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答記者問:“一刀切”是生態環境領域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典型表現,既影響和損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也損害了合法合規企業的基本權益。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今天(11日)表示,“一刀切”是生態環境領域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典型表現,既影響和損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也損害了合法合規企業的基本權益。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資訊中心11日下午舉行的記者會上,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李干杰說:企業是污染防治的主體,依法履行環保責任,依法運行達標排放,這是應盡職責。生態環境部門作為監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依法監督,對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這也是應盡職責,這一點不能混淆,不能含糊。 李干杰說: 所謂“一刀切”指的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門平常不作為、不擔當,到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強化監督、年終考核開展的時候,就急急忙忙臨時抱佛腳,采取一些敷衍的辦法、應付的辦法,也包括對一些需要達標改造的企業不給予合理的過渡期、整改時間,平時不聞不問,到了檢查的時候,緊急要求停工停產停業,采取一些簡單粗暴的做法。 李干杰說:“對于‘一刀切’,我們的態度一直是非常鮮明的,堅決反對,堅決制止,嚴格禁止!北M管“一刀切”的問題,坦率地說在全國而言并不是普遍的、也不是主流,但是它確實在一些地方、一些時候是存在的、發生過,并且產生了十分不好的影響,“一粒老鼠屎搞壞一鍋湯”“所以我們堅決反對,堅決制止! 第一財經記者此前采訪時注意到,盡管生態環境部多次表態,堅決反對環保“一刀切”,但一些地方政府依然我行我素。 在某地,許多廠門上被貼了封條,讓停產整頓,只是因為環保督查組要到了;在某建筑工地,盡管已經做到了“六個百分之百”(施工工地周邊100%圍擋、出入車輛100%沖洗、拆遷工地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物料堆放100%覆蓋),但還是被責令停止施工!皼]辦法。等督查組走了,政府開口了才能開工!痹摴さ刎撠熑苏f。 
某地一家企業生產車間的大門上,貼著“停產整頓”的條子。 記者會上,李干杰說,生態環境部在開展環保督察、開展強化監督過程中,堅持“雙查”,既查不作為、慢作為,又查亂作為、濫作為。 “大家注意到,我們對外公布的一些典型案例中,兩方面的案例都有。并且我們每查出一個案例,接到舉報第一時間核查,第一時間糾正,查處以后也對媒體、對社會公開曝光,以起到警示作用! 李干杰介紹,在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強化監督過程中,發現企業有問題,會交辦給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環保部門跟企業商量,也給予企業相應的整改時間。 “需要半個月就是半個月,更長時間也可以,包括在排污許可證制度改革過程中也是如此!崩罡山苷f,對于那些未批先建、還不能做到達標排放的,也是先發許可證,但在許可證里明確規定整改期限。整改期限到了,如果還沒做好,才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 李干杰對記者表示,生態環境部將規范環境行政執法行為,尤其是規范好自由裁量權的適用和監督工作。同時要增強服務意識和水平,既監督又幫扶,真真正正設身處地幫企業排憂解難,解決他們在生產過程中環保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推動企業實現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今年,生態環境部將在六個領域禁止“一刀切”,這包括: 禁止民生領域“一刀切”,堅持民生優先、充分保障,積極穩妥推進清潔取暖,確保群眾溫暖過冬、清潔取暖;積極穩妥推進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和餐飲、洗滌、修理等生活服務業污染治理,加強監督管理和指導服務。 禁止“散亂污”企業整治“一刀切”,科學制定、嚴格執行“散亂污”企業界定標準,實施分類分步有序監管。 禁止錯峰生產“一刀切”,細化錯峰生產方案,實施差別化管理,重點對高排放行業中不達標或不滿足環保要求的企業實施錯峰生產。 禁止考核算賬搞“一刀切”,正確對待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年度目標任務考核,注重日常工作落實和政策落地,注重平時調度預警提醒。 禁止監管執法“一刀切”,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提高監督執法的針對性、科學性、有效性,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禁止以督察為由“一刀切”,把工作做在平時,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企業,不得采取集中停產整治措施。同時,各地要壓實黨政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暢通信訪舉報、規范自由裁量權、嚴肅追責問責,強化禁止“一刀切”的保障措施。 李干杰表示,將嚴肅執紀問責,認真查辦問題線索,抓住“關鍵少數”,加大監督執紀力度,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并將組織環!耙坏肚小睂m棛z查。
|