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日本出口業務的企業注意了,趕緊出貨!4月1日起,日本對中國進口關稅將會提高,出口企業的錢將更不好賺了。 近日,海關總署公告:4月1日起,海關不再對輸日貨物簽發普惠制原產地證書及相關日本進料加工證書。 具體內容如下: 
特惠關稅簡稱特惠稅又稱普惠制優惠關稅,是指工業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出口的制成品的半制成品給予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優惠關稅,是在最惠國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減稅以至免稅的一種特惠關稅。這項政策有利于幫助受惠國增加出口,促進工業化和經濟發展。 日本對中國取消這種普惠政策,對中國出口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中國對日出口成本將增加,產品競爭力減弱 按照日本最新的普惠制政策,2019年起35%-90%以上的我國原產有機化學品、塑料制品等傳統優勢產品將不再享受日本普惠制待遇。 由于之前日本給予的關稅優惠平均約為3%,這就意味著每年約120億美元的輸日本商品的關稅平均稅率整體上浮約3個百分點,部分產品甚至上浮高達10余個百分點。 據日本海關統計,2018年日本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3175.3億美元,增長6.8%。其中,日本對中國出口1439.9億美元,增長8.4%;自中國進口1735.4億美元,增長5.5%。日本與中國的貿易逆差295.5億美元。 
日本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2018年進口額分別為789.0億美元、218.8億美元和107.5億美元,增長4.7%、2.0%和1.3%,占日本自中國進口總額的45.5%、12.6%和6.2%。 據估算,日方進口關稅稅率的提升導致我國輸日貨物的關稅成本增加近3億美元,將一定程度削弱我國出口產品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力。 據了解,江蘇某有機硅公司的唯一日本客戶因普惠制畢業,每年增加380萬美元關稅成本,已被迫轉向其他國家的供貨商。 中國出口優勢減少,或被其他國家取代 自2014年以來,中國相繼從歐盟、加拿大等國的普惠制名單中“畢業”。2016年美國、歐盟和日本高調宣布,未來將繼續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些國家裁定中國是一個“非市場經濟國家”,認為今后有權在針對中國產品反傾銷調查中繼續使用替代國價格。 連續的“差別對待”,對于中國出口貿易來說無疑是不利的,中國出口貿易限制增加。 日本財務省早在2016年11月就正式宣布重新調整“特惠關稅”制度的對象國。新標準將中國、墨西哥、巴西、泰國和馬來西亞5個國家從發展中國家關稅減免名單中剔除。 在2017年1月美國正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后,同年11月,日本就與越南在越南峴港舉行新聞發布會,共同宣布除美國外的11國就繼續推進TPP正式達成一致,11國將簽署新的自由貿易協定,新名稱為“全面且先進的TPP”(CPTPP)。 顯然日本已經打好了算盤,即使不從中國進口,還有CPTTP聯盟簽訂國家來與其進行進出口貿易,中國地位或將被這些成員國取代,這對于中國出口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眾多產業將受沖擊,后續影響大 01、直接后果——紡織業、機電業受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中國產品在日本進口市場的占有率均在60%以上,日本普惠制取消對紡織行業影響尤為嚴重。 越南、印尼、孟加拉國及柬埔寨是我國在日本紡織品及原料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日本在取消我國普惠制待遇的同時,卻保留了上述國家的普惠制待遇。 近年來,由于我國勞動力成本及物價水平不斷上漲,紡織等行業用工成本平均高出東南亞國家1-3倍。日本普惠制新政實施后,我國紡織品及原料在日本的進口關稅稅率將比越南、印尼、孟加拉及柬埔寨高1.06-14.2個百分點,導致我國相關產品在日本面臨更加不利的競爭形勢。 與此同時,我國機電產品作為對日出口的另一主要產品,依然由在華日資企業占主導地位。眾多日本企業從中國進口原材料,或將中國作為生產基地生產產品后返銷日本,不能享受普惠制待遇將使這些日本企業的生產基地布局和產品價格受到影響。 02、連鎖反應——在華日資或轉移 在全球價值鏈和現行的關稅制度下,目前不少日企在中國設有生產基地,已建立了全球化的生產流通體系。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調查顯示,隨著勞動力成本及物價水平不斷上漲,日本普惠制即將畢業的負面效應加速發酵,日資企業撤出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日資企業擬縮小投資規模、撤出或轉移到第三國的比例已超過10%。 由于中國出口至日本的化工品可以憑普惠制原產地證書免交稅率為3.1%-6.5%的進口關稅,化工行業成為日方在中國投資的重點行業之一。 以山東青島某化工企業為例,該公司是由日本母公司全資興建的日本獨資企業,企業表示,日本對中國普惠制優惠取消后,公司每年通關成本將提高近1.4億日元,并影響到公司下一步的投資布局。 這樣看來,中國對日出口貿易以后是挑戰重重,有出口貨物到日本的企業,為享受普惠制原產地證關稅優惠,務必通知出口發貨人爭取在2019年4月1日(不含當天)之前辦理好普惠制原產地證書并貨物出運,盡量減少交易成本。 雖說從目前來看,中國對日本出口將會受到很大限制,但是也不必過于灰心。 有一個好消息就是,目前中日關系正在逐步緩和,中國也正在積極推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出口日本的產品也能享受自貿區的協定優惠關稅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