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最新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結果來看,歸屬于“造紙和紙制品業”的企業共29家,除合興包裝等5家上市公司5月6日已被納入A股印包上市公司進行統計外,加之2018年新上市的仙鶴股份,24家上市紙企均呈上了2018年的成績單。 據統計,2018年24家上市紙企總營收1499.34億元,總利潤114.00億元,總資產2814.05億元。除卻新增的仙鶴股份,與上年同期相比,總營收和總資產分別增長10.98%和8.80%,總利潤則減少4.44%。 熟悉的“套路”:一組榜單不成敬意! 營收榜 
點評:2018年,晨鳴“領跑”、山鷹“緊追”、太陽“尾隨”的營收榜前三名格局不變。除晨鳴紙業營收小幅“縮水”外,山鷹紙業和太陽紙業的營收都保持了平穩增長。他們突破了營收200億元大關,3家總營收749.91億元,占24家上市紙企總營收的50.02%,“半壁江山”的鰲頭之勢不容小覷。 賺錢榜 
點評:賺錢榜前三名紙企,一直位列榜單中,但各自斗爭激烈。2018年,山鷹紙業以凈利潤增幅59.04%拔得頭籌,趕超晨鳴紙業和太陽紙業,躍居賺錢榜榜首。不難發現,圍繞戰略發展布局,聚焦內部運營管理、安全生產與環保、人才培養與激勵,持續做大做強核心業務,是上市紙企持續盈利的不二選擇。 增幅榜 
點評:凈利翻番是2018年上市紙企的搶眼表現,尤其是廣東甘化實現了從負增長到正增長。報告期內,市場競爭激烈,環保政策趨緊,產能過剩等問題日益突出,但他們緊跟市場變化,優化產品和銷售結構,應對市場挑戰,實現了公司整體經營業績提升。 降幅榜 
點評:2018年,上市紙企面臨著嚴峻的市場形勢,再加上國內的廢紙政策收緊及貿易摩擦影響,造成國廢價格上升,行業整體盈利水平出現逐季回落。由此,他們將改革發展、優化機制、創新產品、降本增效作為經營主線,精耕細作,提升管理,促使公司經營環境逐步改善。 “中量級”營收近半 91.67%紙企盈利 從巨潮資訊網公布的各公司年報來看,2018年上市紙企營收均超過億元。 與2017年相比,營收榜前三名不變。晨鳴紙業以288.76億元領跑,蟬聯“最創收”上市紙企。山鷹紙業緊隨其后,營收達243.67億元。第三位為營收217.68億元的太陽紙業。此外,進入“百億營收俱樂部”的還有華泰股份,營收達147.63億元。24家上市紙企中,21家營收過10億元,占比高達87.5%。其中又以50億元以下居多,占總數的45.83%,可見“中量級”營收仍占據相當比重。 營收不滿10億元的企業有3家,最低為廣東甘化,僅4.09億元。事實上,2013年廣東甘化完成非公開發行后,主營業務已由原來的制糖產業、漿紙產業和生化產業轉變為LED產業、生化產業、糖紙貿易。2018年,廣東甘化出售德力光電100%股權及生物中心55%股權,收購沈陽含能控股權及升華電源100%股權后,主營業務由LED產業、生化產業、糖紙貿易轉變為貿易業務和電源產品、預制破片等軍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 凈利潤方面,22家紙企實現盈利,占比91.67%。13家上市紙企利潤超過億元,占比達54.17%。賺錢榜前三名有了變化,山鷹紙業以凈利潤32.04億元超越晨鳴紙業位居榜首,成為2018年度“最賺錢”企業。晨鳴紙業則滑落至第二,凈利潤達25.10億元。太陽紙業第三,凈利潤為22.3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最高利潤“蒸發”了5.65億元。 其他10家凈利潤在億元以上的企業還包括華泰股份(7.19億元)、中順潔柔(4.07億元)、岳陽林紙(3.66億元)、景興紙業(3.35億元)、仙鶴股份(2.92億元)、博匯紙業(2.56億元)、榮晟環保(2.08億元)、宜賓紙業(1.74億元)、青山紙業(1.55億元)、冠豪高新(1.09億元)。凈利潤不足億元的有廣東甘化(0.98億元)、京華激光(0.96億元)等9家。 銀鴿投資和粵華包B出現虧損,分別達0.89億元和0.03億元。銀鴿投資主要受生產用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用電成本高、24萬噸生活紙項目目前只投產12萬噸等原因影響;粵華包B則是受主要原材料木漿價格持續高位影響,生產成本大幅上漲,致使紙業板塊利潤同比大幅下降,出現虧損。 10家紙企凈利下滑 營收與凈利增速放緩 24家上市紙企中,19家紙企營收同比實現增長,占總數的79.16%。除去1家新晉上市紙企,營收增長的企業逾78.26%,與上年統計數據的95.65%相比,營收增幅明顯下降。 其中,實現50%以上增長的企業僅1家,為粵桂股份(60.55%);實現20%/50%增長的企業有5家,分別為山鷹紙業(39.48%)、仙鶴股份(34.48%)、美利云(24.65%)、冠豪高新(23.80%)、中順潔柔(22.43%)。增長率低于20%的企業有13家,包括太陽紙業(15.21%)、岳陽林紙(14.15%)、恒豐紙業(11.55%)等。與上年同期2家50%以上增長、12家20%—50%增長、8家20%以下增長相比,增速明顯放緩。 而在營收同比下降的5家企業中,廣東甘化降幅最大,為-13.85%。其他4家下降企業分別為博匯紙業(-6.87%)、民豐特紙(-5.70%)、銀鴿投資(-3.48%)、晨鳴紙業(-2.02%)。 凈利潤同比增長的上市紙企同樣減少,共14家,占比達58.33%。除卻銀鴿股份,凈利潤同比增長的紙企占60.87%,而這一比例在上年達78.26%。其中,廣東甘化和冠豪高新最受關注,前者從-376.40%到134.65%,后者增幅達106.98%。這也是僅有的2家利潤增幅超過100%的上市紙企。報告期內,冠豪高新全面推進提質增效,穩步落實戰略規劃,努力維護企業穩定,較好地完成了2018年各項工作任務。 在業績向好的企業中,凈利潤增幅100%以下、超過50%的有3家,即宜賓紙業(88.68%)、美利云(73.52%)、山鷹紙業(59.04%);增幅在50%以下的企業有9家,包括青山紙業(46.87%)、凱恩股份(18.97%)、中順潔柔(16.60%)等。10家紙企凈利潤同比下降,銀鴿投資和粵華包B下降最多,降幅分別為-259.53%和-115.10%。 綜合營收和凈利潤來看,景興紙業、齊峰新材、粵華包B、恒豐紙業、榮晟環保、仙鶴股份等6家紙企營收保持增長,盈利卻出現下滑,形成倒掛。如仙鶴股份營收增長34.48%,凈利潤卻下滑26.68%;粵華包B營收增長2.79%,凈利潤卻下滑115.10%。 33.33%企業中高速增長 資產縮水企業略減 毋庸置疑,24家上市紙企資產均超億元。 晨鳴紙業依舊遙遙領先,資產超千億元,達到1053.19億元。報告期內,晨鳴紙業以“打造千億企業、鑄就百年晨鳴”為目標,全面做好穩運行、促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職工等各項工作,2018年完成機制紙產量457萬噸、銷量432萬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人民幣141億元,同比增長592倍。 除此以外,資產過百億元的還有5家,包括山鷹紙業(359.06億元)、太陽紙業(295.23億元)、博匯紙業(184.88億元)、岳陽林紙(148.65億元)、華泰股份(140.73億元)。晨鳴紙業、岳陽林紙和華泰股份資產略微“縮水”,太陽紙業、博匯紙業和山鷹紙業資產增加,博匯紙業增長38.50%,趕超岳陽林紙。 總資產50億—100億元的企業有5家,即景興紙業(63.79億元)、粵華包B(57.95億元)、仙鶴股份(55.35億元)、中順潔柔(51.46億元)、青山紙業(51.07億元)。10億—50億元陣營中有美利云、粵桂股份等11家,不到10億元的企業有京華激光、新通聯2家。 24家上市紙企中,18家總資產實現了增長,占比達75%。其中,8家紙企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中高速增長,占比約33.33%,略低于上年同期增幅。博匯紙業、廣東甘化、山鷹紙業出現了30%以上的增長,分別為38.50%、37.69%、33.33%;浫A包B(6.79%)、青山紙業(6.60%)、京華激光(5.98%)、榮晟環保(5.08%)等10家紙企出現了個位數及以下的增長。 6家企業的總資產呈現下降局面,分別為中順潔柔(-11.15%)、岳陽林紙(-3.73%)、民豐特紙(-2.41%)、齊峰新材(-2.26%)、華泰股份(-1.39%)、晨鳴紙業(-0.29%)。資產縮水的企業比上年略微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