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生產損耗是影響成本的一大因素,而各個紙箱廠之間盈利差別的產生有時候就是從生產損耗中“摳”出來的。大部分的企業損耗在5%左右,高的可能更高,那么低的是多少?其實,做的好的紙箱廠去除修邊損耗,生產損耗能保持在1%以下。那么這些企業是如何做到的? 以華東某工廠為例,企業整整用了3年時間,才將生產損耗(去除修邊損耗)從2.5%降低到0.95%。從數據上看,比例降低只有區區的1.55%,但其中的價值幾何,你知道嗎?小編可以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分析: 假設工廠每月使用原紙4000噸,那么一年用紙量為48000噸,再計算節省下來1.55%的用紙重量,即:48000噸*1.55%=744噸;按平均紙價3000元/噸計算,即:744噸*3000元/噸=2232000元。 而這223萬元還僅是直接利潤,紙箱企業通過提升生產效率及成本降低還能獲得更大的贏利空間。下面介紹工廠的改善步驟: 1.制定每年降低生產損耗的目標; 如不制定目標,僅說要降低生產損耗,只是一句空話。目標一定要數據化,有真實數據做支撐,比如說降低1%的損耗,企業才能分解出這1%損耗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改善,最終達到確定的具體數值。 2.組建專案小組,由公司生產部最高領導做組長; 組建專案小組,是為了明確執行的主體。在確定降損目標的前提下,具體操作會逐一分解到各部門,但必須有一個組織來協調運作。一般來說,企業由生產最高管理者主導協調工作,再下分到各部門進行實際操作和改善。 3.由生產部門提供損耗數據,品質部門配合生產單位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 要降低生產損耗,必須有細致的生產數據,同時要對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讓管理者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樣可以集中精力和人力讓主要問題得到快速有效的改善。 4.加強員工技能及品質培訓; 降低生產損耗必須加強員工的品質意識和操作技能。根據需要改善的問題對員工進行完整的培訓及考核。 5.專案小組定期舉行會議并跟蹤驗證改善方案情況; 專案組成立后必須進行會議跟蹤,驗證方案效果,并進行及時的改進,效果驗證必須以數據為依據。 6.根據生產數據制定生產標準化制度; 根據生產異常數據和大客戶生產數據進行相應的跟蹤記錄,生產制度標準化,只有標準化的作業方式,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 7.品質部門嚴格檢查生產作業方式及加大品質測試數據; 品質部門對產品的檢驗方式進行改進,如檢查紙板,應該對整個門幅進行詳細檢測。而非一張一張檢測。整個門幅檢查可以按紙板厚度,粘合比較。一般從傳動側中段、操作測三個面同時檢查。 8.設備部門加強設備管理保養及計劃性維修; 設備部門要有計劃性的維修,不能等設備壞了再修,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安全生產系數,否則將大幅降低生產效率,還增加了生產損耗。 總結:紙箱企業需對生產過程中的損耗點進行統計,并采用八二法則處理。同時,制定相關主題活動的考核獎勵,大幅提高員工的參與度,如通過光桿活動,將原紙紙芯做干凈,減少殘卷等。工廠節能降耗要從點滴做起,每個損耗點降低,積累起來可能形成一筆可觀的利潤差。紙箱企業切勿對生產中的不良習慣見怪不怪,只有積極探索其中原因,化被動為主動,才能將利益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