年合計產量達到1172萬t,占江蘇省造紙總產量的79.6%,比2018年1062萬t增加10.3%;2019年江蘇省大中型造紙企業的平均規模達到69.9萬t,與2018年的70萬t基本持平。

  1.5 規模企業概況

  2019年機制紙及紙板產量達到10萬t的造紙企業共20家,產量在50萬t以上的企業有10家(見表1)。

  2019年江蘇省機制紙及紙板年產200萬t以上的企業有1家;年產100萬~200萬t的企業有4家;年產50萬~100萬t的企業有5家;年產10萬~50萬t的企業有10家。

  2、2020年行業形勢展望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對全球經濟發展將會造成致命打擊。如今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除公共衛生事業外的其他企業減產或者停滯生產,中國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企業也逐漸復工復產,社會秩序也井然有序。但是全球疫情的形勢依然嚴峻。這都對中國造紙工業產生了重大影響,形勢不容樂觀。分析主要產生原因有2個方面:原料和需求。

  2.1 原料

  原料方面影響主要是:我國的造紙原材料木漿和廢紙以及廢紙漿絕大部分依靠國外進口,我國的進口木漿主要是漂白闊葉漿木和漂白針葉木漿。進口漂白闊葉木漿主要來源國依次為巴西、印度尼西亞、烏拉圭、美國、加拿大;進口漂白針葉木漿主要來源國依次為加拿大、美國、智利、芬蘭、俄羅斯。2019年中國進口木漿總量預計2600萬t,由于環保政策趨嚴,我國近幾年木漿產能擴張縮小,由于需求旺盛,產能利用率在2017年大幅抬升,達到了99.09%,未來產能擴張受限,存量產能利用率已近盡頭,未來對進口漿的依存度還將逐步提高。木漿在我國造紙工業原料整體占比近三成左右,如此龐大的原料需求,在中國造紙工業的產能擴張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一旦受到外部不可抗因素影響,國外原料進口受限無法進入中國市場,國內的原料結構遠不能滿足現有的市場需求,對中國造紙工業的健康發展將是致命打擊。

  廢紙和廢紙漿:回顧2019年全年共審批了15批次進口廢物許可,廢紙進口總量1075萬t,較2018年減少740萬t,同比下降40.8%。從進口總額來看,美國依舊最多(44.5%)、日本次之(15.9%)、澳大利亞、英國、荷蘭等。隨著《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進口廢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等政策的相繼出臺,廢紙進口逐年減少。截至2020年4月10日共審批了5批次進口廢物許可,廢紙總量438.6萬t。受到疫情的影響,進口廢紙的來源將受到限制,價格將可能上漲,這些因素都將造成2020年我國造紙纖維難以避免的原料缺口。面對可能來襲的原料短缺威脅,國內許多大型紙企開始積極關注原料端,關注林漿一體化項目。未來中小型企業受制于原材料將面臨巨大的經營困難,如何在困境中求生存、謀發展將成為江蘇省造紙企業2020年的發展主題。

  2.2 需求

  2019年中美貿易戰全面爆發、環保要求趨嚴、供給側改革、廢紙政策變化等多重政策影響,宏觀經濟形勢較為嚴峻。中國造紙工業在國家減稅降費的相關政策措施下艱難前行,然而“禍不單行”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對中國經濟復蘇又是一次致命的打擊。新冠疫情已經進入新階段,海外成為抗疫主戰場。海外疫情的發酵影響到全球供應鏈。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中國的主要出口目的地經濟增速放緩,進口需求減弱,將對中國出口量需求減弱形成進一步拖累。

  我國是貿易出口大國,而今受疫情影響全球“閉關鎖國”,暫停一切社會生產活動,全球經濟嚴重萎縮,我國外貿出口訂單嚴重減少,中國出口超預期下行,海外疫情將對行業的原材料供給以及下游需求帶來一定的限制。大部分企業雖然已經復工復產但總體開機率不到50%,有的包裝廠訂單銳減80%甚至已經停產。

  國內社會需求也大幅減少,文化用紙、包裝紙需求大幅降低,導致企業庫存增多。預計2020年上半年江蘇乃至全國造紙行業生產總量和經濟效益萎縮下滑,上半年企業主要以去庫存為主。下半年如果全球疫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國家出臺相應政策幫助困難企業渡過艱難時期,經濟會在短時間內恢復,社會需求也會相繼回升,但是行業整體經濟效益和形勢較2019年必然嚴重萎縮。

  產能過?赡芤蔀2020年的主要基調,中國的發展離不了全球化大市場,我們已經無法“自產自銷”。目前的疫情問題已經逐步升級為經濟問題、國際外部環境問題,后續行情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相信此次疫情將會對我國造紙工業的產業格局以及原料結構、產能分布產生一定影響。通過疫情也為市場深度探底提供了一次契機,疫情過后仍能夠存活下來的企業,未來將更有可能具備高度市場競爭力和回報率。

  疫情之下,企業的困難主要出現在上下游供應鏈上,前期受疫情影響企業缺乏原料,后期成品紙訂單大幅減少,庫存壓力大。未來優化供應鏈將成為制造業技術創新的熱點,造紙行業目前急需打造彈性供應鏈策略,使企業可以從多個供應源獲得供應,提高供應鏈柔性程度。同時,與上下游的整合能夠幫助企業高效地控制投入與產出,減少原材料供應和產品銷售的不確定性。

  造紙與上游的紙漿及廢紙原料、下游的包裝進行深度合作是未來造紙行業的發展趨勢。企業積極拓展上下游產業鏈,開展協同創新是目前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機制,只有通過積極布局擴大產業鏈提升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運作能力,才能更好地應對市場風險。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資訊  
  ·廣西造紙工業2019年發展形勢  ·云南工信廳:2019年淘汰了10.32萬噸造紙產能
  ·近3成造紙廠未能正常開工 2020年部分造紙企業或存..  ·山西造紙工業2019年度運行情況及重點投資項目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